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的安全风险防范
——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2021-07-12唐圣华齐路晶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带队发型应急

唐圣华 齐路晶 王 鹤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065201)

0 引言

地学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是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其他类专业在教学方面的不同之处。防灾科技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每年都要组织地球物理学等6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展为期1个月左右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相比在校内课堂和实验室的学习条件,野外教学实习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在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做好安全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1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特点

地质实习作为野外实践环节,是地学类专业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1],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实习的显著特点。

1.1 参加实习的学生规模较大

以秦皇岛柳江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为例,仅每年暑期来到该基地开展地质实习的高校就多达十几所,每校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近年来,防灾科技学院每年有400人左右的学生集中参加野外地质教学实习,这些学生涉及3个二级学院的6个专业,人数规模较大,对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1.2 学生脱离学校的时间较长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比较长,该校规定的实习时间为4周。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参加实习的学生完全脱离了熟悉的校园,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可预见的因素也相应增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1.3 交通出行较为频繁

地质实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走进大自然,观察地质现象,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实习过程中,教师会组织学生按照不同的实习路线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这就要频繁的外出,或乘坐交通工具,或组队步行。在频繁的外出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1.4 实习环境较为复杂

实习期间,学生一般集中吃住在某处实习基地,基地里面往往会有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实习多在暑期,天气炎热,极易造成学生中暑。赶上下雨天,外出道路湿滑,山里还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野外实习中,还要面临山间落石、虫蛇蜂叮咬和失足摔倒等各种安全威胁。

2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的安全风险类型

由于野外地质实习具有上述特点,在整个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笔者根据多年亲身参与地质实习的经验,按照发生的频次高低,把野外地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分为常发型、偶发型和罕发型三类。

2.1 常发型安全风险

常发型安全风险是在每年的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都会发生的安全风险类型,具体包括学生生病、中暑、外伤、虫蛇叮咬、野蜂蜇伤等。因气候、饮食等不习惯的原因,在实习期间生病的学生较多,也会有学生因为患有基础疾病,病情加重不得不中途退出实习的。在野外实习的时候,天气较为炎热,经常会有学生中暑,还有学生在山路上不慎摔倒扭伤,有时还会遇到野蛇、野蜂和蚊虫叮咬的情况。

2.2 偶发型安全风险

偶发型安全风险是偶然发生的安全事故,频次较低,并不是在每年的地质实习中都会发生的安全风险类型,具体包括溺水、交通事故、肢体冲突、家畜伤人、落石砸伤、误食有毒野果等。该校野外地质实习中有海边路线,实习基地附近也有大河,有的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发生极端天气的时候,赶上学生在野外,也会存在安全风险。其他几种情况有时也会发生。

2.3 罕发型安全风险

罕发型安全风险是在历年的野外地质实习中尚未发生过的,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的安全风险类型,具体包括人员失踪、失足坠崖、地质灾害、洪水、雷电、地震等。在该校的野外地质实习中,人员失踪、失足坠崖的情况还未发生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洪水、雷电等往往都因气象灾害诱发,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对于处于非地震带上的地区而言,地震发生的概率很小,除非发生大震或特大震,否则安全风险也不太大。

3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学生的安全是所有教学的基础[2]。针对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结合我校的做法以及笔者的思考,提出以下的防范措施。

3.1 行前准备要充分

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我校每年都会在实习开始前两周组织全体承担实习授课任务的教师集体前往实习基地进行备课,确保熟悉每一条实习路线,对每条路线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做好预防。行前还要指导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常用药品以及适宜野外工作学习的服装鞋帽,为学生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要求学生了解实习安全纪律,签订野外实习安全承诺书。

3.2 管理制度要健全

建立、健全安全实习规章制度是搞好野外实习工作的重要保证[3]。要在野外地质实习开展前,制定实习工作方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对交通出行、住宿饮食、野外实习都要做出详细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不留死角。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必须依照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实习资格。

3.3 带队教师要尽责

带队教师在地质实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也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实习开始前,带队教师要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实习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清楚。无论是乘坐交通工具外出实习的路上,还是野外实习的现场,带队教师都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充分尽到自己的责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辅导员随队到实习基地,协助做好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

3.4 学生队伍要自律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自律性上。只有学生能够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规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实习全程的安全。在实习开始前,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安全基本知识及常见事故的紧急处理办法,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5]。由于带队教师人数有限,还应将参加实习的各个班级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小组成员“自我管理”。

3.5 应急处置要及时

预防工作做得再细,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一旦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带队教师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担任现场总指挥,按照应急处置流程,及时有效的做好现场处置工作,并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应急处理的全程应始终把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种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6]。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每年都为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安排随队医生,全程为实习师生提供医疗服务,既有效保障了实习队伍的健康和安全,又能够在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救治。

猜你喜欢

带队发型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抓党建 带队建 促审判
光荣带队60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打造“中国渔药之乡”成了这个县的一把手工程!副县长带队赴华南考察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