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法研究

2021-07-12邢艳萍张建逵尹海波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教学方法

邢艳萍 赵 容 许 亮 张建逵 尹海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0 前言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在中药现代化发展需求形势下产生和设立的[1,2],是培养中药材产业从业人才的专业,需要根据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去调整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以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药用植物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丰富,是学习中药鉴定等课程学习的基础[2]。其中野外实习部分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野外实习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检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学方式、思想认知以及考试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野外实习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已经全面开展,这必将会对整个中药生产和应用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如何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下培养出专业特色突出、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是高等教育行业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现有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建设具有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特色的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同时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本门课程,为今后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1 存在问题

目前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中仍然沿用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虽然两个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大纲相似,但是教学方法应该按照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特点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体现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其次,目前的野外实习参考书籍匮乏,现在参考材料展示药用植物特点不够清晰立体,同时学生也不会自己主动去准备参考资料,全部依靠教师讲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不能印象深刻。再次,野外实习每组30个学生左右,人数较多,教师数量偏少,不能顾及所有学生,影响教学效果。最后,学生对野外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借此机会深入实践学习的意识,通常抱有出外游玩的心态,在主观上懈怠,不能够很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和配合。

2 解决方案

2.1 理论教学改革方案

2.1.1 教学内容与方案的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多学科交叉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药资源分布、栽培采收、加工、鉴定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人才[3],所以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要本着知识融会贯通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逐渐培养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中学习鉴定药用植物是重点,但同时也要兼顾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的复习。如药用植物植物分类要点主要为繁殖器官、叶形等特征,但是我们遇见的植物可能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所以要加强学生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药用植物的掌握。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根据遇到的药用植物出现的频度,来让学生初步总结其资源的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让学生对实习地区中药资源概况有所了解。

(2)教学方案改革

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加入教师讲—学生做—学生讲—老师讲的模式教师先将课程的整体内容和目标讲授给学生,安排每个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第二次课进行总结和思考内容讲述,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修正。如重点药用植物科属鉴别要点,教师可以将主要的关注器官进行讲述,关于不同器官的具体特征留给学生进行实践观察总结,再由安排学生进行讲述,最后,老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总结与纠正。达到锻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野外教学方式改革

野外教学是学生走出教室,认识大自然的环节,但是由于教师人数和教学时间限制,很多学生并能够完全地参与学习。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相互督促,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但是,小组讨论学习需要注意时间控制,避免学生讨论学习无关内容,严格控制时间和严格要求讨论结果提交,同时要结合小组整体考核模式,即小组全部成员考核通过为通过,小组成员有同学未通过,即为不通过。在野外带领学生对药用植物进行识别之后,回到理论学习基地要进行提问,确定学生对重点药用植物识别特征的掌握情况,据此,可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此外,在带领学生观察标本时,提醒学生注意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林下、草丛以及生长的土壤类型等,增强学生注意收集中药材栽培环境特点的收集,为栽培学的学习增加基础。

2.3 考核方式改革

规范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重视学习的有效手段[4]。野外实习考核虽然只是药用植物学的一部分内容,也应该完善其考核体系,最主要的是体现出平时表现的成绩,达到督促学生实习期间认真完成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平时测验成绩,以及课间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可设置为小组测验和回答问题占总成绩的30%,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10%,剩余占总成绩60%为考试成绩。

2.4 学生兴趣培养

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平时上课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并适当进行课堂问卷,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本专业的想法。如设置问卷问题:对本次实习课程的态度:A期待B没感觉C不想参与D恐惧等一些能够体现学生情绪的问题,问卷模式为匿名,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根据问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制定相应思想教育政策,改善学生不乐观的思想,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同时,在进行实习之前,课堂理论教学时可以以实习内容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述,在实习之前增加学生对实习内容的了解。同时,教师应该多注意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在课上和课后给予积极的应引导。

3 实习教学建设

实习教学时间紧,学习内容复杂,所以,除了规定实习时间外,还可以利用实习前预习和实习后复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习参考教材、观察标本以及网络平台来进行实习的课余时间学习。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学习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3.1 完善实习参考教材

良好的实习参考教材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很大帮助。目前实习的参考教材虽然完全包括实习内容,但是主要的鉴别特征描述还是不够生动,缺少彩色图片。所以,要鼓励参与教学的老师收集大量的实习药用植物相关图片,可以编制供本专业使用的实习参考教材,完善实习教材内容。此外,还可以向同学推荐同类参考教材,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数字资源获取参考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3.2 增加课外实习标本室建设

标本是药用植物鉴定非常重要的依据,实习标本室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的熟悉实习基地药用植物,起到预习和复习的作用。学生实习的同时注意收集到鉴别特征明显的要用植物标本,组织实习的学生制作成腊叶标本,放入标本室或者实验室等学生可以进行的学习的地方,供本专业或者其他专业学生参观学习。在每次实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注意收集标本,用来补充和替换。通过建设实习标本室可以提高学生对实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3 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生的学习平台,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图片等信息,同时也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已有网络平台增加药用植物实习模块,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发布实习教学内容、作业等,同时也可以开通学生留言功能,通过网络平台解答学生相关问题。设置网络教学数字标本,将教师收集的标本等图片发布在平台,供学生浏览。同时,在增设学生上传药用植物图片功能,由教师审核后信息无误后,在平台发布,引导学生共同建设学习平台,增加学生参与程度。

4 结语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应中药行业发展规划而设立的专业,本专业的设培养目标是完全适应中药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专业。但是如何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培养出能够适应我国中药长期发展规划的人才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第一步,也是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各高校也应该在较优越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地完善本专业的硬件设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意识和水平的高质量人才。本文主要对本专业的野外实习教学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栽培教学方法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油麦菜栽培要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自然栽培的味道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