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数字化体验系统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2021-07-12苏丽宣徐方亮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书法图书数字化

苏丽宣 徐方亮

(武警海警学院教研保障中心,浙江 宁波315801)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围绕着藏、借、阅、咨一体化的资源服务进行的,但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智慧科技不断创新,学生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却远不止于此。数字互动体验区的建设作为智慧图书馆提升和改进服务方式的新突破口,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便捷实用和更新颖灵活的文化服务,树立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品牌,提升图书馆的形象和口碑。

对某高等院校来说,数字化体验系统通过对自身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把传统优质资源的阅读内容融于可互动体验的智能设备中,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科普体验,使文化的输入更加主动化,充分体现出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文化供给和教育引导作用,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利用院校数据库,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作为高校信息资源最为密集的学习场所,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智能服务,同时有利于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实现丰富、实效、创新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

1 数字化体验系统的概况及功能

1.1 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屏

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系统,是集资源与颜值为一身的资源展示平台,它将传统纸质图书以数字的形式展示,电子图书由屏幕顶部缓缓落下,犹如一面“书瀑”,给人以全新的阅读体验[2]。该系统的图书借阅功能:“扫一扫”即可把图书带回家,在线阅读电子图书,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扫描时下流行的二维码,下载图书至终端,方便随时随地的阅读。此外,还可个性化定制,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宣传图屏保展示、背景图主题更换等,以及馆内自有资源亦可推送至瀑布流屏上,最大限度满足个性化需求。

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系统与时俱进,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方式,打破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固化印象,充分运用人机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技术,为读者打造沉浸式体验、有独特风格的展示平台,用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需求。

1.2 报刊借阅机

报刊借阅机是一款全天候不停歇,拥有智慧型自助借阅的电子期刊借阅系统。歌德型电子借阅机可以内置正版授权的epub格式电子期刊,与原版期刊一致,如相关图片、目录等,定期更新。读者可在机器端在线阅读,也可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下载并安装超星学习通的客户端,注册成功后,直接扫描借阅机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下载至手机客户端中“带走”阅读。此外,还可个性化定制,将单位名称、Logo配置到程序中,通过后台远程修改广告图片展示功能。把图书馆揣在手机里,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借阅体验,适应读者的阅读变化,创建智慧型图书馆,营造读者阅读的良好氛围。

1.3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多媒体展示系统由4块、6块或者8块超窄拼缝的液晶屏幕拼接而成,利用先进的拼接工艺,加上触摸互动功能,打造一条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文化长廊,由右及左缓缓流动,宛如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历史的经典与现代科技的交融迸发出更闪亮的火花,通过人、媒介、数据的互动,展现不一样的知识和服务,更有时间轴、名人墙、书画墙等展示主题。该系统有图书、图片、视频、文章资讯等多种资源的展示形式,首页界面由一个无限循环的轴组成,以图书分类、人物、主题或者年份等为节点,界面由右及左自动滑动,读者点击节点或图书封面进入该节点的列表页面,可阅读或扫描时下流行的二维码借阅图书,可点击查看人物相关资料,可浏览时间点里的文章、图书等资源。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技术,用更生动新颖的方式展示给读者,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满足图书馆的服务需求。

1.4 互动墙

互动墙一般采用B/S架构,对数字展览视窗所有终端分组管理,数字展览视窗软件所有终端需要连接外网。远程实现自动开关机,实时或定时截图查看终端播放内容,定时播放内容或循环播放等后台控制,减少馆员工作量。

读者点击屏幕,通过选择无声视频或图文内容,来了解感兴趣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等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与传统的静态名人画像不同的是互动名人墙能展示更多的信息,且能根据读者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内容,表现形式更智能,感染力更强,科技感更足。也可通过点击屏幕与名人墙发生互动,避免了走马观花的传统展示弊端。

1.5 虚拟书法体验机

虚拟书法体验机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如自由书写、书法临摹、书法知识、历史作品、模拟仿真体验等,在带触摸功能的一体机上运行,通过目前国内最领先的人机交互真三维体验技术,将传统的纸质书法书写与电子科技相结合,采用虚拟的设备来感受书法书写的全过程,仿真度极高,具有非常真实的书法练习体验:一是可以模仿传统书法中的研墨、蘸墨功能,感受各种型号毛笔的笔杆握持体验;二是可以感受传统毛笔在书写过程中起落、收放、转折等挥毫动作;三是充分保留100%原始的书写效果;四是可以通过打印和网络模块,对书写出来的内容进行盖章、保存、打印、分享,让作品的保存、传播更加便捷,比传统书法更具有体验效果。

1.6 阅读本自助借还柜

阅读自助借还柜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阅读器、电子阅读本系统、电子图书资源、智能借还柜及自助借还管理系统。阅读器作为服务读者的终端,通过软件资源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了选书读书一体的护眼阅读体验;电子阅读本系统管理图书资源、特色内容、服务读者、阅读器的运行服务,组织活动并分析大数据的运行情况;读者可通过在智能借还柜上完成阅读本的自助借还,全程伴随语音提示,操作流程简便,无须人工介入;自助借还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独立的借阅、归还、续借、借阅周期的管理,还能够对设备库存进行查看已借出、已归还等借阅记录的管理。

此外,该借还柜还配套监控,采用高清摄像头,智能柜内置存储,保存最近20天监控视频,方便人员进行问题追踪查阅。电子阅读作为一种潮流趋势,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实现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目标。

2 数字化体验系统在某高等院校图书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数字化体验系统通过引进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报刊借阅机、文化长廊、名人墙、虚拟书法体验、阅读本自助借还柜等硬件设备,以一种更灵活、更创新、更富有吸引力的全新展示方式,将文化主动推送给读者,让读者在更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1]。虽然数字化体验系统的应用给读者带来与前沿科技相结合的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并满足智能化图书馆的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1)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下,数字化互动体验区深度挖掘整合图书馆传统文化布局,借助虚拟技术、科技手段、智能技术进行展示、体验,是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人类社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合。利用图书馆自身的建筑进行特色化、创新化、多元化的建设布局,打造多功能、多层次的阅读交流平台,体验区将作为图书馆优质资源馆藏的集中展示阅览区,使读者能短时间、一站式了解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体验系统虽然颠覆了传统阅读的形式,实现图书馆资源文化服务丰富多样化,阅读体验新颖灵活化,但是布局还不够完善,没有按照数字化体验区的整体设计架构划分,缺乏层次感。

(2)数字化体验系统的所有硬件设备,虽然操作流程简便,通俗易懂,但是机器上没有任何标签或提示语音,令广大用户无从入手。不知道该设备名称和功能,只看到屏幕上流动的书目和二维码,如何轻松快捷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献资源;互动墙上的名人简介都有哪些内容,有没有视频或直播?虚拟书法体验机如何使用,如何模拟真实的书法?如何借阅自助借还柜上的阅读本?借阅流程和规则都不清楚,只有不断地找馆员来解决。

(3)由于目前某高等院校学生只有极少时间可以使用手机,故很难完成阅读本的正常借阅流程。再加上平时学习和训练任务重,使用阅读本时间较少,而阅读本每次借阅的期限只有14天,且要求归还后第二天才可以再次借阅,故大大降低了阅读本的使用频率,比借纸质图书更麻烦。另外,阅读本通过触控进行操作,使用方便,贴近读者阅读习惯,但是没有保护壳,屏幕也是裸露着,虽然厂商有明确的质保要求及因用户借阅时发生损坏的赔偿条款,但是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生的小裂缝、擦痕等没达到质保和赔偿条款的界限,也会影响阅读本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美观。

(4)在电子显示屏上,虚拟书法体验机通过使用特制的电子砚台、笔架、毛笔,不仅能体验传统书法的研墨、蘸墨功能,感受各种型号毛笔的笔杆握持体验,还能体验传统毛笔在书写过程中落笔、收放、转折等动作,但在应用过程中,偶尔会有一落笔,整个电子显示屏就会被墨抹上一大块的现象。此外,在如同真实宣纸的电子显示屏上书写,还会出现触控不灵,字体歪扭的情况。

3 对数字化体验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提出的改进建议

(1)数字化体验系统应按其整体的设计架构划分为数字阅读区—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和歌德报刊借阅机、视听休闲区—名人墙和文化长廊、互动体验区—虚拟书法体验机和阅读本自助借还柜三个区域。从整体上看,区域划分清晰明确,由沉浸式地阅读体验,到展示更多信息的动态名人墙和文化长廊,再到真实的书法练习体验和柔光护眼的墨水屏阅读本,把自然、生态、绿色、人文等元素带进数字阅读体验,用“智慧”的理念营造鼓励学生阅读的氛围。

(2)在数字化体验系统的所有硬件设备上,用带有该高等院校图书馆特色的操作导引签注明机器的名称、操作指南,或使用说明视频推送,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轻松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大大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

(3)阅读本自助借还柜可以选择与图书馆借还系统打通,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一卡通程序在智能借还柜上完成阅读本的自助借还,操作流程简便,避免因读者不能使用手机借阅所受的困扰,且可以适当延长借阅期限,这样读者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阅读的快乐,也大大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此外,为了保证阅读本的完好性,最大程度地延长使用寿命,应为每个阅读本装上保护壳,并在屏幕上贴上防摔防裂护眼的薄膜,给它一个安全的屏障。

(4)虚拟书法体验机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需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研究,查找是屏幕触控的问题,还是毛笔型号、笔头接触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源头上纠正,制订便捷的操作标准,完善虚拟书法体验机的使用规则,以满足图书馆的个性化需求,确实让读者体验到有别于传统书法的高科技动感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须定期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维护,出现问题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保证虚拟书法体验机的正常使用。

4 结语

2020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从2020年起,将分年度在部分重点领域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开展教学资源设计、完成专家组织组建、构建知识图谱、审核应用资源、持续更新资源等工作。教学资源库中将涵盖视频、课件、习题、案例、实验项目、数字教材等教学资源。随着数字化体验系统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广泛应用,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水平和馆员工作效率,通过引入智能移动终端,链接智慧教室、实验室、训练场等,整合一卡通和身份识别技术,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智能图书管理和需求即时预测,推行知识发现分享、专业资源管理、信息便捷发送等个性化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功能,提升读者满意度。数字化体验系统的建设是图书馆向智能化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从服务形态和服务意识上来说,可以满足读者对新时代智慧图书馆的迫切期待,更是某高校教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数字化体验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合理利用每一次小小的创新改变,让读者沉浸阅读的体验感增加一些。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与厂家沟通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售后保障,才能使数字化体验系统真正应用于图书馆,实现图书馆智能化服务。

猜你喜欢

书法图书数字化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书法欣赏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