APP下载

乡镇域村庄多级分类方法探究
——以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为例

2021-07-16赵勇王嘉成

关键词:榛子村庄分类

赵勇, 王嘉成

1.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00

0 引言

根据自然资源部要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自然保护、有序开发、高效利用和高品质建设的整体性谋划和有意识的解决[1];空间布局研究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在空间尺度上进行合理安排、有效配置,有助于区域地方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村庄是空间规划的基础单元,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着力点;村庄空间布局应根据村庄的人口特点、产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多种要素优化展开.基于这些要素,可以判别出不同的村庄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不仅反映村与村之间的相异性,也能突出每个村子的主要特点,这对村庄布局与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同时有助于确定各个村庄的发展与保护路径,所以村庄分类与村庄空间布局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村庄分类研究成为村庄布局规划的新课题.

1 现行村庄分类方法问题研究

随着城镇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原本的村镇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村庄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村庄分类成为指导乡村发展的一种新型手段.村庄分类的国内研究开始较早,2006年国家就开始强调村庄类型的指导,要求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分类指导.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区位条件、不同经济水平进行指导;同时也提出了要特别关注自然灾害、就地整治、城中村改造、空心村整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村庄分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左志伟在新农村背景下以湖南永兴县为例,通过德尔菲法将村庄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发展村、控制村、萎缩村、搬迁村七种类型[2].冯宗周等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将中山市村庄分为成熟型和成长型的城镇型村庄,工业型和商业型的过渡型村庄,以及农业型村庄三个大类[3].王瑾对陕南山区村庄进行研究,将村庄分为限制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合并组建型、积极发展型、村改居型五类[4].史秋洁等以规划建设为视角将村庄分为平原传统农业村、山区传统农林村、养殖专业村、远山特色农业村、城郊非农产业村和平原非农产业村等类型[5].

政府有关部门在村庄规划编制的时候一般将村庄分成中心村或一般行政村,缺乏相对客观的标准,更多基于经验判断,而且也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当村庄受城镇化影响发生变化时,往往难以及时调整其分类[6].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提出新的村庄分类方法推进乡村发展,将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特色保护类四个类型[7].这种分类方式反映的是村庄的四种发展趋势,目的是帮助有关部门根据类型特征科学决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难题,具体表现为三个:一、四种分类结果是通过基于不同层面的要素反映的,城郊融合类反映在交通区位要素上,集聚提升类反映在产业经济及人口规模要素上,搬迁撤并类主要反映在生态保护及自然灾害要素上,特色保护类则反映在特色资源要素上,因为要素来源于不同层面,所以导致由于村庄实际情况的千差万别,要素会相互叠加,最终造成单一的分类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村庄类型特征.二、村庄类型涵盖面不足的问题,例如城郊融合类村庄,定义为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反映的是具有向城区融合发展趋势的村庄类型,但是从村镇体系与城镇体系来说,城市聚落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的市区或镇区的集合[8].随着城镇化发展,很多远离中心城区的建制镇也已经开始承载辐射周边村庄的中心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向这些镇区融合发展的村庄是否也应该算作城郊融合类值得思考.三、村庄类型名称与概念之间的模糊性.例如集聚提升类村庄,一般定义为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这明显体现了中心村的集聚能力和一般村的被提升需要的两种趋向.但是单从字面意思上很难将它们区分开,造成村庄分类结果的混乱,这一点各省有关部门在初步制定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时已经有所意识,例如河北省增加了保留改善类村庄,福建省增加了待定类村庄,山东省则是在集聚发展类村庄下又分出了集聚发展和存续提升两小类.所以依据三个难点,亟待探索出一种更全面的村庄分类方式,既能满足国家分类型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又充分考虑村庄现状,方便政府精准施策.

2 多级村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村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充分考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项趋势,将主要分类指标分成城郊融合、集聚提升、搬迁撤并、特色保护四级.选取人口、区位、产业经济、公服设施、特色资源5个维度的20个指标作为村庄分类依据,形成村庄多级分类指标表(表1),每一层级指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四个要求紧密相关,同时兼顾设施过程中简便易行的要求.

表1 村庄多级分类指标Tab.1 Multi level classification index of villages

续表1

依照此指标体系,可以在不同的层级内获得村庄不同趋向的特征,从而每个村庄将得到四个不同层级的分类结果,最后可综合结果内容对各村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指导,使各村发展规划路径更加科学合理.

3 研究对象概况

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作为研究对象,榛子镇位于河北省滦州市西部,东、南、西与唐山市古冶区、开平区、丰润区接壤,北、东北和杨柳庄镇、王店子镇相连(图1).榛子镇距离唐山市区约25 km,距离滦州市城区约38 km.生态环境优美,龙湾河、管河依镇而过.榛子镇镇域总面积 98.8 km2,现有行政村61个,村镇密度为0.62 个/km2.总人口56 899人,财政收入4 700万元,居民年均纯收入5 000元以上.

图1 榛子镇地理区位 Fig.1 Location of Zhenzi town

镇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问题为:产业结构以二产为主,但工业发展逐渐萎缩,有待转型升级.同时,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60 m2,镇区外人均建设用地193 m2,特别是乡村地区地广人稀,部分村庄人均建设用地及户均宅基地面积远超国家标准,需通过村庄布局及分类工作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榛子镇村庄主要沿街道分布,特别是商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京抚线、迁曹线以及榛子镇中心街两侧呈十字型分布.共有商铺约230余家、从业人员2 000余人、经营范围包括餐饮、娱乐、百货、服装、石化、汽修等.

榛子镇公共基础设施现状有待提高.行政办公设施建设上,办公场所布置分散,规模小,不利于政府对于村镇的管理.教育设施建设上,设有2所中学,13所小学.教育资源较为充足,大部分小学有1年级~6年级,基本能够满足村镇学生的需要.医疗设施上,设有中心卫生院1处,公办医院1处,民办医院1处,大部分村庄具有村卫生室,基本能够满足镇域居民日常看病需求.

4 分类结果及特征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工作组实地走访,政府有关部门及联通大数据公司提供,获得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村庄类型分析,同时结合前人学者研究类型经验,综合政府、专家分类意见,得出分类结果.集聚提升级分类还采用了SPSS软件将指标数据根据不同层级,采用ward法进行分别系统聚类得出分类结果,聚类数据按z得分标准化处理,测量区间选择平方欧式距离.

选取数据来源于榛子镇56个村庄——永兴庄村、朱官营村、城后庄村、后甸子村、第一镇村、前铁村、北铁村、前小寨村、小贺庄子村、大贺庄子村、安乐庄村、于家坨村、兴隆店子村、西河南庄村、北河南庄村、吴庄子村、杨家庄村、塔上村、于家营村、贾家营村、晒甲岭村、哑叭庄子村、狼窝铺村、椅子山村、北新庄子村、棋盘村、东河南庄村、大岗上村、赵庄子村、渠里村、冯庄村、北小寨村、黄家楼村、石郎村、南平庄村、西新庄营村、宋家峪村、韩家哨村、麻湾坨村、相公庄村、寺后头村、杜庄村、陈官营村、葛庄村、白草洼村、小山子村、于家庄村、杏山村、西营村、北山村、北营村、西新立庄村、王家岭村、东营村、上尤各庄村、小岗上村进行聚类探索性分析(5个村因迁建合并等原因未录入).

4.1 城镇融合级分类

根据“生活圈”理论,城镇区范围拥有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能够向周边区域辐射,体现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向.生活圈距离的界定前人已做过很多研究,例如李萌将亚洲地区(日韩)不同层次生活圈划分为步行5 min的组团生活圈,圈半径为200 m~300 m;步行5 min~10 min的邻里生活圈,圈半径为500 m~800 m;步行15 min以内的小生活圈,圈半径1 km~2 km;城市生活圈则是5 km以上的范围[9].周鑫鑫等则是基于农村常用出行工具电动车,划定农村居民基础生活服务不超过 5 min电动车程,划定基础生活圈半径为2.5 km,而拓展生活圈则为8 min电动车程,圈半径为4 km[10].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并结合15 min步行可达性经验值1.2 km,同时考虑城镇村融合及乡村地区的生活需要,将城郊融合级分类划分为5类(表2).

表2 城郊融合级分类表Tab.2 Suburban mixed villages’ classification

将城郊融合级指标(村庄距离城镇区距离、村庄与城镇区月度交通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分出3类.1类:34个村庄,2类:21个村庄,3类:1个村庄.根据分类结果及各村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1聚类结果与城镇区型、城镇融合型和城镇发展型村庄定义吻合,2、3聚类结果与城镇影响型和无影响型村庄定义吻合.

4.2 集聚提升级分类

综合考虑村庄的人口、社会、经济等影响村庄集聚的主要因素以及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河北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有关集聚提升与保留改善的范围特征及编制指引有关内容,将村庄分成2大类4小类(表3).

表3 集聚提升级分类表Tab.3 Cluster and uplift villages’ classification

将集聚提升级指标通过SPSS聚类法对项目案例做探索性分析,通过系统聚类Ward法可将56个村庄分为十个聚类,主要特征如下:

1类(11个)人口规模500人~1 500人,人均年收入4 000元~8 000元,产业以农业为主,商贸、务工为辅,部分村庄有公共服务设施.2类(2个)人口规模2 0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7 000元左右,产业主要为农业及部分务工,村庄距离主要道路较远.3类(7个)人口规模1 000人以下,但人口逐年增长,人均收入9 000~12 000元,产业为农业及部分务工.4类(6个)人口规模1 000人以下,人均年收入5 000~10 000元,村庄收入基本依靠农业.5类(5个)人口规模500人~1 500人,人均年收入7 000元~10 000元,村庄三产较平衡,务工收入占总收入30 %以上,经商创业收入占总收入15 %以上.6类(4个)人口规模500人以下,人均收入12 000元以上,村庄产业收入以务工为主,人口保有率高.7类(4个)人口规模1 5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1 0000元左右,三产收入均衡,有较好的公服设施条件.8类(6个)村庄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5 000元~10 000元不等,村庄距离主要道路较远.9类(3个)村庄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 000元以下.10类(8个)人口规模1 00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7 000元左右,村庄农业与务工收入相当.

根据聚类特征同时结合4聚类与传统农业改善类村庄定义吻合,1,9,10聚类定义与产业融合提升类村庄定义吻合,3、5、6、7定义与工贸集聚发展类村庄定义吻合,2,8聚类与独立发展保留类村庄定义吻合.

4.3 搬迁撤并级分类

村庄搬迁撤并的主要因素主要集中在生态影响因素、地质灾害因素、“老龄化”因素以及“空心化”因素.

生态影响因素应该综合考虑村庄发展需求与周边生态保护是否协调,如果村庄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产生不可调和矛盾(一方面体现在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受自然环境影响十分恶劣,另一方面体现村庄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破坏环境,环境改造成本又超出预期).村庄需综合评定,进行搬迁合并.榛子镇村庄主要受生态保护区影响,同时生态保护区也是榛子镇的禁止采矿区(图2).

图2 禁止采矿区分布图 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no mining area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村庄距离地震断裂带距离及村庄距离采矿区距离筛选.一般距地震断裂带50 m以内村庄需重点评估,应根据依据防灾专家建议,综合考虑地震断裂带的走向、倾向、断裂性质等,确定地震避让区急需搬迁村庄.村庄距采矿区500 m以内一般需要重点评估,露天采矿区易发生滑坡、崩塌,地下采矿区易发生采空塌陷,应根据采矿区性质及地震专家意见综合评定.榛子镇有一条地震断裂带,称为野鸡坨断裂带(图3),在中更新世晚期以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不属于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带,所以榛子镇村庄不需要因地震因素进行搬迁,只需要增加部分防灾减灾设施即可.故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可将搬迁撤并类村庄分为四类(表4).

图3 地震断裂带分布图Fig.3 Distribution map of seismic fault zone

表4 搬迁撤并级分类表Tab.4 Relocating and merging villages’classification

“老龄化”也是制约村庄发展的一大诱因,过高的老龄化会导致养老保险过高,造成县域劳动人员的工资下降[11].当6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超过30 %,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12].所以村庄搬迁撤并不应该只考虑现状搬迁的需要,也要考虑未来的村庄发展趋势,故以此依据将村庄分为四类(表5).

表5 老龄化分类表Tab.5 Classification of aging

针对“空心化”因素,工作组基于公式:(c-r)/r分析村庄人口平时的空置率情况(c:春节期间村庄人口数r:平时村庄居住人口数),通过空心村辅助识别系统,可以侧面反映村庄的部分人口趋向(表6).滦州市通过大数据手段获得相关的空心村辅助识别数据.

表6 空心辅助识别表Tab.6 Hollow village

结合实际调研结果来看,随着城镇发展水平、村镇就业承载力的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城、镇、村空间上的融合加深(榛子镇公交便利村庄占70 %),榛子镇所在地滦州市的村庄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已不仅仅是大批量的村民外出务工,主要原因有:第一,大部分的工作双栖原因而造成的两处住房,但“离土不离乡”.第二,为幼年子女存蓄的空地.第三,少数的孤寡老人去世的遗留以及外嫁女的遗留.第四,真正长期外出打工的闲置.实际情况中第一种类型较多,而真正可供整合闲置宅基地的其他类型很少,例如榛子镇空置房屋仅占6 %,且空置房屋零星分布于村庄中.若要利用,则等同于“开天窗”,操作过程十分困难,所以空心化情况还需进一步评估,在此暂不作为村庄搬迁撤并依据,最终分类方式通过其他因素进行评定.

4.4 特色保护级分类

特色保护村庄可延续原有村庄的名单划分方式,确定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类型村庄;由于特色保护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村庄也可根据实际拥有的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设定为文化保护型村庄,根据村庄实际空间布局特征将通过美丽乡村规划的村庄设定为风貌保护型村庄.

榛子镇现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我们可以看到榛子镇的文物保护工作并不是很理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郎石台遗址的保护利用很少,虽然该遗址保存较为完整,但是当地人鲜有知道该遗址的准确位置的,也并没有相关的展示、利用设施,而清代的市级文保单位响水桥现在作为榛子镇第一镇区最为繁忙的主干道,常可见车辆在上面通行,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可见将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村庄设定为文物保护型村庄很有必要,可以在政策规划上对文物保护提出要求,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相应的要求也可以反映在村庄风貌的保护上,榛子镇现有通过美丽乡村规划村庄21个,可以根据各村特色风貌加以保护利用.

5 结论

综合以上分类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搬迁撤并、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四个村庄分类发展维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村庄类型应该通过多种村庄特征互相叠加得出,这种分类方式采用的是树状分类模型(图4).

图4 树状分类模型Fig.4 Tree classification

该方法可以充分反映村庄各类发展特征,丰富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规划分村指引内涵,为科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最终的村庄多级分类结果可以清晰看出滦州市榛子镇的村庄类型特征.

在榛子镇20个工贸发展集聚型村庄中,城镇区型村庄占50%,城镇融合型和发展型村庄数量占40%,反映了该类城镇区对村庄的人口、经济等多方面的带动引领作用,体现了集聚效应.但也要注意到工贸集聚发展型村庄的高老龄化率达到75%,其中城镇区型村庄的高老龄化率村庄占比达到80%,可见城镇区村庄青壮年劳动力更趋向于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数量占比更高.产业融合提升型村庄则较为平均地分布在城镇融合型、城镇发展型、城镇影响型三种类型当中,反映了此类型村庄综合发展并沿中心村向外辐射蔓延的特点;虽然村庄产业类型和公服设施水平在逐渐改善,但人口依然处于缓慢流失的趋势中,并且人均收入虽然跨过了贫困线,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独立发展保留型因其离主要道路距离较远的特性,主要为城镇影响型,而传统农业型则主要全部为无影响型.

由于榛子镇镇域南部划定了大片的生态保护区,搬迁村庄主要为生态搬迁型村庄,宋家峪村、西营村和北营村等村庄距离城镇区较远,这类村庄一般建设在高差比较大的用地上(图5),不利于村庄的排水、采暖等生活需要,也导致村庄建设开发难度大,但是村庄本身发展水平较好,房屋建筑以平房为主,采用水泥、砖石结构,村庄设施一般经过整体修缮改造.所以村庄是否搬迁绝不是政府直接决策得出的,需进行实地调查,充分考虑村庄现有建设情况,村庄搬迁需得到所有村民的同意,并规划好合理的搬迁工作方案才可以进行搬迁工作.榛子镇的村庄,除了已经决定搬迁并正在搬迁的村庄外,其他搬迁村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估,并充分获取民意,不能急躁冒进.

图5 宋家峪村住房高差Fig.5 Housing height difference in songjiayu village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榛子镇的主要发展重心位于国道与省道交接处,整体重心偏于东部,应继续发挥公共服务辐射作用,城镇融合型村庄可以向镇中心区域迁移,适当考虑提升居民的居住条件,例如进行民居改造、或者建设平改楼等.同时位于镇域外围的搬迁型村庄,可以向周边工贸发展集聚型村庄方向迁移,灵活运用周边工业企业的能源、人口优势.而北部的传统农业改善型村庄则应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通产销,发挥生态农业优势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以及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本研究建立村庄多级分类体系,为村庄分类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但研究范围限于乡镇域,需其他研究者扩大研究实证范围,并改善分类指标,方能得到更加合理的村庄类型及更加全面的发展对策.

猜你喜欢

榛子村庄分类
真人榛事
分类算一算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分类讨论求坐标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村庄在哪里
松鼠采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