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物灸外敷联合益气补肺汤加减内服治疗肺气虚损型矽肺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1-07-08王超群童慧娟范槐芳苏晓珏韩静茵贾仰民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矽肺肺气大肠

王超群,童慧娟,王 丽,范槐芳,苏晓珏,韩静茵,贾仰民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职业病科·浙江 杭州 310000)

矽肺是一种以肺弥漫结节性肺纤维化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早期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症状逐渐加重,临床常见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胸痛紫绀等表现,严重时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影响劳动能力。目前暂无根治的方法,临床上主要以缓解症状和支持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1-2]。本科采用隔物灸外敷联合益气补肺汤加减内服治疗矽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职业病科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肺气虚损型矽肺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0例,女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32±5.98)岁;病程10~30 年,平均(21.44±5.91)年。观察组男31例,女3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21±6.32)岁;病程11~30 年,平均(20.21±5.62)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GBZ-70-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的诊断标准》[3];2)符合肺气虚损证[4];3)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有腹部手术史,腹部皮肤不完整或有皮肤病者;2)患有消化道疾病,对内服中药不耐受者;3)认知功能障碍不配合治疗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益气补肺汤加减内服。处方:黄芪12 g、炒白术12 g、怀山药30 g、五味子6 g、桔梗3 g、甘草3 g,水煎服,每天1剂,7 d为1个疗程,2 个疗程治疗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隔物灸。隔物灸方法:将黄豆、粗盐、芒硝磨成粉,装进用棉布制成的5 cm×5 cm的灸包里,将灸包在恒温箱中加热,温度控制在50~60 ℃,患者取平卧位,然后将准备好的灸包置于患者的神阙、中脘穴上20 min,每天上午1 次,7 d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结束。为防止烫伤,在皮肤与灸包之间垫隔热垫,盖棉被保温,保证药物充分吸收以达到应有的功效,同时操作期间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

2.2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出版的《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的肺病科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症状评分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紫绀7项症状体征进行评分[5],按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1、2、3,计算总积分。根据总积分进行尼莫地平法评价:(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控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70%;显效:急性加重期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70%;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50%;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

2.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2)治疗前、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观察记录FEV1、FEV1/FVC的变化。

3 结果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4 讨论

矽肺属中医学“肺胀”“喘证”等范畴,矽肺病机多因外邪入侵伤肺,肺失宣降,肺气郁滞,津液失常,导致肾不纳气、肺气不宣、脾不能健运津液,痰浊内阻于肺,进而引起喘促短气、咳嗽咳痰等[6]。同时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功能紊乱,腑气不通,浊气上逆,上迫于肺,肺更失宣降,加重咳、痰、喘等症状。所以大肠的传导正常也有助于肺的宣发肃降,从而缓解咳、痰、喘等临床症状[7]。正如唐宗海《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云:“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8]。因此矽肺的治疗在中医上多以健脾化痰、补中益气、调理肠胃为主要手段[9]。

本科益气补肺汤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治气虚内伤、脾虚泄泻等功效,《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的功效;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功效,能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怀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滋补益肾、健胃化痰、补中益气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喘咳等症;五味子有治疗肺虚喘咳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桔梗可利咽、宣肺、祛痰,《药性斌》记载:其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其有四用: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甘草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益气补肺汤中重用黄芪为君补肺气,炒白术、怀山药为臣健脾补气,五味子收涩敛气、桔梗引经上行至肺,两者为佐药,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该方中诸药。君臣佐使相结合功能益气健脾补肺气。

中医外治的隔物灸原材料为黄豆、芒硝和粗盐,《本草纲目》记载大豆性甘、味平,《日用本草》中称其能“宽中下气,利大肠”,《名医别录》道“芒硝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通经脉,利大小便”,芒硝、黄豆外敷可有助于刺激神经,反射性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道血液灌注,配合可导热的粗盐共同缓解胃肠道症状。选取神阙、中脘两穴,其中神阙穴位于腹之中部,为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肠,能起到培元固本、调理脾胃的功效,中脘穴为胃之募,腑之会,能健脾和胃。隔物灸外敷配合益气补肺汤加减内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起到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的目的。

本文观察组采用隔物灸治疗矽肺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P<0.05)。

本疗法切合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同时兼具中医特色,操作简便,患者不良反应少,且原材料价格低廉,患者接受程度高,出院时患者可自我操作,维持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矽肺肺气大肠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矽肺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65例疗效观察
浅议肺气之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104例矽肺合并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