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咳1号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痰热壅肺证临床研究*

2021-07-02张传名

光明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支气管抗生素差异

刘 倩 张传名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反复咳脓痰、咳血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HRCT显示支气管异常扩张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1]。英国胸科协会认为该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确定并治疗潜在病因以阻止疾病进展,减少症状发作和急性加重次数以维持或改善肺功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2]。常规治疗包括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气流受限、控制感染、治疗基础疾病和对症处理等,欧洲指南建议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14 d抗生素疗法,但结合我国医疗政策的限制,一般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住院天数不足14 d,疗程实施也存在困难[3],为此,本研究对止咳1号方联合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舒巴坦进行了临床研究,观察止咳1号方对减轻支扩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以及对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来自扬州市中医院肺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急性期支扩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87岁,平均(64.10±13.58)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3~91岁,平均(66.60±14.61)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版)》[4]。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①咳黄色痰,或脓痰,或痰质稠;②发热,或口渴;③大便秘结;④舌红,苔黄或苔黄腻,脉数或滑数。具备①项,加②、③、④中两项即可确诊[5]。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支扩患者;②能接受中药治疗并遵医嘱服药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①对止咳1号方中的中药过敏者;②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疾病患者;③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患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不能遵医嘱坚持服药,影响疗效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上予以常规体位引流(患肺处于高位),并予以左氧氟沙星 0.4 g,每天1次+头孢噻肟舒巴坦3.0 g,每天2次”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咳1号方(由扬州市中医院药剂科统一煎制)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l;10 d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

1.6 观察指标

1.6.1 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颜色及量、咳血量及次数、舌相和脉象,治疗前后各评估1次。根据症状轻重分为4级(0~3分),舌相脉象具体描述,不纳入评分。①咳嗽:无明显咳嗽(0分),咳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1分),咳嗽以夜间为主并影响睡眠(2分),咳嗽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分);②咳脓痰颜色及量:无痰(0分),少有白黏痰且量少于10 ml(1分),白黏痰量少于30 ml(2分),黄绿痰量大于50 ml(3分);③咳血量及次数:未见咳血(0分),偶有痰中带血1~2次/d总量小于1 ml(1分),痰中带血每天3次以上总量小于5 ml(2分),咳血总量大于5 ml/d(3分)。

1.6.2 检查指标CT检查:炎性物质完全吸收仅见支气管扩张和管壁增厚1分,支扩伴少许炎性物质2分,支扩伴中等量炎性物质3分,支扩伴严重感染4分。

1.6.3 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总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及降钙素原(PCT),比较各项炎性指标治疗前后水平变化。

1.7 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其中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0.00%,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止咳1号方联合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舒巴坦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扩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抗生素治疗。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咳嗽、咳痰及咳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止咳1号方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CT结果评分和实验室检查比较在治疗前2组患者胸部CT结果评分和炎症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止咳1号方可以更好地控制感染,并促进炎症吸收。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CT结果评分和实验室检查比较 (例,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咳嗽”“咳血”“肺痈”等疾病范畴,以痰、湿、热、虚为主,其中又以“痰热壅肺型”最为多见[7],病位涉及肺脾,治疗以清肺化痰为主。西医方面治疗目前仍停留在感染使用抗生素,咳痰使用化痰药,咳血则使用止血药物等对症处理阶段,对其病因、病程进展及预后认识均有不足[8]。支扩反复发作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其中抗生素的反复使用则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作为一种持续进展并导致肺功能不可逆地下降的慢性疾病,其治疗不应仅局限于对症治疗,对此类患者,本研究结合“急则治其标”,当清肺化痰,方投止咳1号方,疗效颇佳。止咳1号方以桑白皮汤为主加减化裁而得,以桑白皮、黄芩为君清泻肺热,臣以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佐以杏仁、百部、枇杷叶、白前降气止咳,蒲公英、瓜蒌仁清热解毒兼以润肠通便,使以桔梗开宣肺气并引药入经,甘草调和,以达清肺降气、化痰止咳之效。如有外感风热者加连翘、金银花;外感风寒者加淡豆豉、紫苏子、荆芥;伴咳血者加白及、仙鹤草、茜草等[9]。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炎症指标和胸部CT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止咳1号方联合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舒巴坦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扩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且明显缩短了急性期病程。除此,止咳1号方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少,其介入大大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并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再发加重的程度以维持或阻止病情进展,这对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具有稳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支气管抗生素差异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抗生素的故事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