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界限与融合

2021-07-03刘海涛段小芳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出版物纸质书籍

陈 芬,刘海涛,段小芳

(南通开放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0)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改变,即从传统阅读到了数字化阅读。这里的数字化既有阅读对象(即阅读内容)的数字化,也有阅读方式或者载体的数字化。数字化阅读具有方便快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势,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2]。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结果来看,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中的数字化阅读增长率远大于传统阅读的增长率,其中传统阅读中的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甚至出现了下降[3]。数字化阅读逐渐兴起,传统阅读正在衰退。

一、传统阅读的不可替代性

自我国古代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以来,所谓的阅读都是通过书籍文献和报纸杂志等纸质阅读资料中获取信息,同时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对书面文字所呈现的内容加以认识、理解并深化吸收的过程。而数字化阅读不再局限在文字上的阅读,更有声像信息的传播,诸如网络阅读、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等这些新型阅读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得传统阅读逐渐被取代。但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两者之间还是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占比。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1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情况》,2019年全国出版图书总印数达105.97 亿册(张),与上年相比,总印数增长5.87%。2019年全国报纸、图书、期刊等用纸比重如图1所示,其中报纸用纸量最大,与上年相比用纸占到了70.47%。

图1 2019 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等用纸比重

表1 是2019年与2018年部分出版物发行情况统计,可以看出纸质类的出版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远多于数字类出版物,且部分纸质出版物相比上一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传统出版物所代表的传统阅读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必然不能被数字化阅读所取代。

表1 2019 年与2018 年部分出版物发行情况统计

传统的纸质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还是一种传统和信念,更是一种文化体验[4]。波罗果夫说过:书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诸如此类的名人名言,无一不说明书籍的重要性,无关乎在哪个时代。当今社会,我们更要注重阅读,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是形成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多推荐优秀经典的书籍,鼓励青少年和儿童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其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

二、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界限(或差异性)

(一)阅读主体的角度

从阅读主体的心理方面来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阅读给读者带来的都是静态的文字或者图片,而数字阅读不仅有文字、图像,更有声音、视频等多种符号,不仅能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刺激,更能带来听觉上的全新享受,让传统枯燥乏味的纸质阅读变成更形象生动、更全方位的享受式阅读,让读者在身心上更有认同感。

从阅读主体的阅读习惯来看,这两种阅读习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影响。在数字阅读出现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仅仅是传统阅读,即书本就是真理和权威;但在当下,从小学生到退休老年人,无一不是遇到难题就用手机或者电脑查询,既方便又快捷。而传统阅读不会消失,未来书籍也一定存在,且会以多种形式存在(印刷书籍、电子书、图片或声音等),随之而来的阅读习惯也会相互影响,即使选择阅读数字出版物,也会受到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

从阅读主体的阅读目的来看:传统阅读更像是一种精读,阅读目的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愉悦、陶冶情操;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学习、就业、住房等生活压力下,人们更多地开始追求利益和功名、渴望成功,阅读仅仅变成了成功的手段,阅读的目的也开始带有功利色彩。

从阅读主体的阅读效果来看:传统阅读下,读者是基于印刷的书籍,按照书籍作者的文章脉络逐字逐句地阅读,在思维上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获取的信息也是来源于所看的书籍或者相关的几本书。而数字阅读正好相反,其阅读方便快捷的优势也带来了阅读内容的繁杂,读者在短时间内可以接收到大量不同主题的内容,就出现了“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碎片式阅读,没有完整的体系,其内容观点各异。所以从效果上来看,传统阅读的阅读效果较明显,数字化阅读可以作为工具为传统阅读服务。

(二)出版社或图书馆的角度

从出版社角度出发:传统阅读下,出版社有稳定的图书出版量,且基本都是书籍、报纸等纸质出版物。而数字化背景下,出版社的书籍出版物逐年下降。为顺应数字阅读要求,出版社的书籍不再局限在纸质出版物,还有与纸质书籍配套的电子书、视频、有声阅读资源等,使得出版社的出书成本大大提高。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电子资源获得信息,就意味着纸质书籍的购买率大大下降,对各大出版社造成极大冲击。

从图书馆(包括地市图书馆和各高校图书馆)角度出发: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带来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需要纸质书籍的传统阅读需要特定的阅读环境(书店、图书馆为主),现在的数字阅读,由于阅读媒介可以是手机、iPad等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阅读器,阅读的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数字阅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三、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发展

两种阅读方式像是一种品牌的竞争,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互补性的存在,将在长时间内共存发展,既独立又联系地在各自领域发展,达到动态平衡[5-6]。

(一)读者层面

读者对于阅读不仅要求多样性、舒适性和方便性,更要求阅读内容的“精”度和“质”度。因此,读者在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两者之间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家庭条件等)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

从年龄层来看,青少年儿童读者提倡以数字化阅读为主,传统阅读为辅。传统阅读中适当加入数字阅读的声音、视频功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让孩子从小对阅读产生兴趣,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年人和老年人分别处于事业稳定期和晚年保养期,数字化阅读和传统阅读可以并重考虑,既能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又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知识水平来看,我国目前还存在少量老年文盲者,传统纸质阅读对于该部分读者难以开展,此时数字化阅读中的有声阅读和视频就可凭借其独特优势满足这部分读者的需求。高中水平以下的读者主要为在校中小学生,提倡以传统阅读为主、数字化阅读为辅。该部分读者大部分是在学习阶段,缺乏对信息资源的甄别能力,接触太多网络资源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大专及以上知识分子,是我国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的建设者,数字化阅读是首选也是必选,但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前提下提出全民阅读策略及我国传统文化再次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背景下,传统阅读仍然要提倡。这既是个人内在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是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选择还依赖于读者的经济条件。传统阅读基本只是书籍成本的投入,而数字阅读还有数字设备——电脑、手机、iPad等的投入。读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

(二)出版社或者图书馆层面

1.从出版社角度出发

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社要正常运营必须要考虑图书出版量和销售额。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出版社要摆脱片面追求出书速度和图书销售数量,仅追求出版社短期利益的缺陷,更要严把质量关,提高图书的可读性,以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和阅读兴趣。同时,为适应时代需要,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根据图书销售的大数据将一些经典图书或者热门书籍等纸质书籍配套提供对应的慕课、电子书或有声文本等,以扩大阅读对象的范围。这样不仅为出版社带来新的发展,也为读者带来便利。

2.从图书馆角度出发

图书馆是直接与读者接触并参与到阅读行为当中去的,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首先,应完善图书馆配套设施。可设立“养生阁”“科技角”“英语角”“学生自习室”等阅读场所,既可满足部分喜欢安静、不想受到外界打扰或者有特殊需求的阅读人群,也能达到推广阅读的目的。其次,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为擅长网络的青少年设置“青少年专区”,包含读书考试资料、工具书等传统纸质书籍并配套相应网络资源,还可提供相关移动设备,如电脑、iPad等设备与客户端密码,使其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阅读需求。最后,要充分利用好数字化手段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如利用好论坛、图书馆网站、读者群(QQ群、微信群等)等推进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积极开发公共查询系统,可以与大型云端服务器(百度、谷歌等)连接,扩大图书资源,实现图书信息(书名、目录、索引等)的海量化、实时化,形成图书阅读的大数据信息。

(三)国家及政府层面

国家在阅读中具有很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一方面要鼓励数字化阅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阅读环境,杜绝不良信息泛滥现象,促进形成健康的网络阅读环境;另一方面要提倡传统阅读,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阅读大数据共享平台,给必要的经典阅读或者销量榜单图书建立配套的视频、有声阅读资料,进一步深化和推广阅读。

传统阅读的不可替代和数字化阅读的不可避免,带来的更多是阅读的深化与拓展,而不是阅读的退化与消失。阅读是目的,而传统阅读和数字化阅读仅仅是阅读手段。数字化阅读归根结底还是“阅读”,“数字化”只是手段和过程。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带来方便快捷的海量信息,又造成信息杂和散的缺陷。因此,我们要坚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的内容才是阅读的关键。不管选择何种阅读方式,内容积极向上、能够打动人心就是一本好书。

猜你喜欢

出版物纸质书籍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书籍与少年
电子疲劳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