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协同治理研究

2021-07-08韦云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鲜商家供应链

□文/石 萌 石 瑞 韦云君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日常饮食中占非常大比例的生鲜农产品越来越受重视。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结构,通过文献研究,以百果园为实例进行实地调查,找出现存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推动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智慧”发展。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且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产地分散,是大众型日常消费品,加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便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难点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线上生鲜市场交易额呈上升趋势,2017年879.5亿元,2018年1,213.9亿元,2019年1,662.8亿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了减少人员接触,生鲜类农产的线上购买量激增。2020年10月26日,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发布《2020线上生鲜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线上生鲜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20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2,475.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8.9%,增速远高于过去3年。生鲜线上化趋势明显增强,已经成为当下生鲜零售市场的主要增长动能,而京东生鲜线上市场占比25.8%稳居第一,拼多多与每日优鲜位列第二、第三名。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从疫情爆发以来至今频频登上热搜,国外食品或包装检测出阳性,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一些问题暴露在了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对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产生了一些担忧情绪。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有助于为我国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二、文献综述

“互联网+”背景下的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在我国,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产地分散,是大众型日常消费品,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一直是热点、难点问题。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中,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居思思、黄明中、何宽(2019)提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必将搭载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理念整合资源,深化供给侧改革;Bao等(2012)研究了线上销售平台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支撑作用;Srivastava等(2015)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降低供应链成本以及渠道结构缩短的作用;孙焰、彭晨鹏(2019)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网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基本主体、流程、货源、运输模式和销售组织等方面进行阐述;李晓(2018)研究了我国生鲜农产品配送成本高、破损率高和冷链物流之后等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实现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优化;汪旭晖、张其林(2016)从政府监管部门、冷链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功能需求出发,构建了包含多个物联网系统和信息平台在内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框架体系;袁学国、邹平等(2015)分析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态势、问题并提出对策;罗蓉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采用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造了一个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系统;黄筱研究潍坊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物流模式与系统设计,提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智慧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以上研究为深入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呼吁重视农产品物流,强调农产品物流的地位;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关于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策略等。本课题将以百果园为例,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协同治理问题,以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从流通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是将上游的供应商、生产商到中游的批发商、经销商再到下游的零售商连接形成的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为一体的网络链功能性结构。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很多地区有着特色生鲜农产品,但是农民缺乏销售的渠道。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以分为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和以超市为核心四种模式。如何破局传统生鲜行业的供应链痛点呢?就是要为消费者和农户之间搭建起一个效率高、内劲强的现代供应链网络,需要政府在中间起到政策指引和帮助,以成为生鲜快速发展的“基建”。

本文所研究的“互联网+”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服务模式,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借助线上线下渠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多类型资源进行整合,为平台中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实现整个平台的稳定发展。

百果园形成了一套“种植-采购-仓储-运输+配送”自成一体的半封闭全供应链。通过入股投资、合作、委托代工等方式与国内外230多个种植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对上有参与较多。在物流运输、仓储和配送环节,百果园自建了冷链运输、仓储中心、在末端采取“门店自取+众包配送+自提柜”结合方式进行配送。经过十几年的线下扩张,百果园在全国40多座城市拥有4,000多家门店和25个仓储配送中心。建设的线下冷链物流体系、门店体系已经较为成熟,百果园已经实现线上线下规模化盈利,如图1所示。(图1)

图1 百果园供应链结构图

三、当前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产品质量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顾客表示所购买的生鲜类农产品质量一般,表现在外观、大小和口味与商家线上展示不同;在商品完整性方面,有36%的顾客表示存在有轻微破损现象,如图2所示。这一方面源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食品消费开始追求更高的质量,对生鲜类农产品的保鲜度以及口感、外观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源于生鲜类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性的性质,同时果蔬类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易受季节、天气和特殊事件等的影响,这生鲜类农产品在生产和运输中的质量都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最终到达顾客手中的产品质量难以获得绝对的保障。(图2)

图2 产品完整度统计图

像百果园这类的生鲜类农产品实体零售商,在建立初期缺乏供应链“互联网+”升级资源,与生鲜电商相比为技术贫乏型网络主体,与其供应商相比不具备技术资源优势,升级阻力较大。同时,其上游供应商主要为种植基地,运作方式传统,存在组织惯性,百果园和供应商双方都缺乏支撑供应链升级的异质性线上资源。

(二)物流环境难以满足生鲜类农产品的运输条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物流环境条件方面,有超过40%的顾客表示所收到的生鲜类农产品的运输环境条件一般,如图3所示。这源于当前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未健全,在物流技术方面,生鲜类农产品的运输主要包括常温物流、冷藏链物流和保险链物流三种方式,其中,常温链是我国物流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带来的产品损耗极大,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我国的冷链技术发展起步晚,技术相对不够完善,所带来的成本较大,目前尚未在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当中普及。同时,在流通的各个中间商节点当中,缺乏冷链设施的建设,因此对农产品的损耗极大。(图3、图4)

图3 产品新鲜度统计图

图4 生鲜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流程图

(三)商家响应顾客需求速度问题。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驱动协同方面,有近45%的商家是能够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准时完成生鲜农产品的备货和交付,如图5所示。从生产环节来看,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但是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购买需求是时刻在产生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供需失衡甚至造成损失;从物流环节看,由于生鲜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自利性等原因导致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相关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整合,从而导致商家的响应不及时,对备货、交付或是质量方面都产生负面影响。(图5)

图5 商家完成产品备货和交付响应速度统计图

(四)产品信息展示问题。在产品源头方面,12.6%的商家未能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顾客展现生鲜类农产品产地的真实信息(包括品种、生长环境、营养成分、质量检测、品质溯源、饮食文化、农事活动),仅有3%左右的商家能展示详细产品信息,如图6所示。这主要源于在生产环节当中,以生产规模不大的小农户居多,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同时,生产环节中难以形成品牌化管理,导致不少质优价廉的产品销售困难,而产品的真实信息展示往往涉及到技术原因和经济成问题,小规模的生产商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图6)

图6 商家展示产品信息统计图

四、解决策略

(一)加强内部监管,强化源头质量控制。为解决产品质量不符合消费者预期的问题,商户作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要加强内部监管,强化源头质量控制。

从目前生鲜类农产品发展现状来看,小农经济线下营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而以“互联网+生鲜类农产品”为主要形式,依靠农户、商家、消费者组成物流供应链的销售模式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这样的销售模式可以使生鲜类农产品资源相对集中,易于农户销售生鲜类农产品,也易于消费者获得购买资源。

在商家建立初期,商家与上游供应商联系不强,难以稳定提供质量优异的生鲜类农产品。这种不稳定性会随着时间和合作渐渐增强,呈现强关系连接。除此之外,商家也可以通过自建生鲜类农产品上游种植基地来获得稳定的生鲜类农产品供应。百果园在前期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并不强,但是它在供应商合作升级方面,积极强化与供应商关系实现产销一体化,包括建立产销对接平台、投资上游种植基地、组织供应商大会等,为种植户打通市场销售、金融保险以及农资供应等渠道,实现百果园与供应商的高效协作。

诚然,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需要稳固的货源,还需要实行标准化筛选与管控,在商家平台建立专门的组织内部监督机制,才能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现代消费的多样化需求,达到消费者预期。同时,还能解决小规模农户生产、农产品品种多样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问题,不仅能够降低监管成本,还能够提高检测的效果。

质量管控不仅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同时还要对生鲜类农产品采收后处理实施严格管控,实现其源头有保障。针对生鲜农产品产地质量管控问题,在了解生鲜类农产品特性和运输存储条件下,实施农产品产地预冷。许多农户在生鲜类农产品交于商户筛选之前没有足够的资本建立完善的储存设施,以至于不能妥善安置生鲜类农产品,使农产品源头质量下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于此,商户平台可在生鲜类农产品主要分布地区建立温控系统,如预冷库,使农产品在进行筛选之前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增加安全监控设施,降低生鲜类农产品安全质量隐患,降低后续工作压力。这不仅有利于整体提高生鲜类农产品的源头质量,也有利于充分使用农产品资源,减少农户损失。

(二)完善供应链准入机制,建立生鲜类农产品温控物流质量管控体系。生鲜类农产品温控物流质量管控体系是对生鲜农产品从商户到消费者流通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甚至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与控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管控体系对生鲜农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供应链准入机制,建立生鲜类农产品温控物流质量管控体系,可以创造出有利于生鲜类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运输条件。

生鲜农产品温控供应链通过建立供应链物流质量管控系统,由商户进行整体协调与控制,相关物流企业对各自业务和服务质量进行管控,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引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对供应链物流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以实现管控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商家也要设置准入机制来规范、限制其物流企业的审查和选择。平台对进入企业资质进行审查,从而了解物流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以判断该物流企业能否进行符合生鲜类农产品运输要求的服务活动。

(三)优化产业链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消费者监督反馈系统。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既是对产品供应设备和流程的管理,又是对市场信息的交流管理过程。为解决物流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问题,需建立消费者监督反馈系统,完善消费者和农户的交流平台,以实现消费者对农户和相关企业的监督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构建消费者信息反馈系统,既能够帮助消费者反馈产品信息,又能够帮助农户和商家获取更多的市场需求信息,以便农户及时调整生鲜产品采摘及生产计划,提升生鲜产品销量与范围。

(四)建立质量监控系统,约束供应链主体行为。相关商家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对农户、商户平台、物流企业和其产品质量进行管控,制定法律法规约束供应链主体行为,出台政策和标准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并采用抽检等方式来管控产品质量。

建立产品公示制度,要求商家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具体信息(包括品种、生长环境、营养成分、质量检测、品质溯源、饮食文化、农事活动等),并针对提供虚假信息或不提供信息的商家,予以相应处罚。

猜你喜欢

生鲜商家供应链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