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理论及构架研究

2021-07-12陈之酉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体系

陈之酉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江苏 苏州215123)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职业院校毕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既希望有实践能力,又希望有综合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价值。这就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综合实践课程是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综合职业素养的关键课程。这就要求相关学者要研究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理论及构架,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

1 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尚不健全,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缺乏了对技能以外的,诸如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研究精神、刻苦奋斗精神的关注和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出现技术能力较强,而职业素养薄弱的现状。

1.2 评价主体缺失

现综合实践课程在对学生评价时,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给与评价。在实际生活中,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走进企业的,他们所具备的能力能否满足岗位的需求,最终是由企业给出评价的,这就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评价主体的不健全,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没有给出合理的、及时的、有效的评价,造成学校所培养的优秀学生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现状,无法成为推进企业高速发展的助推剂。

1.3 评价缺乏手段依据

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生评价缺乏手段依据,目前综合实践课程仅依照书本内容设计评价方案,以客观笔试或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作为依据。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考核;弱化了过程考核以及主观考核造成课程评价结果不准确;忽略现代企业行业相关标准,致使学校对学生的考量纬度与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差距较大,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在整个评价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依据。

1.4 评价不能正向激化学生主观能动性

正因为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主体缺失、评价缺乏手段依据,所以对学生无法给出一个科学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全面、不合理,不能正向激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使学生明白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无法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程对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2 建立科学的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

2.1 评价体系多维度

综合实践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应该综合考查学生学习中的团队合作能力、敬业精神、研究精神、刻苦奋斗精神、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等多维度,强调各维度能力的优势发挥,放弃单一的从结果来评判,最大化地发掘潜能,从整体上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

2.2 评价主体多元化

综合实践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学生最终要走向企业,引入企业评价机制,才能给予学生最合理的评价。企业技术骨干与教师组成评价团队,从用人单位需求和专业要求出发,给予学生评价与指导,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更加完备,对行业标准了解更加透彻,为其更好的适应行业、企业的工作和发展夯实基础。

2.3 引入技能竞赛评价方式

技能竞赛考核标准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工种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要求,结合相关技术时代发展的需要,兼顾参赛者综合职业能力素养的综合性考核。引入技能竞赛评价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时代需求的评价,使所培养的学生成为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2.4 科学评价正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采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引入技能竞赛的评价方式,可以给学生做出更科学的、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企业相关技术岗位需要的技术,实现学以致用。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综合职业技能素养的提升。

3 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架—以单片机综合实践课程为例

单片机技术是机电专业的重要课程。学习单片机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单片机综合实践课程作为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构架研究的示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推广性。

3.1 评价原则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所以本课程秉持“整体性、实践性、公平性、多样性”四项原则对学生进评价。整体性: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为参考制订参照标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价。实践性: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坚持应用为本,注重培养综合职业素养。公正性:评价要科学、公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样性:即评价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关注职业素养情况;评价主体不仅是任课教师,也需要引入企业评价,这样才能是使评价结果科学有效。

3.2 评价方法

单片机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实践报告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以技能比赛中职业素养考核标准和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为评价依据,以学生课堂表现及学习态度为评价内容,达到考察学生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几个方面的目的。结果评价:以技能竞赛中考核标准为评价依据,以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为评价内容,在考核过程中,企业技术骨干与教师组成裁判团,以企业角度评价学生职业能力,达到增强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实践报告: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学生把技能和理论进一步印证,达到融合提升。通过报告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定位、发展规划有一个更全面详细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凝练,并将结果反馈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修正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通过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出更多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总之,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只有架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引入技能竞赛的评价方式,通过科学评价正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实现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使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实现全方位提升,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技能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