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利煤业14-1201轨道巷沿空掘巷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07-13秦德平

2021年7期
关键词:煤柱锚索锚杆

秦德平

(山西焦煤集团 岚县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岚县 033500)

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赋存结构决定了煤炭的主体消费能源地位。随着煤炭不断被开采,地质条件赋存较好的煤炭资源已逐步被开采殆尽。目前,煤炭开采逐渐向深部转移,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其赋存的地质条件也愈加复杂,矿山压力逐渐显现,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巷道维护更加困难[1-4]。正利煤业14-1201工作面轨道巷用于14-1201工作面辅助运输,工作面开采4-1号煤层,属于二采区工作面,煤层整体呈东西单斜构造,煤层平均厚度3.19 m,平均倾角6°。14-1201工作面轨道巷西部为14-1101工作面采空区,计划采用沿空掘巷技术掘进试验巷道,以提高煤炭回收率、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缓解采掘接续压力。试验巷道掘进宽度4.5 m,掘进高度3.1 m,工作面存在伪顶岩层,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中间夹薄层状细粒砂岩;直接顶岩层为细粒砂岩,薄层状,水平层理;基本顶岩层为泥岩,含少量植物化石;直接底岩层为砂质泥岩,存在明显的水平层理。由于工作面轨道巷埋藏较深,处于高应力环境,加之受14-1101工作面采动影响,采用沿空掘巷技术后,巷道围岩的稳定控制成为一大难题,亟需开展14-1201轨道巷沿空掘巷技术相关研究。

1 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分析

煤柱宽度直接影响到沿空掘巷的稳定性,根据试验巷道生产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不同护巷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图1给出了不同煤柱宽度(5 m、6 m、7 m、8 m)下煤柱内垂直应力的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不同煤柱宽度对应的应力分布形态近似一致,均呈单峰分布,煤柱集中应力偏向采空区侧,且不同煤柱宽度对应的采空区侧0~0.7 m范围内煤柱应力分布近似相等,该范围内煤柱煤体呈破碎结构,不存在承载能力;在0.7~2.0 m范围内,煤柱内垂直应力迅速增加,之后应力增幅逐渐减小,并逐渐增加至峰值。根据应力分布结果来看,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所承载的垂直应力逐渐增加。煤柱宽度为5 m时,煤柱应力峰值为15.1 MPa;煤柱宽度为6 m时,煤柱应力峰值为17.5 MPa;煤柱宽度为7 m时,煤柱应力峰值为18.9 MPa;煤柱宽度为8 m时,煤柱应力峰值为20.1 MPa。同时,应力峰值位置距采空区的距离也随之增加。

图1 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内垂直应力分布曲线

图2给出了不同煤柱宽度(5 m、6 m、7 m、8 m)下巷道表面围岩变形曲线。如图2所示,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实煤体帮、底板表面围岩变形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煤柱宽度为6 m时,顶板岩层变形最小,约283.5 mm。综合来看,煤柱宽度由7 m减小至6 m时,围岩变形有所减小,煤柱宽度小于6 m时,围岩变形增加,因此确定煤柱宽度为6 m。

图2 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表面围岩变形曲线

2 沿空掘巷支护技术

基于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分析和现场具体生产技术条件,确定14-1201轨道巷留设6 m宽的煤柱。基于此,开发14-1201轨道巷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巷道顶板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帮部采用非对称性支护技术,实煤体帮采用锚网支护,煤柱帮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用于强化煤柱力学性能,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具体支护技术与参数如下,巷道支护断面图如图3所示。

图3 巷道支护断面(mm)

1) 顶板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顶板锚杆采用规格D22 mm×2 400 mm的左旋螺纹高强锚杆,间排距0.8 m×0.8 m,顶板锚索采用规格D21.6 mm×7 300 mm的高强度钢绞线,锚索间排距为1.6 m×1.6 m,金属网采用D3.3 mm钢丝编制而成的六角网,规格4.3 m×1.2 m,每根锚杆配1支MSCK2335和1支MSK2360树脂锚固剂,每根锚索配1支MSCK2335和2支MSK2360树脂锚固剂。

2) 实煤体帮采用锚网支护,实煤体帮锚杆采用规格D20 mm×2 200 mm的左旋螺纹高强锚杆,间排距0.8 m×0.8 m,金属网采用D3.3 mm钢丝编制而成的六角网,规格2.9 m×1.2 m,每根锚杆配1支MSCK2335和1支MSK2360树脂锚固剂。

3) 煤柱帮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煤柱帮锚杆采用规格D22 mm×2 400 mm的左旋螺纹高强锚杆,间排距0.8 m×0.8 m,煤柱帮锚索采用规格D17.8 mm×4 300 mm的高强度钢绞线,锚索间排距为1.6 m×1.6 m,金属网采用D3.3 mm钢丝编制而成的六角网,规格2.9 m×1.2 m,每根锚杆配1支MSCK2335和1支MSK2360树脂锚固剂,每根锚索配1支MSCK2335和2支MSK2360树脂锚固剂。

3 围岩控制效果

正利煤业14-1201轨道巷与14-1101留设6 m宽的护巷煤柱进行掘巷,同时采用上述14-1201轨道巷沿空掘巷支护技术与参数进行现场应用。巷道掘进稳定过程中,监测了围岩表面变形和离层情况,图4给出了试验巷道表面围岩变形曲线,图5给出了试验巷道围岩离层曲线。

图4 试验巷道表面围岩变形曲线

图5 试验巷道围岩离层曲线

如图4所示,巷道变形量初期持续增加,后期逐渐趋于稳定,巷道掘进100 m范围内,巷道变形速度相对较快,两帮平均变形速度5.8 mm/d,顶底板平均变形速度4.2 mm/d。巷道掘进100 m范围后,巷道变形速度大幅度降低,围岩逐渐趋于稳定,巷道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浅部岩层,浅部岩层平均离层量为24 mm,深部岩层平均离层量为15mm,综上所述,14-1201轨道巷形成初期,合理的支护技术与参数及时控制了浅部破碎围岩的离层,虽然掘进影响下巷道出现明显的变形,但整体来看,锚固区内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效果相对良好。

4 结 语

沿空掘巷具有提高煤炭回收率、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缓解采掘接续压力等优点。以正利煤业14-1201轨道巷工程背景,通过分析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应力分布特征和围岩变形规律,确定了试验巷道采用6 m的煤柱宽度进行掘巷。基于此,开发了14-1201轨道巷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巷道顶板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帮部采用非对称性支护技术,实煤体帮采用锚网支护,煤柱帮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用于强化煤柱力学性能,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了煤柱宽度和支护技术参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煤柱锚索锚杆
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宽高比效应及尺寸优化研究
变截面底端扩体型锚杆在粉质黏土中的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望云煤矿15号煤层回采巷道煤柱宽度分析与围岩控制技术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厚煤层预采顶分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