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汽车发动机拆装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1-07-12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发动机互联网+考核

冯 霞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1 汽车发动机拆装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汽车发动机拆装是滁州学院车辆工程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实践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通过为期两周的拆装实习后,更加熟悉汽车发动机结构,更好掌握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等理论知识。该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就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1]。

分析该校汽车发动机拆装课程的现状,如下:

(1)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整理好拆装流程,在拆装实践操作前讲授并演示给学生。随后学生开始拆装,教师随时观察每组拆装动态,指出问题并提供指导。一小部分学生简单观看发动机拆装视频后即开始实践操作。还有大部分学生直接开始操作,见螺丝就拧,随意装配,造成发动机零部件的损坏或缺失,给以后的实习工作造成困难。目前,该校实验室发动机拆装设备较充足,类型较多,拆装工具较齐全。但因维护不良、操作不当,部分发动机设备已损坏,有的甚至已无法拆解。另外,学生为了拆装而拆装,仅用几天时间就完成任务,对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知半解。

(2)无在线网络学习资源。现拆装课程主要是在室内汽车发动机拆装台架上进行的,学生将发动机拆开后,看到的是实体零部件,且不知道具体零部件的名称,只能现场通过手机拍照搜索零部件的名称、工作原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另外,课程教案、动画与视频、仿真演示、拆装指导书、课程习题等学习资料未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无法随时进行学习。

(3)现行课程考核偏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且简单,基本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到。其中平时成绩基本上考察的是学生出勤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只是来上课,并不参与实际拆装也能得到较高成绩。实验成绩仅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参考评定成绩,对学生拆装过程中体现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拆装后对理论知识的加深这几部分的考核基本没涉及。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作用不大,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考核方式、教学资源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不足之处。另外,在第十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专家指出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而多元混合教学方式,能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课本知识与互联网资源相结合,能形成过程性评价方式[2]。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互联网+”、学院、学生及课程的教学实际特点,将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引入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现实的必要性。

2 汽车发动机拆装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2.1 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下,汽车发动机拆装相关网络资源种类丰富,如慕课、泛雅教学平台、智慧树网站等。

慕课里有开设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拆装与调整等课程,学生可以随时学习、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等。

泛雅教学平台可为学生教学活动提供很好的支撑,可以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实习指导、现场拆装视频、作业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上传至该平台上,供学生随时学习与完成任务。

智慧树网站设置了汽车发动机结构认知虚拟仿真实验。该实验利用计算机仿真虚拟技术,在虚拟平台上完成发动机的配气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冷却系统及发动机总成的拆装实验。实验包括“结构认知”“发动机拆解”。其中“发动机拆解”设置有“学习模式”“考核模式”。学习模式,有提示来引导用户操作,而考核模式无操作提示信息,且要求限时完成,并与操作的准确性有关。虚拟仿真平台为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的认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减少场地、设备投入,节省成本,提高实习安全性[3]。

2.2 教学设计

(1)课前,教师需建立好网络教学平台,将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视频、实习指导书、实习安排、实习任务等资料上传至泛雅平台。其中,拆装任务的合理设置是实施多元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可以按照拆解—测绘—画图-装配的顺序细分拆装任务,每次实习时间内,只完成一个小任务,以保证拆装质量。

教师通过泛雅平台发布通知给具体班级,包括每次的拆装任务、分组名单。学生可以利用多元化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自学、预习,反复观看视频,以更加熟悉操作流程。

(2)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流程如下:引入案例—知识讲解—仿真练习—实践操作。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利用学习通发布签到,掌握学生出勤情况。然后,在学习通发布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该次拆装任务的重要性及安全性。接着,教师讲解发动机理论知识、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最后,让学生通过智慧树网站完成汽车发动机结构认知虚拟仿真实验。待学生完成实验,且评分合格,方可进行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需按照分组名单进行小组分工配合完成此次拆装任务。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并记录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分。

学生可通过学习通参与课堂讨论、发表意见。同时,学生可用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记录教师讲解的重点、拆装注意事项,观看拆装视频,进行拆装操作,拍摄拆装过程等。

(3)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泛雅平台布置作业与测试,督促学生课后学习,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并通过统计模块,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将小组拆装视频、图片等上传到泛雅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同学实时互动交流,分享拆装想法、经验与心得等。

2.3 考核评价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使学生日后能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真正为社会服务,学校需注重过程考核与技能考核,从而多角度评价学生。

具体做法是,采用多元混合评价体系。多元混合评价体系包括线上学习考核与线下考核两大部分。线上学习考核包括学习平台访问数、视频观看次数与观看时长、讨论参与度、测验、作业完成度等。线下考核包括出勤考核与实践考核。出勤考核主要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实践考核主要包括拆装方案的合理性、实践动手能力及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与摆放、现场5S活动等的规范、实践报告等,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培养自身科研素质及良好的工作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校要积极探索以赛代考的全新考核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汽车拆装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可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来学习,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中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通过此次对某校18级车辆工程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实施的多元化课程改革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能积极参加讨论等教学活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以提高,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观看视频等,总体改革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发动机互联网+考核
内部考核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
家庭年终考核
新型1.5L-Eco-Boost发动机
间冷回热发动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