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铬在线监测数据超标原因及对策

2021-07-07贺恩云敖黎鑫罗志康刘华靖廖龙发王沙李泊娇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1年3期
关键词:排水渠铬酸含铬

贺恩云,敖黎鑫,罗志康,刘华靖,廖龙发,王沙,李泊娇

(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 400042)

含铬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制革、颜料、纺织等行业。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价态有关,Cr(Ⅵ)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和强氧化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严重损伤[1-4]。因此,必须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严格监测外排废水中的铬浓度,确保废水达标排入环境。

目前,越来越多的含铬废水站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对含铬废水的处理可以起到指示作用。含铬废水能否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不但与废水处理工艺有关,而且还与在线监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有关。为了摸清含铬废水站在线监测数据超标的原因,本文研究了含铬废水站超标期间排口监测数据规律,以及废水站存在的工艺缺陷和改造措施。

1 废水处理工艺及在线监测系统

1.1 废水处理工艺

某工厂是国内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重点企业,生产工艺涉及到电镀铬,产生的含铬废水经收集后,输送至废水站的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中铬主要以铬酸、重铬酸的形式存在,排水主要控制指标为Cr(Ⅵ)、总铬。排放标准执行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5],如表1所示。

表1 排放标准及检测位置Tab.1 Emission standard and detection position

废水站采用间歇处理方式处理含铬废水,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含铬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进入废水站收集池,将收集池的废水排入反应池,在反应池首先加入盐酸,调节废水pH值至2.5左右,再加入焦亚硫酸钠,还原铬酸及重铬酸至Cr(Ⅲ),反应0.5 h后,向反应池依次加入氢氧化钠、PAC、PAM,搅拌反应约15 h,出水连续通过竖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进入pH回调池,加盐酸调节pH值至6~9后排放,废水排放从早上8∶30持续到17∶30,17∶30至第2天8∶30为不排水时间。

图1 含铬废水处理工艺流程Fig.1 Process flow of chromium-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1.2 在线监测系统

自排放渠取水监测Cr(Ⅵ)、总铬浓度,采样泵从排放渠取水到在线监测系统,多余的水通过回流管排回排放渠,在线监测系统连续工作,每2 h采样检测1次。

2 在线监测数据情况

某月该废水站在线监测含铬废水中Cr(Ⅵ)、总铬浓度多次出现超标报警情况,甚至在连续3 d内出现了10次总铬浓度超标报警,4次Cr(Ⅵ)超标报警。其中,只有1次总铬超标报警发生在白天正常生产期间,其余均出现在不排水时段,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连续3 d在线监测数据变化曲线Fig.2 Variation curves of online monitoring data of continuous 3 d

从图2可以看出,Cr(Ⅵ)与总铬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了第2天16∶00的监测数据较高,每天10∶00~18∶00监测数据都相对较低且稳定,之后出现快速上升,到第2天早上8∶00达到顶峰。

3 铬超标原因分析

3.1 超标原因排查

(1)标定监测仪器

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并通过在pH回调池取水检测总铬、Cr(Ⅵ)浓度,发现水质化验数据合格且与白天运行时的在线监测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排除仪器故障。

(2)检查排放渠及在线监测采样口

在早上排水之前的巡检中发现,排水渠内悬浮物较多,底部有少许沉淀污泥,分析其原因是采样泵抽到含铬悬浮物进入在线监测设备,导致数据超标。17∶30对排放渠进行清洗,确保排放渠底部无污泥,但当晚监测数据仍超标,第2天排水渠内悬浮物仍然较多。

将采样泵、采样管、回流管(取样后多余的水回流至排水渠)拆下进行清洗,发现采样泵内、采样管壁和回流管壁污泥较多。清洗后第2天的监测数据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总铬、Cr(Ⅵ)均未超标,且排放渠没有明显悬浮物、沉积物。

图3 管路清洗后在线监测数据曲线Fig.3 Curves of online monitoring data after pipeline cleaning

3.2 超标原因分析

含铬废水处理系统中无过滤装置,导致排水中有一定悬浮物,在监测仪器采样、排水的过程中,部分悬浮物附着在取样泵、取样管、回流管壁上形成悬挂污泥,日积月累,部分悬挂污泥又随在线监测回流水进入排放渠。该废水站为间歇排放,正常排水时,管壁上被冲刷进入排水渠的污泥随排水排出,这部分悬浮物对在线监测数据几乎无影响,另有部分污泥没能及时排出去,此时取样泵正好抽到排放渠中的污泥,从而导致污染物浓度上升,如图2中第2天16∶00总铬突然上升,导致总铬超标,而下一次采样就恢复正常。

不排水时间段内(每天17∶30至第2天早上8∶30),每次取样后回流水都带一部分管壁悬挂污泥进入排水渠,导致排水渠中污泥浓度越来越高,总铬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表现出了图2中不排水时间段总铬浓度越来越高的趋势。

4 污泥中Cr(Ⅵ)来源分析

水中Cr(Ⅵ)基本是以铬酸、铬酸盐以及重铬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中重铬酸盐与铬酸盐之间存在一个缩合平衡。

该平衡受pH值及Cr(Ⅵ)浓度的影响,在pH值小于6.5的情况下,Cr(Ⅵ)主要以Cr2O72-和HCrO4-的形式存在,而在pH值大于6.5的情况下,HCrO4-逐渐转化为CrO42-[6-7]。

反应池内加入PAC作为混凝剂,根据文献[8-10]中PAC的制备方法可知,PAC中除含有大量聚合氯化铝之外,还含有在制备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氯化铝、氢氧化铝等杂质,加入废水后这些杂质会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与未完全还原的CrO42-反应生成铬酸铝沉淀,进入悬浮物或污泥[11]。

5 改造措施

针对该废水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前文分析结果,分别从增加反应过程监控,强化酸化还原及中和反应;增加过滤装置,减少排水悬浮物;加强在线监测仪器、管路清洗维保等3个方面来保证含铬废水达标排放、监控数据准确有效。

(1)在反应池增加pH计、ORP计

改造前,反应池pH值通过试纸检测,还原反应无ORP控制,还原剂的加入量仅凭经验控制,存在较大误差,导致还原反应不彻底。为加强Cr(Ⅵ)酸化还原反应,反应池中设置pH计、ORP计,严格控制还原反应pH值在2.0~3.0[12],ORP控制在200~250 mV,反应时间大于0.5 h,控制中和反应pH值大于9。

(2)末端增加砂滤池

为了减少排水中悬浮物浓度,在pH回调池与排放渠之间增加砂滤池,砂滤池进水流速为1 m/s,出水流速为1.2 m/s,并设置反冲洗,反冲洗流速约为2.5 m/s。沉淀池出水进入砂滤池过滤后再排放。

(3)加强采样管路、监测设备清洗

加强在线监测设备、采样管路、排放槽巡检清洗,及时除去在线监测设备及其进出水管路附着污泥,防止污泥大量附着在管壁上。

6 改造效果

从以上3个方面对含铬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Cr(Ⅵ)还原反应更加彻底,排水渠无可见悬浮物,监测数据稳定达标。改造后某天的监测数据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总铬质量浓度维持在0.1 mg/L以下,Cr(Ⅵ)质量浓度稳定在0.01 mg/L以下。

图4 改造后在线监测数据曲线Fig.4 Curves of online monitoring data after reconstruction

7 结论

(1)排水期间在线监测数据正常,不排水期间出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采样管壁附着污泥进入排水渠后,又被吸入分析设备。

(2)Cr(Ⅵ)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反应池还原反应不彻底,铬酸根与PAC带入的铝离子反应生成铬酸铝沉淀,进入悬浮物或污泥,导致监测数据超标。

(3)通过在反应池增加pH计、ORP计,确保还原反应、中和反应进行得更彻底;增加过滤设备减少排水悬浮物;及时清理采样管壁附着污泥,以及增加在线监测设备及管路清洗频次,确保了在线监测数据正常。

猜你喜欢

排水渠铬酸含铬
铬酸钡法测定硫酸根的干扰因素研究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含量
柳桩在盐碱地排水渠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死神也怕争分夺秒
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电解锰含铬废渣无害化处置场技术改造方案
钢渣预处理含铬模拟废水的试验研究
铬酸阳极氧化耐蚀性探讨
不锈钢粉尘铬镍回收及含铬镍铁水氧化脱磷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