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雕塑艺术传递黄土地的时代精神

2021-07-06宋明明王莎莎

雕塑 2021年3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黄土地时代精神

宋明明 王莎莎

内容摘要:本文以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雕塑作品《黄土地的吼》为例,剖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力图以具体可感的雕塑形象塑造黄土地上人民的精神面貌,旨在以雕塑艺术传递中华民族奋斗不息、顽强进取、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呼吁在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的今天,雕塑家应坚持创作来源于人民、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雕塑艺术、黄土地、时代精神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长期并存,其中,汉文化的源头与黄土高原紧密相连。黄土高原孕育了华夏文明之初始,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黄帝由这里诞生,中华文明由此开启,周原郁郁葱葱,秦汉、隋唐时期这里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这苍茫厚土之中永久封存着大唐王朝的辉煌和记忆。今天,当我们回望这片历史长河辗转流淌的沟壑之地,古代的辉煌已然远去,却将历史和文明的基因永久根植在今天这片黄土地上的人民身上,并任由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传承并缔造着属于今天的黄土地精神。

2016年,宋明明的雕塑创作《黄土地的吼》获准立项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经过为期2年的精心创作,于2018年顺利结项。雕塑采用群雕形式,由“斗鼓”“唢呐”“扭秧歌”三部分组成,将黄土高原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提炼,传递中华民族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

一、黄土地的唢呐——生命不息的奋斗精神

如果说悠扬高亢的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忧郁的诗情,那么唢呐便是对天、地、人深沉的敬颂。《黄土地的吼》群塑最左边塑造的是一位粗壮的唢呐汉子,他举起长杆的陕北大唢呐,鼓足了全身气力,吹响第一声呐喊。他对天长鸣,那声音悲凉如泣,荡气回肠,是对这片土地逝者灵魂的最后一次呼唤。在他一旁,是另外两位唢呐吹手,与第一位向天而奏者不同,这里塑造的是两位向地而歌的唢呐手,那两碗铜唢呐,吹奏出黄土地上短促、清亮、跳跃的音符,那是生命中的快乐和幸福。在长期的创作调研中,宋明明了解到陕北人的一生离不开唢呐,娃儿降生由唢呐吹奏中来,嫁娶婚丧由唢呐吹奏中去。唢呐手的一生,奏尽了世相百态,生命伴随着他们从黄土中来,复到黄土中去,周而复始。

因此,宋明明塑唢呐吹手,便是塑造他们敬天、敬地、敬人的品格,及其奋斗不息的精神。在长期观察唢呐演奏中,宋明明捕捉那些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试图创作出使人看到雕塑便能够感受到唢呐之声婉转悠扬的典型动态,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语言使人物表现与黄土地的沟壑肌理结合,将生命之始末和高潮浸润其中,共同构成陕北黄土地上生命不息的呐喊。苍凉的黄土高原,如果没有唢呐的滋养,我们的民族何以繁衍生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何以生活?这向天、向地、向人的三声呐喊,便是陕北人的生存哲学,是他们面对干渴贫瘠的土地,所发出的生命不息的铮铮呐喊,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也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幸福与欢愉,传递着中华民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时代精神。

雕塑作为立体造型艺术,以其立体可感的艺术特性,最能够将民族精神凝铸其中,从而将真實形象的艺术生命传递给人民,将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熔铸其中,使人民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领会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今天,华夏民族及其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在华夏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人们勤劳勇敢、奋斗不息,我们的国家在伟大复兴之路上继续腾飞,也是因为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延续。唢呐,奏响的是黄土地嘹亮的奋斗号角,《黄土地的吼》凝铸的是炎黄子孙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时代精神。

二、黄土地的腰鼓——叩击命运的顽强精神

在《黄土地的吼》群雕的中央,是一对“斗鼓”的腰鼓汉子,他们一老一少,老者苍劲,青年粗犷,手上的红丝带鼓锤一起一落,在腰间的牛皮红鼓上灵活舞蹈,传递着一声声清脆的鼓点声。鼓手兴来腾空击鼓,脚下的步子随之跨越,脚下的黄土瞬间飞扬,驱赶走高原恒古的苍凉。在这种看似散漫且集聚的鼓点声中,融汇和聚集了一代一代陕北人的心声,在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之中,腰鼓表演展现陕北人民在黄土地上的一腔热血,显示出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生于斯,长于斯,在这方广袤的土地上生长着这般勤劳而顽强的人民。他们在数百米的高原上生活,深厚的土地难以供给生存所需的水源,干旱的黄土难以孕育,他们便向下深挖数百米的深井取水,将枣树、柿子等耐旱作物种植在广袤的高原上,将洁白的羊群洒落在沟壑之间,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对抗这片土地带给他们艰辛的命运,也用自己的智慧赋予这片土地广阔的生机,滋养他们顽强与朴实的性格。

鼓是精神的象征,是农耕文化长期以来不曾摒弃的艺术形式,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陕北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后来演绎为民间艺术,腰鼓表演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符号。作为腰鼓,它是粗犷的、激昂的,亦是豪放的;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不屈不挠、蓬勃向上的;作为一种力量,它是震撼人心、威震四方的。[1]在以往表现黄土高原的雕塑作品中,大多将革命领袖与腰鼓表演结合起来表现,很少将腰鼓表演作为雕塑作品最集中于核心的部分,《黄土地的吼》以两位斗鼓者作为雕塑的核心部分着重塑造,他们在构图上形成整组雕塑最中心和最突出的视点,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鼓手在造型上高低有序,无论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满足人们全面观赏的视线。腰鼓表演常常与唢呐相伴,它融合了陕北人顽强、乐观的精神,是中华民族风貌的的再现,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黄土地的吼》中将腰鼓手塑造出粗犷豪放、张弛有序的阳刚之美,这种美和精神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奋勇顽强的民族精神,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顽强进取的斗志。

三、黄土地的秧歌——奔向胜利的乐观精神

陕北秧歌是诞生在黄土高原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他与其他陕北民间艺术形成一样,以其粗犷豪放、质朴优美的艺术风格,散发着泥土般的醉人芬芳,而陕北秧歌更有其自身独树一帜的美。[2]“斗鼓”右侧塑造的是秧歌队,走在最前面的称“伞头”,他手持花伞,步伐欢快地带领秧歌队伍而来。每逢陕北过大年,总能看到来自陕北各地的秧歌队,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舞着扇子,吹着唢呐,挨家挨户地“沿门子”。不论婀娜多姿,柔情似水的女子们,还是豪放不羁,激情万丈的男人们都被奔放的舞步,旷达的歌喉,震天的唢呐连成一片,令人叫绝。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秧歌的普及和提高。

在《黄土地的吼》整体构图中,作者刻意突出雕塑作为立体空间艺术能够使人全面地欣赏的特性,避免只从一个角度塑造和观赏的弊端,而是以斗鼓为核心,将唢呐演奏和秧歌表演以两条S型曲线扭转排布与左右两侧,形成如同纽带一般的造型,体现黄土地上的人民团结奋进,共同创造这片热土之上生命的热忱,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各个角度的观赏需求。作为反映人民精神面貌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在对陕北民间艺术的调研过程和创作过程中,注重将所采集的人物形象特征进行提炼,塑造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表现地道的服饰、道具特征。为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人物特征,作者多次登上高原,寻找当地的民间演奏者,请他们着表演服装在黄土高原演奏,亲手学习陕北人头戴手帕的方法,尽可能写实地再现陕北人民的形象特征。同时,作为艺术创作,为了更好地展现黄土地上人民的精神风貌,作者也融入了夸张浪漫的写意手法以表现肢体语言,尤其在塑造人物动态方面,尽可能将唢呐演奏、腰鼓表演和秧歌表演中最为典型的动态作进一步夸张处理,使人感受真实的同时又能具有艺术感染力。为更好地反映黄土地这一主题,将人物塑造尽可能与土地结合,并运用像黄土高原沟沟壑壑般的肌理进行塑造,将人与土地紧密结合。

四、结语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新秧歌运动,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如今,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勤劳的陕北人的共同努力下,黄土高原有了翻天覆地变化,再也不是过去贫瘠的陕北,黄土地焕发了新颜。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今天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人民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理应将他们的喜悦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展现出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路上,雕塑艺术将伴随人民的精神需求,讲述黄土地上的那些可歌可泣,又深刻反映民族自强精神的时代精神。受“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人民”的创作理念影响,多年来,宋明明立足于西北广阔的文化视野,创作了许多反映人民和地域文化、民族精神的雕塑作品,作为年轻一代,黄土地上的故事正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它所散发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也感染着许多中国人。他们在黄土地上不断开垦,耕耘与呵护这片土地,正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勤劳勇敢、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的今天,雕塑家應坚持创作来源于人民、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涛.基于多维角度解析安塞腰鼓的多元文化.榆林学院学报.2017(1)51-54.

[2] 苏源、宗有智、张应龙.陕北秧歌审美文化特征研究.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92-96.

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美术创作资助项目,项目名称:雕塑《黄土地的吼》,项目编号:20166173.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黄土地时代精神
牛年感怀(诗)
《黄土地》画报
弯腰的谷穗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女排精神闪耀时代光芒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以东方的视野展现我国古代雕塑永恒之美
元杂剧恶妇形象下时代精神的折射
兵团影视文学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