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前壁胎盘植入检出中的应用①

2021-07-13赵艳萍栗河莉赵丽娟齐清华杨树利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前壁肌层胎盘

赵艳萍,栗河莉,赵丽娟,齐清华,杨树利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52;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影像诊断教研室, 河南 郑州 450052)

前壁胎盘植入是以胎盘附着异常、胎盘绒毛异常植入子宫肌层为主要特征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多由人工流产、剖宫产、引产等造成,与蜕膜基底层缺乏有关,可对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1,2]。超声是孕期普检常规手段,具有良好安全性及有效性[3],也是临床诊断胎盘植入常用方式。超声检查可分为低频、高频两种方式,均为便捷、无创性操作,但存在一定优点及局限性[4]。因此,本研究将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应用于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相互弥补不足,并与单一低频、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01~2020-10我院高度疑似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患者68例,其中年龄23~40岁,平均(32.08±3.94)岁;孕周15~37周,平均(26.18±5.38)周;临床表现:下腹部隐痛30例,持续性阴道出血18例,少量阴道出血12例,常规产检33例;多次人工流产史23例,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14例,子宫多发性肌瘤剔除7例,子宫内膜炎症5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高度疑似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患者;均接受低、高频超声、手术病理检查;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无法配合完成产前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多胎妊娠;合并胎盘血池、血肿等异常形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

1.3 方法

1.3.1 检查操作: 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美国GE E10)实施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位,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常规检查胎儿及附属物,并侧重观察胎盘后间隙、实质厚度、内部回声、胎盘及其周围血流、子宫前壁肌层、膀胱壁完整性,判断是否存在前壁胎盘植入;后进一步实施高频超声检查,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11MHz,观察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子宫内部回声、周围组织分界情况,并仔细检查子宫肌层、胎盘基底部界限。

1.3.2 诊断标准: (1)低频超声: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胎盘内有明显无回声腔隙;胎盘后方或实质内存在丰富血流、血窦,可探查到动脉血流紊乱、湍急,可累及子宫肌层。(2)高频超声:子宫、膀胱壁强回声变薄,呈中断或不规则;胎盘后方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消失或在2mm以下,胎盘、子宫壁间强回声蜕膜界面消失;膀胱壁、子宫浆膜层间距连续性中断,子宫浆膜下可见与胎盘回声相同的突向膀胱包块样回声;胎盘、子宫、膀胱壁见存在丰富血供。

1.4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低频超声、高频超声、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前壁胎盘植入检出率及对不同分型(胎盘黏连、深层胎盘植入、穿透性植入)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68例高度疑似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壁胎盘植入59例,低频超声诊断出前壁胎盘植入35例,非前壁胎盘植入7例;高频超声诊断出前壁胎盘植入44例,非前壁胎盘植入8例;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出前壁胎盘植入49例,非前壁胎盘植入7例。见表1。

表1 超声诊断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n=68)

2.2 产前检出率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前壁胎盘植入检出率为83.05%(49/59),低频超声检查为59.32%(35/59),高频超声检查为74.58%(44/59),数据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1.857,P=0.003)。

2.3 不同分型前壁胎盘植入检出率

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壁胎盘植入59例中,包含深层胎盘植入32例,胎盘黏连21例,穿透性植入6例,比较各分型检查结果可知,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深层胎盘植入检出率为87.50%,高于单一低频超声检查53.13%(P<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型前壁胎盘植入检出率

2.4 超声检查漏诊、误诊分析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存在10例漏诊,术中钳刮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均为浅层植入;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存在2例误诊,均为存在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孕妇,超声检查存在胎盘增厚,且实质内血窦丰富,但术中未发现明显胎盘植入情况,与剖宫产瘢痕、胎盘、子宫肌层界限分界面不清晰有关。

3 讨论

受人工流产、剖宫产、产褥感染等高危因素影响,前壁胎盘植入发生率呈现出明显增高趋势,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且临床尚缺乏统一的产前诊断标准[5]。前壁胎盘植入可分为浅植入、植入性胎盘、穿透性植入3种类型,其植入程度不同,但均可一定程度增加孕产期子宫穿孔、出血、休克风险,采取有效诊断方案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是保证孕妇、胎儿生命安全的关键[6]。

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等特点[7],是目前临床诊断胎盘植入常用方式,可分为低频超声、高频超声两种。既往临床研究表明,低频超声可有效显示胎盘内部结构,对胎盘增厚及无回声腔隙均有较高敏感度,且穿透力较强,有利于探查较深位置病变,在肥胖孕妇、胎盘实质深部检测中存在明显优势,对穿透性、深层胎盘植入均有良好显示效果,但无法清晰显示胎盘底蜕膜、肌层间界限,在前腹壁处显示有所缺乏[8]。与低频超声比较,高频超声检查具有较高图像分辨力,可使子宫肌层、胎盘后间隙、蜕膜强回声线、血流分布、胎盘内部回声等清晰显示,在浅层植入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但穿透力欠佳,诊断肥胖孕妇、深位置病变时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低频超声比较,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产前检出率,由此可见,联合检查具有优势互补特点,可弥补观察盲区方面的不足,进而使检出率有效提高,为孕妇、胎儿生命安全的保障提供基础支持。

超声检查漏诊、误诊分析结果显示,10例漏诊患者均为不典型胎盘浅层植入,因此推测,浅层植入超声诊断难度较高,临床诊断医师、操作者需具备丰富经验并注意精细化操作,对存在多次宫腔操作史、前置胎盘的孕妇应提高警惕,反复仔细扫查以确认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最大程度减少漏诊情况。此外,2例误诊均由局部瘢痕形成、胎盘增厚、胎盘、子宫肌层界限分界面不清晰导致,临床实施超声检查时,应保持严谨专业态度,综合孕妇多方面因素实施诊断,避免误诊,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综上可知,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产前检出率较高,可实现临床早发现、早治疗,在保证孕妇、胎儿生命安全、保存产妇再生育能力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前壁肌层胎盘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阴道前壁脱垂的相关研究进展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胎盘大补靠谱吗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