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肺气之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2013-02-20苏新民

江苏中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精气涵义条文

苏新民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肺气是中医肺藏象相关的重要名词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肺气概念内涵不清,与其他名词间逻辑混乱,这不仅影响了肺藏象概念体系的完善,也影响了肺气理论及病证、治疗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明确肺气概念的内涵,厘定肺气的概念,不仅是完善理论的需要,也是临床实际的需要。

本文从文献入手,通过检索《中华医典》,获得所有与肺气相关的条文,在对这些条文逐条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肺气在这些条文中的涵义进行系统梳理,统计各涵义出现的比例,然后据比例高者确定其主体涵义,用主体涵义定义肺气概念。

1 文献检索

检索出《中华医典》中所有“肺气”连读的所有记述。经过检索,结果大致如此:共检索出6372处。其中医经类468处,诊法类125处,本草类958处,方书类816处,温病类111处,针灸推拿类113处,金匮伤寒类363处,综合类1353处,临床各科类1183处,养生食疗类81处,医论医案类767处,其他类34处。除去重复或与中医无关条文,最后得有效条文8722条。

2 文献梳理

现将以上所检条文按不同涵义梳理如下:

2.1 肺气指肺脏之气(共7502条) 《内经知要·藏象》:“肺气运行,水随而注,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是以下焦如渎也。”《类证治裁·温症论治》:“风属阳,温化热,两阳熏灼,先伤上焦,上焦近肺,肺气既阻,致头胀脘痞,身热汗出,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

2.2 肺气泛指肺气相关病、症(共589条)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丸类、丹类、膏类》:“肺气甚者,以白矾、蛤粉各二钱,黄丹一钱同研,煎桑白皮、糯米饮下。”《证类本草·诃梨勒》:“消痰下气,除烦治水,调中,止泻痢,霍乱,奔豚肾气,肺气喘急,消食开胃,肠风泻血,崩中带下,五膈气,怀孕未足月人漏胎,及胎动欲生,胀闷气喘。”

2.3 肺气泛指侵犯肺的邪气或肺中的水气(共253条) 《医经原旨·疾病第十四·卧》:“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也。”《素问吴注·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三卷·病能论四十六》:“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盛,邪气作实也,故令脉大。”

2.4 肺气指肺的阳气,为肺气中属阳的部分(共111条) 《本草正义·高丽参》:“人参产于高丽,气味甘温,能补肺阳,能伤肺阴,肺气虚寒,宜此补之,肺有郁热,则反伤肺,更易数字,而其意了然。”《辨证录·鼻渊门》:“人有鼻流清涕,经年不愈,是肺气虚寒,非脑漏也。”

2.5 肺气指肺的病气(共55条) 《丹溪手镜·泄泻(二十六)》:“气泻,躁怒不常,伤动其气,肺气乘脾脉弦而逆,宜调气。”

2.6 肺气指肺热或因肺所致的发热(共50条)

《慎柔五书·痨瘵第四》:“平旦发热,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故用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金匮要略广注·痓湿暍病脉证第二》:“东垣曰:身以前,胃之经也,胸前,肺之室也。邪在阳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气,所以有白虎之名。”

2.7 肺气指肺脏(共33条) 《素问吴注·经脉别论二十一》:“毛脉合精,行气于玄府。毛属肺气,脉属心血。”

2.8 肺气指肺的阴气,为肺气中属阴的部分(共37条) 《环溪草堂医案》:“气喘较前觉重,交午愈甚。掌心觉热,脉形细数,饮食减少。阴津大亏,肺气伤戕。”

2.9 肺气指肺津(共50条) 《石室秘录·大便秘结》:“人以为大肠燥甚也,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涸哉?”

2.10 肺气指肺的经脉之气或泛指肺经(共21条) 《类经·疾病类·口问十二邪之刺》:“手大指爪甲上者,手太阴之少商穴,为肺气所出之井。故皆当补之,以助其阳气。”《黄帝内经太素·经脉之二·脉行同异》:“肺气循手太阴脉道下手至手指端,还肺之时,为从本脉而还?”

2.11 肺气指呼吸之气(共12条) 《辨证录·鼻渊门》:“肺本清虚之府,最恶者热也,肺热则肺气必粗。”2.12 肺气指肺之臭(共4条) 《顾松园医镜·乐集·病机》:“臭气也,肺气腥,肝气臊,肺肝浊气上逆,故闻腥臊之气。”

2.13 肺气指肺与四时相通应之气(共1条) 《内经知要·藏象》:“风伤筋,燥胜风(燥为肺气,金胜木也);酸伤筋,辛胜酸(辛为肺味,金胜木也)。”

2.14 肺气指宗气(共2条) 此宗气指肾中元阳和胃所化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的。《灵素节注类编·脉气所以能动之理》:“此乃先明两手寸口动脉,是手太阴肺经之气也,其气即胸中之宗气,宗气者,由胃所化水谷之精气,与肾中先天元阳之气会合者也。……故各脏腑脉气,皆上贯于肺,和肺气流行,现象于两手寸口之脉也。”

2.15 肺气指营气(共1条)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脉要第四》:“肺气从太阴而行之,此营气也。营行脉中,从手太阴始,而遍行于五脏六腑。”

2.16 肺气指肺精(共1条) 《王九峰医案(二)·目疾》:“<经>以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不独专主乎肺气也。”

3 定名及定义

从检索结果看,以肺气为检索词检出的相关记述6372处,占绝大多数,而以肺之气为检索词检出的相关记述较少,共291处,两者比例十分悬殊。这说明肺气较肺之气更为常用。因此,肺气作为一个概念则较为适合,也较符合名词术语约定俗成的要求。3.1 肺气基本概念 从《中华医典》检出的肺气相关条文共8722条,其中肺气指肺脏之气者共7502条,占86.0%;肺气泛指肺气相关病、症,共589条,占6.8%;肺气泛指侵犯肺之邪气或肺中之水气,共253条,占2.9%;肺气指肺的阳气,为肺气中属阳的部分,共111条,占1.3%;肺气指肺的病气,共55条,占0.63%;肺气指肺热或因肺所导致的发热,共50条,占0.57%;肺气指肺脏,共33条,占0.38%;肺气指肺的阴气,为肺气中属阴的部分,共37条,占0.42%;肺气指肺津,共50条,占0.57%;肺气指肺的经脉之气或泛指肺经,共21条,占0.24%;肺气指呼吸之气,共12条,占0.14%。

肺气指肺之臭,共4条;肺气指肺与四时相通应之气,共1条;肺气指宗气,共2条;肺气指营气,共1条;肺气指肺精,共1条。以上几个涵义出现的比例极低,最高不足0.03%。

因此,肺气的基本涵义是:①肺气指肺脏之气;②肺气泛指肺气相关病、症;③肺气泛指侵犯肺之邪气或肺中之水气。

肺气的主体涵义为肺脏之气。运动不息是肺脏之气的基本特性。在检出的7502条中,表明肺脏之气具有这一特性的条文共5738条,占76.5%。因此,确定肺气具有运动不息的特性,与肺血、肺津相对主静的特性相对峙,是成立的。肺气是维持肺脏功能及其形、窍、志、液等的基本物质支撑,它与其他脏腑之气间有密切的关系,还能与自然界的相关事物和现象相通应。在检出的7502条中,表明肺气具有这些特征的条文共5563条,占74.2%。这说明肺气对于维持肺脏功能有重要的意义,依此确定肺气是维持肺功能的基本物质之一是可行的。因此,肺气的概念可定义如下:肺气即肺脏之气,属脏腑之气之一,是构成肺和维持肺功能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运动不息的特点。

3.2 肺气不宜称为肺的精气或功能 李经纬等主编的《中医大辞典》(第2版)认为肺气可以指“肺的功能活动”或指“肺的精气”。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方法有待更正。

肺气称为“肺的功能活动”在逻辑上不成立。对于肺气而言,首先应将其归为气之范畴。而对于气而言,不宜称其为功能。“设若气是指人体的或某脏腑的某种功能,那么气的功能只能是‘功能的功能’”(孙广仁)。同理,将肺气说成“肺的功能活动”,那么肺气的功能也必然是“功能的功能”,这将导致概念在逻辑上的混乱。可见,用“功能”来定义肺气有一定缺陷。

将肺气称为“肺的精气”也会导致概念混乱。对肺而言,肺精、肺气本身就是内涵相对独立的概念,一属气的范畴,一属精的范畴,一主动一主静,秩序井然。若将肺气称为“肺的精气”,必然导致诸多混乱。肺的精气,属精还是属气,范畴混乱;肺的精气,主动还是主静,个性特征丧失。可见,将肺气称为肺的精气,是画蛇添足的做法,于准确定义名词毫无益处。可见,肺气不宜称为肺的精气。

3.3 肺气与肺所主之气是不同的概念 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已论及。肺气是气,具有气的基本特点,但肺气只是一身之气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不能代表肺所主之气,即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从检索的资料来看,一些医家将肺气与肺所主之气相混,并往往用肺气指代之。如清·陈士铎《辨证录·喑哑门》说:“夫肺主气,气通则声音响亮,气塞则声音喑哑。……此种喑哑,乃水抑肺气而不升,非肺气之自败。”前言“肺主气”,指肺所主之气,而后又说“气塞”则会影响发声,所指又变为肺气,可见,陈氏认为肺所主之气就是肺气,所以两者不作区分。将两者相混的结果,可使人误以为肺气就是呼吸之气或是一身之气,这无疑导致了肺气概念的混乱。

3.4 肺气与肺阳是不同的概念 肺气是指肺脏之气,是由肺精所化之气,有推动和调控肺脏功能的作用。而肺阳是指肺气中属阳的一部分,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肺气与肺阳两个概念层次不同,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不能因为气属阳,就将肺气称为肺阳。

3.5 肺气虚不等于肺阴虚、肺阳虚 肺气虚和肺阴虚、肺阳虚在证治上有很大不同。

肺气虚是肺气整体的亏虚及功能低下,所以主要表现为肺功能低下,可见咳喘,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神疲体倦等症。卫气不宣还可见到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等症。治疗常用人参、黄芪、五味子等药。从检索的资料来看,肺气虚证没有出现明显的寒热倾向,也没有明显的动静变化。在检出的所有条文中,属肺气虚者的相关临床表现中,仅有极少数的条文有寒热表现,如《顾松园医镜·御集·中暑(中与伤同)》说:“暑伤肺气,肺虚则恶寒。亦有不恶寒,反恶热者。”而其他条文皆没有寒热偏倾,机能兴奋及减退状态也不明显,只是表现为肺气整体的亏虚及机能低下。这说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肺气虚是没有偏于肺阴或肺阳的亏虚,它与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肺阴、肺阳分别是肺气中属性属阴属阳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因此,肺阴或肺阳一方如果不足,必然导致对方相对偏亢,所以一般会出现寒、热、动、静的变化。肺阴虚一般出现“制约不及”的“虚热”之象,有虚性亢奋的表现,如咳喘、潮热、少痰等症,宜选用沙参、麦冬等养肺阴、清肺热之品;肺阳虚一般会出现“制约不及”之“虚寒”之象,有衰退的表现,如咳逆、少气、咳吐涎沫、形寒肢冷等症,宜选用干姜、细辛等温肺化饮药。

(注:以上引文均出自《中华医典》升级版。《中华医典》是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出版物。)

猜你喜欢

精气涵义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五)
我的仙人掌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探究《说文》省形的真实涵义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的解析
我对国防教育的涵义的理解
财务失败涵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