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1-07-14贺智慧

关键词:组织学互联网+课程

贺智慧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属于形态学科,是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内容.组织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和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充分运用标本、模型、图片、幻灯片、电视片和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及显微镜观察,要求学生学会辩认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了解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对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和主要器官的发生有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不仅能够掌握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发生、发育的规律,同时对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严谨的科学作风等都有重要意义.

1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室集中授课的形式,教师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或个别回答,难以精准地了解和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内容,很难与教师及时互动.同时由于课前与课后沟通不便,教师很难了解学生预习和复习等情况,且预习和复习的效果没有数据支撑,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效果无法及时掌握.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有组织但无监督、缺指导、少反馈、笼统评价,诸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面对学生们在教学反馈中经常提出“与老师互动少”“老师讲课时似乎明白但课后又不懂”“抓不住复习的重点”“随堂测试少”“内容难以理解和记忆”等等问题,均需要教师寻找有效的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1.2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有望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复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合理匹配.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预习作业、线上互动、小组任务、视频图片资料等任务驱动的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提问与教师指导的频率、促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设计课程,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拉近教与学的距离,增加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见面率”,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

2 “互联网+”时代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设计

2.1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1.1 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方式设计

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学期初对各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与分配,并依据教学计划设计考核评价方式,相应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力度.例如,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考核方式:期末试卷50%+(雨课堂预习、线上线下作业、参与线上学习及互动、小组讨论及小组模型制作、线上测试、问卷)40%+课堂出勤10%.采用多元素评价体系,更加直观地对学生作出综合性评价[2].

2.1.2 根据授课学生特点设计

授课前了解授课班级学生基本情况,按照学生人数、宿舍分布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学生其他课程设置、课余时间、网上学习习惯、本课程相关生物学知识掌握情况等,设置各项教学安排.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整体设计方案见表1.

表1 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整体设计方案Tab.1 Overall teaching design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heory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class 1 of grade 2016 clinical medicine

2.2 教学设计借助的信息技术

2.2.1 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网站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提供课程设计、资源分享、教学互动的场所.教师可自主设计和发布教学内容,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电脑PC版或手机APP版上线浏览和学习[3].师生、生生之间可随时交流、讨论、提问、答疑等,教师可通过优慕课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启发、监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2.2 雨课堂

借助于微信APP实施的智慧教学工具.教师可在课前推送预习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源,学生进入微信即可查阅并完成预习;课上同步教师教学PPT,每名学生可在PPT上标识“不懂”、可发布自己想说的话以及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师可随时推送测试题等;课后教师能够掌握每名学生课堂互动数据、学生课堂表现得分及排名、可批量发布复习题等.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数据采集环节,由后台系统翔实地记录细节性的教学行为数据.根据数据,教师可改进教学过程,学生改进学习过程[4].

2.3 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

组织学与胚胎学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覆盖了课前、课堂、课后环节,并融线上与线下教学为一体,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见表2.

表2 组织学与胚胎学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Tab.2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stag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第一阶段为课前阶段:预习和发现问题.教师由教案的书写者转变为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推送者.教师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发布预习课件,并根据章节内容、学生信息反馈、学生课余时间等情况精心设计预习课件的内容,课件中加入语音讲解、短视频、投票、问答题等元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资料,布置小组讨论话题或图片、模型作业等.学生需完成预习,并在预习中发现不懂的知识点、实施课前讨论及简易模型设计等任务.

第二阶段为课堂阶段:问答及互动讨论任务.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及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和补充,结合课前预习,以问题导入的形式与学生互动,促进学生互相交流,用雨课堂进行课堂提问、并公布答题数据.学生发送和展示图片作业及模型作业,并讲解、讨论.

第三阶段为课后阶段:总结及形成完整知识框架.教师由作业的布置者转变为任务的驱动者.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测试题,师生互动总结课堂情况,学生进一步整理、完善图片或模型作业,教师展示优秀作业.线下学生通过制作模型、演示互动发现问题,线上通过模型展示和组间讨论消化知识点,教师进行疑难点的详细讲解.

3 基于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实践的案列分析

以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章消化管为例,2016—2017学年第2学期针对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84名学生开展了基于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总结为以下3个环节.

3.1 课前预习任务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是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章消化管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是学生掌握人体消化管道结构的基础.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因对消化管壁一般结构难以理解而导致的区分食管和小肠管壁结构较困难的情况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3.1.1 雨课堂发布预习课件

预习内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预习目的:解决传统课堂讲解此内容耗费时间过长、学生掌握效果不理想以及影响后续内容学习的情况;课件内容:用图片及文字注释详细讲解消化管壁的分层,区分每层的位置,示列食管的管壁结构;课件页数:14页;班级人数:84人,完成预习:77人;发布客观题2题:第1题正确率95%,第2题正确率84%.完成预习的学生以留言的形式提出预习中的问题.预习及答题情况的详细数据可随时发送至教师邮箱.

3.1.2 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资源

在平台的单元学习栏目中设置课程资料、互动地带两个子栏目.课程资料中包括:课堂教学PPT、微课视频、本章英语词汇、本章图片,供学生课前及课后学习本章内容;互动地带:发布“关于制作小肠及食管简易模型的说明及讨论”,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预习及简易模型的设计,并提出设计思路.

3.2 课堂问答及讨论任务

学生通过课前完成雨课堂的个人预习任务、对优慕课平台学习资料的学习和小组讨论,由此初步形成本章知识的基本框架,了解消化管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懂的知识点.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雨课堂预习详细数据,实施“询问未预习学生、讲解错误率较高的客观题、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教学环节.教师用雨课堂推送消化管壁一般结构相关的问题,考核学生掌握的情况,时时发布答题情况并解答错误.请各小组按照课前讨论及模型设计思路讲解“食管与小肠结构的区别”,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给予补充和修改,并提出相关问题请小组讨论.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对“消化管壁一般结构”及“食管与小肠结构的区别”的掌握更准确,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3.3 课后复习、总结任务

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食管与小肠模型的制作,形成文字形式的设计报告,模型在实验课展示并进行讨论,模型图片拍照上传至优慕课平台.每位学生通过优慕课平台完成本章测试题.

4 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实践的效果及反馈

4.1 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与反馈

运用雨课堂在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及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前预习、课上教学、课后复习等活动.全学期授课中运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资料22次,通过对发布预习课件的页数、内容、添加语音讲解等内容设计,尝试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从而进一步设计完善预习资料和理论课授课内容.在全学期的预习环节中,班级84名学生中最低完成预习人数59名,最高完成预习人数84名;运用雨课堂进行课堂教学9次,其中5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尝试在课后时间发布复习题,教师和学生均不在课堂(与学生提前约好在固定时间),教师发布上课命令→学生们同步浏览PPT→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时测试→教师同步掌握学生答题情况.雨课堂使用过程中,面向学生发布2次问卷,问卷中学生们在目前使用的教学形式中选择“喜欢雨课堂教学形式”的,在学期初为62.34%,到学期末为95.83%.由此可见,雨课堂改变了学生不预习、不复习的状态,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和改进教学形式的目的,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

4.2 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和线下学习任务的实施与反馈

优慕课平台可通过上传课件、视频资料、课程问卷、测试题及设置互动交流栏目等实现教师设计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在48学时的理论课授课过程中,通过优慕课平台建设单元学习、课程活动、优秀作业、复习图片库4个栏目.单元学习栏目根据教学内容设置25个章节的子栏目,子栏目中发布本章应学会、相关知识链接、本章英语词汇、课前和课中PPT、微视频等内容;课程活动栏目根据不同章节的学习任务设置分组讨论预习报告、互动地带、小组上传学习靓照、课程问卷、在线测试、课程作业等;优秀作业栏目展示往届学生及本班学生线下优秀作业;复习图片库发布课程相关的光镜和电镜照片.

线下学习分为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及模型制作,线下的个人学习任务主要是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作业,小组讨论及模型制作是完成规定内容的设计思路和模型作品.线下的学习任务与线上的任务不同,但每个线下的学习任务都会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或上传至优慕课平台,线上线下混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学期初的问卷中“你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是否满意”,满意81.82%、比较满意15.58%、一般2.6%;“这样的混合式教学形式是否提高了你的学习兴趣”,是80.52%.在学期末的问卷中“混合式教学是否激发了你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97.22%;“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你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否有帮助”,是98.61%.与学生们的互动反馈中发现,学生们对课前、课上、课后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学期末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期末赋分的方式非常赞成,他们认为既学到了知识,又合理地获得了分数.

5 教学反思

5.1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采用三段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线监测课前预习情况,通过提前发布文字资料、图片、立体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前即先掌握简单易懂的知识、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不充足及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掌握效果不佳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合作学习的能力[5].信息技术呈现的各项学习数据可以精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效果,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得分、排名等信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目前在任务的设计、实施效果的评价、学习资源的细化和更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尚不完善,仍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加强和改进.

5.2 组织学与胚胎学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改革的设计与推行都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经历,教师的混合教学能力有待加强[6].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在互联网虚拟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认知的能力仍不足,部分学生对完成网络课程任务的态度仍不积极等问题,后续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探索和总结传统教学与互联网现代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

猜你喜欢

组织学互联网+课程
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
浅析如何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青年组织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