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2021-06-29王巧霞教授史琪副教授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商业会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应用型课程体系

王巧霞(教授) 史琪(副教授)(武昌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081)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纷纷启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究竟如何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认为,不仅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做支撑,还要与人才培养定位类型相符。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设计原则

(一)明确定位。2017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由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服务面向、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就业岗位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各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首先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位,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才能科学设置专业培养方向,进而使培养方向与就业类型对接,培养路径与学生个性发展对接。

(二)重构课程。在传统的高校本科教学中,每一个专业都有固定的培养计划,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思考,按部就班地跟着学校设定的培养计划、教师的授课安排学习即可。然而,随着信息社会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传统灌输式、单线程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亟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改革。依据本科教育的特征,可以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产出导向”,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整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强化核心课程,删除过时课程,开设新兴课程,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整合碎片化实践,构建“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行项目化教学,形成“学用创”相融的实践载体。

(三)融入双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重点和突破,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纳入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认证对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充分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评估认证要求,兼顾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强化专业内涵,彰显应用特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协同育人。要改变“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的培养方案制订模式,主动聘请业界专家和毕业生代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论证,依据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从业能力新要求,校企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共同构建培养平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强化供需双方的契合性。

二、设计路径

基于OBE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要从原来的正向设计转为反向设计,先从研究国家、社会、行业、用人单位等外部需求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部需求入手,先由需求到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然后由毕业要求到课程体系,最后到学习评价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反向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反向设计总体思路

其中,专业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学历教育,还包括继续教育和岗位训练,是对毕业生在毕业时和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细分为知识、能力、素质和证书目标。

学习评价包括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符合度和达成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方面。W高校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反向设计总体思路,重新梳理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路径

三、设计架构

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一起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主体结构由应用为本的理论课程体系和能力为要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实力。各专业根据学校统一要求,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三教融合”为指导构建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开设的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是为学生个性发展、强化特长设置的课程模块,各专业根据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学生就业岗位群,科学设置体现多种能力培养的专业模块课程。双创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双创专业课程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各专业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整合“碎片化”实践环节,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目的性、强化综合性、提高有效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中级技术人员的系统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指课内实验和各种操作训练等,旨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本专业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训练主要是指生产实习、专题设计、综合课程设计、项目教学等,旨在强化多学科、多课程知识的集成性、综合性应用。企业实战训练在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或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实施,通过企业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了解实际环境与从业要求,完成从业能力的系统训练。

四、设计成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实现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要着眼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W高校会计学院基于OBE教育理念,充分分析了当前行业、产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总要求,自2019年开始将会计学专业设置为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师和税务师三个特色方向,并对各自的培养特色和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会计学专业三个方向的培养特色和培养目标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按照专业方向培养特色和培养目标,以“三教融合”为指导,分别构建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同时,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实效性,每个专业都要依据自身特点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W高校会计学专业管理会计师方向为例设计的理论课程体系见图3,实践教学体系见下页图4。

图4 “三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图

五、实施效果

(一)OBE教育理念逐步入脑入心入课堂。W高校自2019年基于OBE教育理念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后,不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普通教师都纷纷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普遍掌握了信息化教学工具,重新定位了教师角色、进行教学设计,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单纯的课堂讲授转向师生互动,从单一评价主体转向多元评价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围绕学生进行课程思政、“金课”建设、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氛围越来越浓厚,不论是理论课堂还是实践课堂,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

(二)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OBE教育理念不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还突出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W高校通过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设定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形成以“三教融合”为指导构建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各专业依据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学生就业岗位群,科学设置体现多种能力培养的专业模块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衔接,形成了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块,充分挖掘和运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将思政教育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嵌入专业知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专业课程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叠加。模块化课程教学打破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限,将孤立的课程进行整合归类,有效剔除了交叉重复的知识点,通过对教学模块的有序实施,逐块达标,逐步实施,最后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积木式”组合,学校通过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三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W高校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鼓励各专业大胆整合“碎片化”实践环节,打破培养单一专业能力的传统框架,重构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性和创新应用性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实践课程的整合和重组。目前各专业均已构建了“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多学科、多课程知识的集成性和综合性应用,均设置了项目教学。学校坚持“把公司建在学校,把车间建在教室”,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或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更加深刻地理解未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校期间能够顺利完成从业能力的系统训练,从在校学生过渡到企业员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和用人的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应用型课程体系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