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雕塑视野中的民族主题创作略论

2021-07-06景晓雷

雕塑 2021年3期
关键词:题材雕塑少数民族

景晓雷

内容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主题是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题材,从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脉络中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初期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题材兴起,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末从经典到现实转变当中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发展与突破,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少数民族主题的当代命题与多元化趋势。本文以纵向的路径梳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创作的发展历程,从中归纳出这一主题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主题雕塑、民族性、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当代雕塑、地域性

一、新中国初期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主题雕塑兴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环境重大变革所引发了剧烈的思想激变与活性,促使百废待兴的社会陈弊亟待新时代体系建构与内涵注入以求革故鼎新。在新中国“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基本方针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共同指引下,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作为彰显主旋律精神的一个新题材开始备受关注、悄然兴起。“红色经典”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在主题呈现上依然是符合整体的社会时代背景与政治主流导向的,以体现少数民族翻身解放、喜迎新生活,56个民族大团结这类主题为主,同时也结合一些生活题材展示少数民族人民的新时代精神面貌。王临乙先生于1951年创作的浮雕作品《民族大团结》,就是以史诗感的宏大场面展现了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在新中国的时代春风下载歌载舞、歌颂新生活的主题。类似的作品还有张充仁创作的《朝鲜双人舞》(1955年),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朝鲜舞蹈主题,表达朝鲜人民对于新时代的喜悦之情。此外,还有一些作品选题采用独特的视角切入民族主题,如刘开渠创作的雕塑作品《牦牛》。这件作品没有选择以惯常的人物形象出现,而是选择了牦牛——这一西藏典型特色的动物作为表現对象。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了隐喻性的处理,以大理石雕刻的牦牛寓意西藏雪域的圣洁、原始,同时也隐喻了藏族人民质朴、勤劳、坚韧的民族性格。

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主题雕塑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基本上体现了建国以来主流审美所塑造与倡导的美学经验:一方面泊来吸收了苏派写实主义体系作为新中国写实主义雕塑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写实主义中探索具有中国民族化特征的美学样式,这方面主要是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少数民族主题创作相对于其他题材而言,更能体现民族色彩与本土文化特色,因此在艺术风格的塑造表现上更加注重对地域文化元素的发掘与表现,以及对民族化视觉风格的营造。王万景创作的《傣族姑娘》(1962年),以流畅简约的塑造方式,突出线条感以强化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特色,整体作品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曹春生创作的《农奴愤》(1975年),虽然是文革后期的作品,但是从题材还是艺术风格、语言表达上具有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写实的人物处理、夸张的表情与动态,真切的反应了西藏农奴深受压迫、奋起反抗的主题,也寓意着至暗终将结束、曙光即将到来的憧憬与期盼。

二、从经典到现实转变当中的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创作的本土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的文化艺术亟待从桎袓的废墟中重建标准,人们开始反思如何从红色经典的历史语境中走出从而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作为本土文化主题,8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创作也面临着从经典时期奠定的范式系统中实现突破。当时的雕塑创作力求革新,无论从主题观念到艺术风格、语言技法都在积极寻求本土化艺术体系的建构。于是许多雕塑家把视线放到少数民族主题上来,因为无论是文化基因还是艺术表现,这一题材都极具“中国样式”。这种地域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使少数民族题材作成为一个本土艺术创新的有效实验方向。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主题雕塑创作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从早期政治叙事转而向现实主题的复归,在题材的选择上开始转向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中“本土经验”的实质。许多雕塑家深入西藏、云贵这些地区生活,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现实、发掘题材,试图将这种自然原始、原汁原味的地域传统、乡土情怀通过个人化的艺术转译呈现出来。二是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以及个人化风格的形成。80年代的美术创作关注开始由“集体”转向“个体”,个人创作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的追求成为当时艺术实践的目的。田世信作为80年代美术界“贵州现象”的代表人物,深入贵州生活二十多年,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刻的体悟。他所创作的一系列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如《欢乐柱》《苗女》《山风》系列、《高坡上》……以场景式的主题呈现还原了少数民族原生态的生存状态,将少数民族文化中对原始生命的赞颂、对乡土的依恋以强烈的艺术风格表现,采取古拙、沧桑的塑造技法,融合传统“写意”方法,偏重于精神内核的张力。另一位代表性的女雕塑家何鄂,以女性视角关注少数民族的生活主题。她的创作汲取了西方现代雕塑中的抽象理解,与中国装饰性雕塑、传统陶俑的艺术风格加以融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她的作品《和睦》以简约、洗练、饱满的形体,截取、塑造了藏族人民温馨的一个生活场景。

三、新世纪少数民族主题雕塑的当代命题与多元化趋势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走过的二十年间,无论从观念语言的更新、艺术门类的拓展再到技术创新的支撑,都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少数民族作为中国当代美术中的经典主题,如何在观念与形式日趋多元的洪流中占据合理一席,以推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有效转化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主流美术“民族性”文化体系建构的重要课题。

中国当代艺术中对于“东方性”的建构,主要是依托传统文化的母题,从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地缘文化中逐渐整合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差异的系统。少数民族主题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在这方面的实践路径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传统历史的回望,对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发掘整合,以及对当下乡土现实的关注与表现,从而实现多元一体的、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是从当代文化多元视角切入民族主题,将这一主題的半径延伸至与当代社会诸多问题产生交集,如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现实热题,从中发掘出少数民族主题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2019年时值建国70年之际,“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共展出了建国以来至今少数民族题材雕塑作品220余件,作品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维度,全景呈现了在新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少数民族主题雕塑的嬗变与发展历程。其中,许多彰显当代审美与人文关怀的新作也集体面世。吴为山的作品《大草原》,以写意的塑造手法表现了蒙古族摔跤手的形象,整体作品风格圆融大气,彰显了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豪迈精神。景育民的参展作品《东归袓土尔扈特的史诗》,以悲壮的浪漫主义写实手法,表现“东归”这一历史主题,同时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引入到当代语境下的讨论中。申红飙的《蒙古人》承袭了个人一贯的创作风格,以粗狂夸张的空间语言注重塑造蒙古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内涵。李迅的作品《草原守望者》以大气磅礴的雕塑手法表现草原最后一位训鹰人的形象,诙谐的揭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之间的碰撞与矛盾问题。余晨星的作品《望乡》以具有构成感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了锡伯族人民对于乡土的依恋,同时也表现了当代少数民族在面临时代变迁中对于民族传统无法割舍的情结。

四、总结

少数民族主题雕塑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关于“民族文化”主题的重要表征,从其产生、发展的脉络中来看始终属于主流文化语境范畴,具有一定程度的文艺政治学色彩,这与其所处的中国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纵观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半个多世纪演进脉络可以发现,“民族性”作为一个核心贯穿始终,也就是说,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诸多命题中“民族文化身份”的确立一直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延续至当下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创作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考量,无论是过去、当代还是未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易英.田世信雕塑艺术研究.东方艺术[J].2017(3).

[2] 蔡青.从民俗风情走向精神审视的现代探索——20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的演进.艺术探索[J].2013(6).

[3] 吴为山.塑出最美的“石榴”——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侧记.美术[J].2019(5).

[4] 谷鹏飞.从民族性、西方性到中国性——“全国美展”与中国当代主流艺术的身份认同.文艺研究[J].2013(6).

[5] 徐万邦、祁庆富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题材雕塑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巨型雕塑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我的破烂雕塑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写实雕塑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