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探究

2021-07-11张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材课堂

张敏

内容摘要: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礼记·大学》指出先“格物致知”,然后“意诚、心正”,最终方能实现“修身、齐家”,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的终极目标应该与“家”、“国”有关。中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单是“授业”,更在于“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大我观念和家国情怀。语文教师应深挖教材,固本培元,奠定学生家国情怀之基;语文教师应架构课堂,格物致知,让学生明白家国情怀之理;语文教师还应立身实践,知行合一,激发学生报效家国之志。

关键词:家国情怀 教材 课堂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古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礼记·大学》指出先“格物致知”(探究事理,充实知识),然后“意诚、心正”,最终方能实现“修身、齐家”,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庄子·天下篇》提出“内圣外王”的处世主张,要求人首先具备圣人的内在才德,然后对外才能实行王道的政治理想。孔夫子讲“学而优则仕”,后人常误解为学习是为了做官。但在中国的先贤们看来,要实现人生理想,首先就要加强修养,而修养是通过学习获取的,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实现治世报国的人生理想。由此可知,学习的终极目标应该与“家”、“国”有关。中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单是“授业”,更在于“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大我观念和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入理解家与国的大道理,而且践行在自身的日常行动中,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挖教材,固本培元,奠定学生家国情怀之基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涉及到“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四个方面,而其中“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现行语文教材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家国文化方面有着特殊的考量。深挖教材的家国文化,让家国文化侵入学生血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有利于塑造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语文教师应着眼于那些经久传诵的经典名篇,特别是那些饱含古仁人志士爱国情怀和具有时代民族鲜明特征的篇目,要做好分类整理和集中讲授,要因材施教,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生发,要做到固本培元,倾注以人文情感,奠学生家国情怀之基。

国家太平时的居安思危,天下大一统时的治世恒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国破家亡时的扶危纾难,山河沦陷后对家国的上下求索,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教材中爱国诗人占很大的比重,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作者的诗词都无不表现出时代变幻时的忧国伤己和国难当头时的抗敌御侮。此时“国”与“家”高度自觉地连成休戚相关的整体,诗人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家沦陷与家道中落的密切联系,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虞美人》)均把国家主权完整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先决条件。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尽可能把这种情感准确捕捉得细腻一些,并且还要将诗人家国情怀的心路历程和坎坷求索的生平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诗人家国情怀之“志”。在点滴的学习中和直观的感受中把家国情怀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镶嵌到学生的骨髓里,让家国情怀成为他们的情感基因。

二.架构课堂,格物致知,让学生明白家国情怀之理

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历代爱国文人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中学语文学习无法回避。更兼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优势,爱国主义教育便顺理成章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德育内容。教师借助教材,架构课堂,培育学生恪守爱国之责,其真实目的远非爱国、报国那么单一。爱国被看作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仅是公民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情感需求,更是公民人格内涵中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精神的内在需要。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属于八条目之首,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按照现代新儒家学派丁肇中的解释,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笔者颇为赞同。但同时也认为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是互为因果的辩证共存关系:能够格物致,知便能够更好的“修齐治平”;若能做好“修齐治平”,格物致知的精神便能得到更好的领会和掌握。因此,在现代课堂中,教师教育学生爱国,要有别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的知识,更多的是为适应一个稳定不变、恪守中庸之道的社会体系,从这个层面来提倡“忠君报国”、“尽忠君父”,那传统“修齐治平”和格物致知是狭隘的,是不彻底的。

在现代课堂中,教师教育学生爱国爱家,要重新架构课堂,要吐故纳新,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家与国是休戚相关的整体,还要让学生明白爱国爱家的实质是格物致知。在当代社会,格物致知能够将爱国的情感推广到普遍事物的原理上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当代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爱国并同敬业、诚信、友善是价值行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平、法制是價值准则。明白了这一点,便能懂得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不完全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教师和学生应该辩证地看待家国情怀,并自觉把国家和个人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来,把爱国、爱社会、爱党、爱家看成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空洞的口号式的强调爱国爱家过于肤浅,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有可能引发叛逆期的学生的反感。

三.立身实践,知行合一,激发学生报效家国之志

教师在给学生阐释清楚家国情怀之理后,关键还在于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怀和行动结合起来,立身实践,兴报效家国之志。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代王阳明读《大学》和《孟子》后得出的心学主旨)。知行合一强调身体力行,在家国层面,它紧密了爱国爱家的自觉性和报效家国的实践性的关系,它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这些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特别是对于当今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和人生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因此喜欢发表自己一点激进的观点,有时甚至为了迎合叛逆期同龄人的胃口,以偏激的观点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很不好。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老师尤其是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语文老师的引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虽然有些空泛,但我们至少要教会学生一样最基本得东西——爱国爱家、忠廉孝悌,这是中学语文教材让我们无法回避的情感。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举世瞩目的成就,学生真正全面地了解了这些,自然也会油然而生出对家国的热爱。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几本教材中,要适当的跳出来,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引导学生感受时代伟大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推动社会变化的各行各业的英雄,并培养他们自觉地以英雄为榜样的报国之志。当今的中国,以三十年为周期,属于快速崛起期,以三百年为周期,属于屈辱未消期,以三千年为周期,属于王者归来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快速发展,不断强大的中国更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这种情感,一个有家国情怀和格物致知素养的学生,他一定有广阔的视野和高瞻远瞩的胸怀;一个有爱国心和社會责任感的学生,他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现在大学的部分年轻讲师、甚至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动辄攻击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言语当中充斥着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仇视,根本没有意识到时代进步和国家富强给他们带来的各种隐性福利,他们觉得在课堂上不说一点过激的话就好像体现不出自己有思想有水平一样,散失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操守,让人无法理解。学生终究是有辨别力的,我们不能忽悠他们,误导他们,尤其不要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负面情绪带入课堂。我们要随时记得,我们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在培养反社会的人才,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不当的言论培养学生的怨气甚至是戾气,让这种怨气戾气成为他们人生的绊脚石。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脚下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祖辈安息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园。要让学生明白,我们能怎样,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会怎样,进而让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自觉的与时代的潮流,民族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在当前这个价值多元,思想较为复杂的时代,坚守家国情怀这个教育底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泽华.《“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博览群书》,2016年第5期.

[2]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散文选刊》,1992年第2期.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