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01王华萍吴艳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针头输液流程

王华萍,吴艳萍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感染科,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感染科护理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直接的治疗手段,是临床护理常用的操作技术。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最为常见感染来源便是携带有患者血液的针刺伤。由于刚入院实习的护士,没有深入学习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致使实习护士对于护理防护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此外,虽在校内学过护理方面相关知识,但未进行过系统实际的护理技能操作,操作方法不规范,增加了自身危险系数[1]。因此,为使感染科实习护士健康安全能够得以保障,带教护士应加强静脉输液规范性流程教学。该文通过对该院2018年6月—2020年2月感染科156名实习护士实施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感染科实习护士156名,按年度不同分为对照组(78名)和观察组(78名),对照组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0.66±0.34)岁;文化程度:本科13名、大专35名、中专30名。观察组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0.58±0.42)岁;文化程度:本科12名、大专35名、中专31名。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教学:①跟班式的带教式教学,根据排班制度给实习护士分布不同的带教老师。②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实习护士依据自身的持针柄的习惯进行操作。③穿刺结束后,应用传统“八字法”对针头进行固定[2]。④在患者输液结束后,先将输液低速调节器进行关闭,再对患者实施拔针的操作。⑤针头拔出后,护士依据自身的习惯,将输液管以及输液瓶拎回处置室,再将针头撤下,扔到锐器盒中。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①为了使实习护士在输液操作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以及安全隐患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排查解决,医院应建立专门护理带教管理监督小组[3]。小组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及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使实习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有带教老师在旁进行指导,推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个带教老师,带领教导一名实习护士[4]。②在实习护士进入到感染科实习之前,护理教学管理监督小组,应对其进行实习前感染科相关知识的培训,还需进行较为标准化、专业化的安全输液流程培训,督促实习护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输液操作练习。在实习护士进行输液演练的过程中,护理教学监督小组应对其进指导和评估,纠正实习护士在进行输液流程操作中不安全的操作,实习护士在不断地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熟练掌握输液技巧。在培训结束后对实习护士进行最终的输液操作流程以及感染科相关护理知识的严格考核,成绩复核标准者便可入科室开始正式的实习[5]。同时实习护士科室内实习期间,带教护理以及科室护士长应加强监督实习护士对于安全防护输液操作流程的使用情况,使学生对于安全防护流程的熟练运用程度能够得到加强。③培养实习护士在实施静脉输液操作前,进行严格查对的意识。执行医嘱时,由两名护士进行反复核对,保证医嘱正确无误,方可实施执行,若发现由差错的医嘱,要在同医生进行反复确认后才可执行。对于要进行输液的药物进行详细核对,保证药物剂量及质量与医嘱上相符。在进行配药过程中,严格遵循药物的配伍禁忌级无菌操作[6]。④在进行输液操作前,带教老师与实习护士,一同对患者的配合度、意识以及皮肤血管的状态进行评估。若患者意识清楚、配合度较高极易血管状态良好,可让实习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静脉穿刺。但若患者意识不清,且处在狂躁抑郁状态,实习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时,带教老师协助其共同完成[7]。⑤对实习护士穿刺时的持针手势进行严格的标准化规范,禁止实习护士的手指放置在头皮针前方。⑥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胶带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摒弃传统交叉八字法固定整体的方法,应用多条加固进行平行固定针头的方法。⑦在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教导实习护士将治疗车推至患者床旁,不应将输液滴调节器关闭,防止出现血液回流的不良事件,把针头拔出后,应一手持针柄,一手拿输液管以及输液瓶,快速退回到治疗车旁,应注意针头方向要朝地,以免发生在转移针头的过程中产生误伤[8]。用剪子将头皮针头剪掉到治疗车上的锐器盒中,随后将输液管以及输液瓶进行毁形,以免在回处置室的过程中发生误伤。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实习护士刺伤发生情况(分离针头、携带污染针头至处置室途中、整理治疗车、处理应用过的针头、躁动患者误伤以及拔针等),发生的越少,说明情况越好。对两组实习护士教学效果(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安全防护理论知识等)进行审核,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好。对两组实习护士静脉输液等操作考核进行比较,采用该院自行制订项目评分表进行评分,整理用物(0~10分)、无菌观念(0~20分)、沟通能力(0~10分)、关心护理(0~10分)以及准备用物(0~10分),分数越高,说明静脉输液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输液针刺伤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输液针刺伤情况对比[n(%)]

2.2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理论知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s),分]

表2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s),分]

评分项目观察组(n=78)对照组(n=78)t值 P值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理论知识91.56±5.67 90.68±6.89 83.69±3.51 81.85±3.28 10.423 10.220<0.001<0.001

2.3 两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考核项目观察组(n=78)对照组(n=78)t值 P值整理用物无菌观念沟通能力关心护理准备用物8.46±0.69 17.85±1.72 8.35±0.74 9.36±0.57 8.49±0.68 6.45±0.79 14.62±2.65 4.98±1.38 7.95±0.68 6.72±0.43 16.924 9.030 19.007 14.034 19.430<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潜在威胁护士生命安全的外部因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多发的就是器械伤害[9]。尤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操作时不按规范标准进行穿刺以放置污染针头不规范等,导致针刺伤风险高。此外,大多数实习护士安全防范意识较薄弱,进行输液穿刺前,没有对患者进行深入了解,不清楚患者是否有血液性传染疾病。

实习护士在入院实习前缺乏专业系统的安全防护教育,致使实习护士对于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了解较少,在临床进行实习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导致防护意识较为薄弱。护理人员虽了解有被携带传染病患者血液针头刺伤的风险,但仍然有部分护理人员抱有侥幸心理,将自身处在危险环境中而不自知,从而发生被感染的情况[10-11]。同时,在感染科较多肝性脑病患者,意识功能障碍,不能与护理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甚至会出现躁狂状态,实习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经验不足,加之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极易导致误伤,严重威胁实习护士生命安全[12]。因此,严格规范输液操作流程是预防针刺伤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

在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实习护士静脉输液操作特点,应实施一名带教老师指导一名实习护士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可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操作指导,增加实习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者不满以及因紧张慌乱发生针刺伤的危险[13]。为了减少实习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中多余繁琐地操作,将传统穿刺固定以及拔针手法等,进行优化改良。用多条胶带固定针头法,更加易于撕揭,减少了污染针头与实习护士直接接触的机会。拔针时开放滴速调节器,可减少患者血液回流,避免操作者直接沾染[14]。将治疗车推至患者床旁,拔针后直接进行毁形处理,降低在转移污染针头时不良刺伤事件发生率。与此同时,为了减少职业伤害发生,可加强对实习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培训,严格执行静脉穿刺流程,提高实习护士操作标准化。

该文主要对感染科实习护士应用不同的静脉输液流程临床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分离针头、处理应用过的针头以及拔针等刺伤各1例(占总发生率1.28%)、携带污染针头至处置室途中、躁动患者误伤无发生、整理治疗车2例(占总发生率2.56%)、处理应用过的针头1例(占总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分离针头、处理应用过的针头以及拔针等刺伤各5例(占总发生率6.41%)、携带污染针头至处置室途中、躁动患者误伤各4例(占总发生率5.12%)、整理治疗车6例(占总发生率7.69%)(P<0.05);观察组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理论知识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理用物、无菌观念、沟通能力等静脉输液分项考核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教学,可有效提升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减少了针刺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实习护士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促进实习护士静脉输液流程操作标准化。

综上所述,在感染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降低了不良因素对实习护士健康的危害,加强了安全防护意识,使实习护士的职业信念能够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针头输液流程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