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透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1-07-02王云鹏李风琴

光明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活动度针刺膝关节

王云鹏 孟 杰 李风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病率逐年增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预计到2020年KOA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其持续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表现,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目前如何有效解除患者疾苦成为研究焦点,其中针灸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针刺透刺法主要通过长针在膝关节腔内提插的作用,发挥类似小针刀的松解功能,解除患者组织粘连的情况,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1,2]。目前关于针刺透刺法用于治疗KOA患者的研究与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将纳入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比较,研究针刺透刺法治疗KOA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4月—2020年6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0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75±4.33)岁;平均病程(2.42±0.51)年;平均体质指数(BMI)(21.58±2.95)kg/m2;KOA分期:Ⅰ期24例、Ⅱ期16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75±4.77)岁;平均病程(2.57±0.64)年;平均BMI(21.95±2.57)kg/m2;KOA分期:Ⅰ期27例、Ⅱ期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为KOA,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配合完成研究相关量表调查。排除标准:①KOA分期处于Ⅲ期,病情严重;②伴有重要组织器官严重损伤;③患肢有手术史或伴有严重外伤。

1.3 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刺透刺法治疗。取患侧穴,犊鼻、内膝眼、外膝眼、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患者仰卧,放一枕头于患侧腘窝下使患侧膝关节屈曲。常规消毒,针刺犊鼻:选0.3 mm×75 mm毫针透刺至膝关节腔2~2.5寸,轻度提插,平补平泻,患者自觉膝关节腔酸胀感明显,停止运针并留针,患者无不适感;另选内膝眼、外膝眼透刺深度及手法皆同犊鼻穴。其它配穴皆用0.3 mm×40 mm针灸针直刺1~1.2寸,轻度提插,平补平泻。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取穴同观察组,针刺犊鼻、内膝眼、外膝眼及其它诸穴皆用0.3 mm×40 mm针灸针直刺1~1.2寸,轻度提插,平补平泻。2组皆配合电针仪、红外线治疗仪,选择连续波,调节舒适的强度,留针30 min。每天针灸1次,针灸5次休息2 d,针灸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随访、门诊复查)评估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等相关指标:①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4]评估,包括跛行(5分)、下蹲(5分)、支撑(5分)、大腿萎缩(5分)、走跑跳(70分)、上下楼梯(10分),总分100分,分值与膝关节功能呈正比;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5]评估,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③膝关节僵硬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采用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6]评估,包括膝关节僵硬(8分)、疼痛(20分)和日常活动难度(68分),总分96分,分值与膝关节僵硬、疼痛和日常活动难度成正比;④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关节活动度(ROM)[7]评估,嘱患者做膝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动作,综合评定患者膝关节活动度。

1.5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疗效标准,评估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以疼痛等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不受限、WOMAC总分减少≥90%为临床控制,以疼痛等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不受限、WOMAC总分减少89%~70%为显效,以疼痛等症状基本控制、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WOMAC总分减少69%~30%为有效,以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WOMAC总分减少<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Lysholm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Lysholm评分均有明显升高,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Lysholm评分的升高幅度、VAS评分和WOMAC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Lysholm评分、VAS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 (例,

2.2 膝关节ROM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2组膝关节ROM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膝关节ROM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膝关节ROM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KOA患者具有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给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行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且随着年龄增大,KOA的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在疾病早期可及时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和控制,在疾病后期患者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医疗费用增加,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在疾病早、中期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KOA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多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或气血郁滞,脉络瘀阻所致,其病机特点是以脏腑亏虚为本,风、寒、湿、瘀为标,治疗宜养宜通[8]。针刺透刺法主要原理为针刺时借助不同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达到2个及以上穴位通气导气目的,可通经活络、行气止痛,适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9]。

本研究通过对80例KOA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针刺透刺法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其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高于采用传统针灸疗法的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低于传统针灸疗法的患者(P<0.05)。提示,与传统针灸疗法比较,针刺透刺法更能缓解患者疼痛、僵硬等临床症状,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其原因在于:针刺透刺法作为针灸的特殊针刺方式,其特点在于透穴,可使刺激面扩大和刺激量增强,经气传导加快并更广泛,气至病所,提高疗效[10];选用犊鼻、内膝眼、外膝眼等穴,用长针透刺至膝关节腔,通过强刺激,既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理人体机能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配合鹤顶、血海、梁丘等就近取穴,祛风除痹,舒筋通络;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补脾益气,扶正祛邪。针刺透刺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可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调节电解质紊乱,恢复肌肉功能[11]。针刺透刺法可精简用穴,沟通表里经、临近经等,并增强刺激量,针感容易扩散、传导,提高针刺效应,并且其部分效应不是同时针刺两穴能达到的。

综上所述,针刺透刺法可有效降低KOA患者膝关节僵硬、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支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活动度针刺膝关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