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护理满意度分析①

2021-07-13林玉理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林玉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福建 厦门 361004)

急诊科是医院所有科室中较为重要的,除了较为危重的疾病外,还有很多夜间疾病无法在相应的科室就诊,但是需要及时处理,很多患者都是第一时间在急诊科进行救治[1~3]。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是危重疾病,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观察到急诊医师对于其它患者的抢救,且大部分患者均非医学专业出身,对于自身所患疾病并不了解,会产生焦虑以及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急诊科的心理护理干预也不能够被忽视[4,5]。本文探究急诊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01~2019-12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观察的急诊进行创伤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抛掷硬币法将这8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的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8~64岁,平均(51.38±4.78)岁;21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14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8例患者为砸伤;25例患者为重症伤,18例患者为轻症伤;8例患者为小学学历,15例患者为初中学历,20例患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25~64岁,平均(51.43±4.81)岁;23例患者为高处坠落,有12例患者为交通事故,8例患者为砸伤;26例患者为重症伤,17例患者为轻症伤;10例患者为小学学历,13例患者为初中学历,有20例患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所有患者均经过我院急诊科医师诊断后需要进行输液或者留置针处理与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以此来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

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保持仪表端庄,保持沉稳的态度,保证自己能够快速进入护理状态,使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和行为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心,例如患者以及家属在询问时,需要态度亲和,语言温和,不可以音量过高或者过低,耐心地回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问题,不可以出现不耐烦等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生活环境、文化程度,根据患者自身的差异来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于理解能力较高的患者可以向其提供一些简单的书面资料,同时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阅读,如果患者的理解能力较低,护理人员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解,必要时可以使用图片以及视频等帮助患者理解。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可以将以往医院康复的病例讲解给患者,使得患者以及家属能够安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3)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纠正患者不良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保证患者的病房环境,严格控制患者病房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保证患者在舒适的温度下接受治疗,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必要时可以在房间内摆放一些绿植等装饰,使得患者可以保证愉悦的心情,协助患者与病友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可以嘱咐同病房或者相邻病房内的病友多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在一个病房内组织看电影、下象棋等娱乐活动,增强人与人的感情。(4)寻找社会支持系统。嘱咐患者的家属以及朋友多来探望患者,多加关心患者,让患者不会在治疗的过程中感到孤独,增强患者的意志力,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少食多餐,多食用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及时补充维生素,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指导方案,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度不可过大,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等信息进行了解与收集,并且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将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加以提升。

1.3 观察指标

由我院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其中SAS评分为焦虑自评表,主要包括20项,患者得分>70分为重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50~60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正常。SDS评分为抑郁自评表,主要包括20个题目,患者得分>70分为重度抑郁,61~70分为中度抑郁,50~60分为轻度抑郁,<50分为正常。而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评判,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含10道选择题,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护理态度、医院各个部门的协作满意情况、医院制度的合理性等,每道选择题共分为4个选项,即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要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为了保证问卷的公平公正,采取匿名选择的方式[6,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

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分)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43,n(%)]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不仅仅对生理上的护理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心理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从而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8,9]。急诊科作为一个医院不可或缺的科室往往承担着第一时间救治病人的重担,虽然并非所有前往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均是危重疾病,但是由于急诊科的紧张氛围等因素,很多患者在进行就诊的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甚至会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恢复正常状态[10,11]。对患者进行急诊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心态进行调整,将其心理压力有效地释放出来,将患者的不安情绪有效地缓解,进而提升患者的遵从性,除此之外,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运动以及科学的饮食可以将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加以提升,避免患者在急诊就诊时出现常见的心理应激[12,13]。

研究结果显示在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的改善主要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的亲切和蔼的态度以及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等护理内容有关,这些护理措施充分地消除了患者的负面情绪,而护理满意度较高主要原因为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的合理科学有关,护理的科学性可以帮助患者提升护理满意度。该结果同李秋等[14]人的研究结果相同,这些研究均表明对于急诊患者采取急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治疗的自信心,提高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但是其研究中对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叙述较为详尽,值得本研究加以学习与借鉴。

综上所述,急诊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