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怀护理在老年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1-07-03张晓红卞月秋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负性关怀依从性

张晓红,卞月秋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老年疾病问题日益显现,主要在于老年自身抵抗力低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且疾病临床表现不显著,体检意识不足,因此老年肿瘤患者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当症状明显时,疾病往往已发展至进展期或者晚期,加之老年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多存在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差[2]。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如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预防及控制相关并发症,对临床干预效果以及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目前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3]。随着医学模式的改进,临床已注重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关怀护理通过聚焦老年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生理和心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予以实施,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本研究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了关怀护理,观察实施效果,旨在为临床老年恶性肿瘤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护理实践参考价值,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基于便利抽样,选择2019年1~12月在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化疗的9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临床诊断明确,且均经CT、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患者年龄≥6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并发症,过敏体质;患者本人不知病情;精神异常者。按住院先后时间段分为两组,以2019年7月1日为界,把当日之前的4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当日及之后的5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和关怀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学历、性别及化疗治疗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老年肿瘤患者入院化疗时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环境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安全且舒适,病室内整洁、有序,给予病室区域功能宣教,介绍科室探视及陪护制度要求,并进行个体化疾病相关健康教育。(2)药物护理:输化疗药物时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满足患者需求并给予支持,重点要告知患者化疗疗程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及时识别与处理,必要时交待患者家属,取得理解与配合。(3)营养指导:指导患者食用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并对日常作息及饮食习惯进行健康纠正。对接受化疗后出现便秘的患者进行饮食调整,必要时告知医生进行药物干预。(4)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健康心理指导,对患者心中疑虑进行正性的劝导与心理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5)出院指导:由于患者出院后还需要继续服用药物,需要进一步指导口服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特别详细交待化疗后多饮水、规律作息、合理营养及规律运动,注意预防风寒,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近诊治。

1.2.2 观察组 (1)患者入院后,由病区护士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方法:低能级护士进行一级评估,高能级护士进行二级评估,最后由病区护士长或值班护士长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三级评估。(2)根据患者的综合评估情况和心理状态,制定护理方案,方案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改,融入关怀护理,具体措施有:1)健康知识关怀:患者入院初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系统的老年恶性肿瘤知识教育,采取面对面及宣传材料宣教等方式,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认知,并对患者积极配合化疗与护理的重要意义进行说明。2)负性情绪关怀:紧张、恐惧及抑郁等心理在该类患者中较为常见,主要在于患者认识程度较低,未知的预后恢复加重了其不安、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临床化疗的实施和效果。对此,主动沟通以了解患者心中疑虑,同时讲解成功案列,以帮助建立康复自信心;通过循证,聘请精神与心理疾病专科且具有正念资质的护理人员适当为患者实施正念训练,修正患者的负性感知和不良情绪。3)睡眠关怀: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较多见,尤其是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进一步加重了睡眠障碍,为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病房应安静整洁,减少噪音,护理措施应集中,同时注意减少人员探视,防止人员过多造成患者情绪烦躁和交叉感染等;为患者进行循证正念睡眠干预。4)疼痛关怀:及时评估疼痛状态,给予针对措施,按三阶梯进行疼痛控制,必要时给予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物进行止疼干预。5)风险关怀:静脉血管是抗肿瘤药物进入体内的重要途径,但老年人血管弹性及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之肿瘤细胞消耗,致末梢循环充盈不足,穿刺成功率降低,易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静脉血栓、管腔堵塞及感染等并发症。为此在建立静脉通路前详细评估,落实好管道维护,向患者和家属说明置管后注意事项,做好相关症状的观察及护理。6)出院指导:患者记忆受限,应发放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及时查阅。

1.3 观察指标1)负性情绪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进行自评,量表包含20个自评问题,1~4分评价严重程度,并将总分标准化,即乘以1.25,若标准化总分≥50分,提示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分值越高则患者越焦虑或抑郁,田银娣等[6]调查显示,SAS/SDS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77、0.782,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治疗依从性,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的配合及依从状态,并按程度不同分为依从性好、中及差三程度,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中)/总例数*100%。3)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是否出现胃肠道等不适反应及相应并发症。4)治疗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应用自制《肿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整理后录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其中依从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两组对比;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和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干预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进行两组的组内自身对照比较,对照组中,两项指标的测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两项指标的测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组内及组间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组内及组间比较(s,分)

?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依从率明显好于对照组(χ2=7.123,P=0.008)。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8.321,P=0.000)。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38,P=0.015)。见表4。

表4 干预后两组患者满意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医护依从性。近年来,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群体中仍以老年居多,老年身体饱受癌症伤害致老年生存质量低[7],且由于机体功能障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也大打折扣,多半需要继续辅助化疗以提高生存率[8]。因此术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指导尤为重要,本研究引入关怀护理理念,重点以老年患者为主,完善化疗期间的常规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需求,延缓器官衰竭,巩固化疗效果,提高疾病康复知识及药物治疗依从性[9,10]。但有研究表明,患者化疗期间多为消极负面情绪状态,影响了治疗的延续性,且化疗带给患者脱发、食欲等方面打击后,绝大多数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满意度不高。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会降低其接受诊疗与护理的主观能动性,影响预期效果,延误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肿瘤护理后负性情绪虽有所改善,但干预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增加关怀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的前后对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两组患者间的负性情绪同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关怀护理能够有效调节和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环境,促进其身心放松,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护,这从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也得到了充分验证,且与宋月梅[7]、张学芳[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护患双方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度,减少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是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关怀护理,以患者身心健康为首要原则,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与理解,与患者建立有效信任关系,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为患者提供积极案例以鼓励患者建立自信,或拓展患者爱好及其他方式以进行情绪调节,纠正错误固化的认知及行为习惯,比如戒烟、戒酒,积极锻炼及增加营养,从而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并有效预防患者化疗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这可能与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听从护理宣教与指导有关,当然也许与患者积极配合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机体整体机能有所改善相关。

关怀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实施关怀护理前后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强化宣教,增加了护患交流,增进了护患关系的融洽;另外患者接受静脉化疗的并发症减少,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改善,必然对护理工作效果满意,这使得护患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和谐关系。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局限,研究对象均为住院2次以上接受化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是否适用于首次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或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负性关怀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