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纵隔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侵及右肺1例

2021-06-29黄文鹏潘思静李莉明高剑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见肺门右肺

黄文鹏,潘思静,李莉明,高剑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患儿男,13岁,咳嗽、咳痰3月余,偶伴发热;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右上肺叩诊浊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20×109/L,血小板503×109/L,中性粒细胞7.09×109/L,单核细胞1.23×109/L,嗜酸性粒细胞0.74×109/L,D-二聚体0.402 mg/L,纤维蛋白原5.72 g/L,肿瘤异常糖链蛋白176.821 μ。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右中上肺野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外缘及下缘尚清,内缘与纵隔重叠,气管受压左移。CT:纵隔及右肺内见89 mm×150 mm×148 mm不均匀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图1A),包膜不完整,内见弧形钙化及片状低密度,侵及右肺门(图1B);增强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渐近性“地图样”强化,周围见纡曲血管影(图1C)。影像学诊断:纵隔及右肺占位,考虑纵隔来源生殖细胞肿瘤或间叶组织肿瘤。行纵隔肿瘤及右全肺切除术,术中见纵隔21 cm×16 cm×7 cm巨大灰红色肿物,质中,外见包膜,累及整个右肺,并与胸顶、心包、上腔静脉及右侧锁骨下静脉粘连紧密。术后病理:光镜下短梭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内见致密胶原纤维沉积和坏死区,血管丰富,细胞核呈泡状,异型性明显,可见有丝分裂象(图1D)。免疫组织化学:CK(-),EMA(-),SMA(+),Desmin(-),INT-1(+),CD34(-),CD30(+),ALK(-),CD8/18(-),Myogenin(-),MSA(-)。病理诊断:(纵隔)恶性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 SFT)。

图1 纵隔恶性SFT侵及右肺及肺门 A.轴位平扫CT图像; B.轴位动脉期增强CT图像; C.冠状位静脉期增强CT图像; D.病理图(HE,×100) (箭示病灶)

讨论SFT是起源于CD34阳性网状树突细胞的成纤维细胞间充质肿瘤,归类于成肌纤维细胞类肿瘤,临床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于脏层胸膜,起源于纵隔者罕见。多数SFT为良性,约10%~20%可出现恶性生物学行为,包括局部侵袭、复发和远处转移。SFT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缓慢生长的肿块。本例肿瘤增大侵及右肺而出现继发性咳嗽、咳痰,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欠清的孤立、类圆形实性肿块呈膨胀性突破包膜累及右肺和肺门,内部斑片状低密度区、蛋壳样钙化、增强后“地图样”强化以及瘤内及瘤周血管增粗、纡曲均符合SFT富含纤维组织及胶原基质的病理特征。前纵隔SFT需与胸腺瘤鉴别,后纵隔SFT则需与神经鞘瘤、神经节细胞瘤鉴别。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猜你喜欢

内见肺门右肺
猫抓病淋巴结炎超声造影表现1例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前纵隔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1 例
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保守治疗2例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宫外妊娠漏诊1例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右肺中叶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