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医院医疗垃圾的去向和有效处理情况以及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2021-07-01徐沛欣肖花李婷婷李素聪林亚芳刘璇胡晓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废物垃圾

徐沛欣,肖花,李婷婷,李素聪,林亚芳,刘璇,胡晓燕

1.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河北石家庄 05000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节约使用 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医疗垃圾是垃圾分类的重要部分。医疗垃圾的去向及有效处理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也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进行深入研究。医疗垃圾因其传染性和公众危害性,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一些传染疾病的传播[1],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2],目前对于医疗垃圾的处理还不够完善,需要寻求一种更加环保的方式来进行处理[3-4]。为探究河北医科大学四所附属医院的医疗垃圾去向及有效处理,该研究于2019年3—6月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医护人员、医院后勤人员及大众共508人进行了医疗垃圾的去向和有效处理情况的相关调查,旨在了解医疗垃圾实际的处理方式和现状,找出目前医疗垃圾处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给出设想与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了医护工作者、医院后勤人员及大众,共508人。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对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匿名式问卷调查。问卷应用网络发放,并定时回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对医疗垃圾的认识;②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③医疗垃圾正确的存放方式。

1.3 统计方法

调查问卷核查后进行双人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该次共发放50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98.43%。在有效回收的500份问卷当中,对于医疗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平均占比为91.15%;绝大部分人不了解医疗垃圾的去向和有效处理,平均占比为94.4%。

2.2 对医疗垃圾分类的认识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97.4%的人认为棉球、棉签、纱布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属于医疗垃圾。有96.4%的人认为废弃的医学标本及菌种也属于医疗垃圾。87.4%的人认为医疗垃圾也包括手术后的病理组织。仅有83.4%的人认为被患者排泄物或血液污染的物品(如床单、病服等)属于医疗垃圾。平均占比91.15%。见图1。

图1 垃圾分类

2.3 对医疗垃圾处理方式的认知情况

在所调查的500人中,分别有57.4%和61.4%的人认为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回收;认为处理方式为掩埋的人占31.0%;有41.4%的人认为医疗垃圾经多重处理可转化为无害垃圾;仅有6.0%的人认为医疗垃圾可以二次利用。平均占比39.44%,该问题平均占比最低。见图2。

图2 处理方式

2.4 对医疗垃圾的存放方式的认知情况

在回收的500份有效问卷当中,认为医疗垃圾必须避光存放的人占39.4%;有98.0%的人认为医疗垃圾存放应远离生活垃圾、人员活动区、手术区;认为存放必须进行特殊标记和干燥处理的人分别占总人数的99.0%和47.4%;有79.4%的人认为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 h。平均占比72.64%。见图3。

图3 存放方式

3 讨论

医疗垃圾是一类特殊的垃圾,它的存放及处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二次感染[5],对人类的健康、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6-7],医护人员及大众都应当熟知关于医疗垃圾的相关知识。而根据笔者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医疗垃圾的去向和处理方式,甚至是医护人员也只接触到送离科室前。同时,我国目前对医疗垃圾处理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该研究根据回收的50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对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3.1 医疗垃圾的去向及处理关心程度

医护工作者、医院后勤人员及大众各类职业工作者,对其有着不同的关心程度。按调查问卷5分制计算,平均分为3.8分。总体来看,关心程度较高。分析:医疗垃圾的去向及有效处理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3.2 医疗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调查

97.4%的人认为棉球、棉签、纱布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属于医疗垃圾。83.4%的人认为被患者排泄物或血液污染的物品(如床单、病服等)属于医疗垃圾。

分析:可能是因为大众在平常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到棉签纱布这些一次性用品,因此占比较高。而被病人排泄物或血液污染的物品(如床单、病服等)只有医护人员才能接触到,因此对于前者而言占比较少。

3.3 医疗垃圾处理方式的认知

61.4%的人认为医疗垃圾可以回收,57.4%和31.0%的人认为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掩埋。

分析:因为平常生活中的垃圾大多是以回收为主,之后进行焚烧和掩埋的处理,所以大众也就默认为医疗垃圾也是如此。

对于医疗垃圾处理后能否二次利用的问题,83.0%的人表示无法接受医疗垃圾的二次利用,即使以后某些产品是由医疗垃圾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他们也不会去购买。

分析:因为人们对于由医疗垃圾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产品有极大的心理障碍,而且会怀疑产品的安全性。所以他们表示不会购买此种产品。

3.4 医疗垃圾存放方式的认知

98.0%的人认为医疗垃圾存放应远离生活垃圾、人员活动区、手术区,这一点大家达成了共识。39.4%的人认为医疗垃圾存放必须避光。

分析:由于日常生活垃圾并不需要特殊的避光存放,所以大部分人认为医疗垃圾也应如此。部分公众对于医疗垃圾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并避光存放没有清晰的认知;公众对于医疗垃圾的存放要进行特殊标记并且远离生活垃圾、人员活动区、手术区有极大的认同,说明了公众对于自身的生命健康极为重视。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全民对医疗垃圾危害的认识。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如下。

(1)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步:①医院进行分类缓存;②第三方派医废转运车来收集;③第三方企业进行后期处置。第三方是指得到了国家相关认证的有处理医疗垃圾废物的资质的公司。现在国内的医疗废物都是医院承包给第三方(经过国家批准的有资质的公司)来处理,医院每年支付给第三方一定的处理费。见图4。

图4 医疗垃圾处理流程

(2)医疗垃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感染性废物;②损伤性废物;③病理性废物;④化学性废物;⑤药物性废物。

(3)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焚烧和微波处理(将医疗废物粉碎,再与水蒸气充分混合进行高温消毒灭菌,将其转化为生活垃圾再进行掩埋处理)。

(4)现存问题是:①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②我国现阶段医废处理能力严重不足;③全部交于第三方公司这种办法可能会造成公司负担重,而且边远落后地区涉及不到。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医疗垃圾只有正确、安全的处理才能让民众放心。在该次调研中,所调查的医院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医疗垃圾进行严格地存放和处理。大医院以身作则,带动小医院、小诊所,规范垃圾处理问题,这是值得倡导的。但是对于小型医院和诊所而言,医疗垃圾的处理成本稍微较高。而这些问题都在不断推动着医疗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9-12]。

可见医疗垃圾的处理方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才是最大的驱动力。

综上所述,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医疗垃圾的产生也不断增加,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磁化裂解法[8]去处理医疗垃圾,此方法作为最近研发重点,能在较低温度下充分处理医疗垃圾,遏制二噁英的产生,并能够减少焦油的产量,是一种低成本、处理量大、环保的新方法,但要达到工程实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已在研究等离子体等方法处理医疗垃圾,但这种方法处理量有限且成本高。在此基础上建议国家鼓励研发处理医疗垃圾的微小型设备,此设备不仅可以在大型医院投入使用,来缓解医疗垃圾数量多的压力,还可以解决边远医疗机构的垃圾处理问题。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废物垃圾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垃圾去哪了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倒垃圾
电子废物何处去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