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能力提升的“三赛”制度建设与探究

2021-07-12何欢营赵宗俊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竞赛大赛

何欢营 赵宗俊

(新疆理工学院理学院,新疆 阿克苏843100)

0 引言

近几年来,全国高等院校一直在举行各类教学比赛,尤其是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比赛、青教赛。形成规范化模范化的“三赛”制度作为一种保障,同时也是各级各类示范院校先进创建的指标之一,构建和完善“三赛”制度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1“三赛”现状分析

1.1 教学技能大赛

教学技能大赛主要注重教学设计,以信息化手段为辅。以往的教学技能大赛,参赛教师大多关注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上,忽略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2019年,教学技能大赛进行了改革,而改革后的教学技能大赛更重视教学过程,侧重于关注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重视教学的整体效果,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组织课堂教学,信息化只是辅助手段。

1.2 微课比赛

近几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越来越热门,微课在疫情期间,更是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虽然国内各地的微课比赛、开发建设和培训研究层出不穷,可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却让人唏嘘。龚文丽[6]指出国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课程类型比较单一、教学设计不够完整。究其原因,主要是微课的开发过度地追求竞赛化、花瓶式。

1.3 青教赛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生,学历高,专业知识较强、易于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但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欠缺。一方面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偏重,向教学经验丰富教师学习请教的机会不多,学习教学理念的时间很少。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大多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忽略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2“三赛”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技能大赛方面

(1)临时组团,应赛仓促。比赛团队在比赛前才开始选课题,准备材料,临阵磨枪,仓促应战,因此常常效果不好。(2)理念陈旧,创新不足。一些老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落后、平时不注重及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年轻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只存在形式上的创新,无法真正落到课堂教学中。

2.2 微课比赛方面

(1)重技术,轻设计。从每年微课比赛中来看,比赛中只注重技术,缺乏有效的资源设计和教学设计。(2)重形式,轻内容。参加比赛的各个微课呈现形式多样,但本质上还是内容的灌输,忽视了“启发式”原则的应用。(3)重竞赛,轻应用。教师通过微课比赛,只提升了开发微课的水平。这种以竞赛为目的的微课开发,无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无法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应用的效果不理想。

2.3 青教赛方面

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不足,进入高校后仅经过简单的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直接开始授课,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而大学管理者更加重视科研工作,对高校的评价机制在考核评价教师时却多以科研成果为主。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教师自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中,因此,“科研好才是真的好”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广大青年教师中。

3“三赛”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知网和相关资料查询,发现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赛”的研究较多,但对“三赛”制度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说明研究者普遍关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但在“三赛”制度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莫丽娟[2]指出很难说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应付”现象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尽合理的制度的产物。导致“三赛”制度研究不足的因素是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就个人而言,主要是有些教师投入到“三赛”的研究不够,重视科研,轻教学。学校方面,高校主要缺乏有效“三赛”支撑政策和奖励措施。社会方面,主要是相关“三赛”政策法规不健全,保障力度不够。

4 构建“三赛”制度的必要性

通过“三赛”制度的建设有利于高校教师提高自身发展,有助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三赛”制度的构建能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三赛”成绩优异的教师,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和奖励,对教师来说具有激励作用,能激励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研究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因此,三赛”制度比赛对教育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 构建“三赛”制度的措施

高校教师能力培养需要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建构多样化的“三赛”制度。

5.1 “三赛”的组建要科学,凝聚团队力量,把“三赛”落到平时的课堂

要确立骨干教师加团队的形式,“三赛”的带头人要能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未来方向,凝心聚力,带领团队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任务,共同研究大赛的变化,学习新的理念,创新教学设计,融入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优势。最终把“三赛”落到平时的课堂,将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大赛为依托,凝聚团队力量。

5.2 “三赛”制度从竞赛型向应用型的转变

无论从竞赛本身的发展和内涵来看,还是从国外竞赛的成功经验来看。真正实现竞赛的本位价值,就必须从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方面入手,通过精心的设计,把真正能喝到水的水杯交还给学生。摒弃过度的信息技术依赖,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内心建构。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对“三赛”制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使之形成一个“课程体系”,有效地为学习者服务,真正发挥“三赛”的本位价值。应用型比赛与竞赛型比赛相比,为开发“课程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从“三赛”制度上指引教师从竞赛型转变为应用型是有必要的。

5.3 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制度,促进“三赛”制度的应用

构建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说课制度、教师听课与评课制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制度、教师教学监督制度、教师教学激励制度、教学能力培养档案制度等,提高教师待遇制度。提高和完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制订未来师资培训计划,建立高校教师资助制度,从而促进“三赛”制度的正确运行。

5.4 高校搭建“三赛”竞赛平台,高校给予政策倾斜和奖励

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制度,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保障经费的投入。以竞赛为载体,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学竞赛将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传播出去,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5.5 实行高校教师“三赛”改革课题立项资助制度和“三赛”评审制度

高校“三赛”制度改革课题立项制度和“三赛”评审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参与大赛的积极性,把研究成果投入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对高校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6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通过参加“三赛”的优秀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高校教师钻研教学、教法,最终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将比赛成果应用到课堂中,真正做到了“以赛促教”。最终希望通过对“三赛”制度的建设,用这些制度来保证高校教师的能力培养。“三赛”制度体系研究,提高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在指导高校管理部门、高校教师的工作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竞赛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说谎大赛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