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物流教学管理研究

2021-06-28刘文超

成才之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刘文超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能够以自身产教融合的方式来提升职业教育的活力,使职业教育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文章主要基于市场需求环境、基于企业需求目标、基于物流课程改革、基于学生人才就业规划、基于多元合作方向,对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物流教学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物流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56-02

校企合作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产物,第一要点是基于市场需求环境,学校在执行校企合作时必须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科学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二要点是基于企业的需求目标,中职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职业教育更有价值。第三要点是基于物流课程改革背景,物流课程改革要以时代要求为基础,包括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等。第四要点是基于学生人才就业规划基础,要保持学生就业的基本动力,校企合作才会更加深入。第五要点是基于多元化合作方向,要在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更多、更适合发展的校企人才合作模式。本文主要对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物流教学管理进行研究。

一、基于市场需求环境

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教育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最终方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要贴近市场的需求。

例如,梳理就业市场环境不仅仅是为学生梳理行业的就业环境,而是通过梳理就业市场环境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物流专业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对他们进行能力培养。如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物流企业经济收益以及物流企业需求管理等众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按照市场需求,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进行定位。教师还要在学生的就业规划上增强教学力度,按照学生的入学时间来不断地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如对初入校的学生要多以文本讲解为主,对毕业班的学生要多以教学实践为主。总体来说,学生对就业市场环境的前瞻能力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相关教师必须要全面抓起。

二、基于企业需求目标

校企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雙方共同努力,寻求双方一致的利益关系也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的价值准则。因此,学校必须要基于自身的利益上把握住企业的需求动向。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既要获取企业人才培养的支持,也要获取企业的需求目标。虽然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之上的经济价值观。

基于企业需求目标的中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应逐步转化这种关系,要通过资源的需求来整合校企合作关系。以物流专业为例,物流专业涉及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物流规划、物流工程等,一些企业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主打的一项。如一些企业或者以供应链管理为主,或者以物流工程管理为主,这就要求学校方面不能统一地进行人才配备,要与企业协商,并结合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教学。如物流专业学生A向往智慧化物流管理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知识,那么学校方面就要选择将该学生放入物流工程类企业进行培养。这样,一方面符合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企业的需求,并且落实了学校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校企双方只有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共享资源,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三、基于物流课程改革

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是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目标。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要贴近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实现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目的。

例如,智慧物流可通过连接升级、数据升级、模式升级、体验升级、智能升级和绿色升级全面助推供应链升级,这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和流通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物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智慧物流的核心是“协同共享”,这是信息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并将爆发出最大创新活力的理念源泉。

四、基于学生人才就业规划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使学校与企业间实现了互利共赢,从这个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具有“一石三鸟”的价值。校企合作作为当前教育模式的一种,要求学校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学生的理论性职业规划为主;企业方面要重视校企合作,以学生的实践性职业规划为主。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职业规划模型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思考和定位。在校企合作的试点工作中,学校方面可以运用职业规划模型,让学生认识自身的职业定位。如职业规划模型可分为三个层面,即“该做的、想做的和能做的”,其中该层面的关系是层层连接、相互融合的,“该做的、想做的和能做的”职业融合点可以为技能升级与增加动力。企业方面则要通过学生的表现为他们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员工技能考评体系,并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出较为详细科学的任职要求。这样,企业才能通过比较发现学生的技能水平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存在的差异,进而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五、基于多元合作方向

多样化产教融合的合作方式的要求是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其中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企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动力。多样化产教融合所强调的多样化是要满足学生、学校、企业发展的共同利益,由三者来总体确定实施什么样的产业融合和工学结合。

例如,学校和企业可以打造一个综合性发展的平台,既为学校提升产教融合力度,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企业匹配专业人才,为行业需求进行全程服务。企业方面可以形成人才匹配、个性定制、产品代运营的机制,其中人才匹配可以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融合,依据企业和学生的不同要求形成一个定向培训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人才匹配的局面。人才中心要为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技能提升、行业社交的平台,并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引导他们挂靠其他优秀的公司,学习相关的技能和创业经验。人才中心还要利用本平台建设相关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交流,形成全面提升人才质量的机制。

六、结语

总之,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符合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能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因此,广大中职教师要基于市场需求环境、基于企业需求目标、基于物流课程改革、基于学生人才就业规划、基于多元合作方向开展物流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方.新经济形势下中职校物流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分析[J].教育观察,2019(36).

[2]朱静.中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9).

[3]张晓燕.基于物流专业特点引企入校的实践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09).

[4]张静,曹建扬.中职物流技能大赛与物流人才培养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与实践——以苏南某三星级中等专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05).

[5]尹亚仙.校企合作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5).

[6]顾全根.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J].物流技术,2012(23).

[7]李智宁.以校企教学模式促进中职物流专业发展[J].现代职业教育,2019(17).

[8]刘雪雁.浅谈工学结合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