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口诀,巧学英语

2021-06-28徐红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3期

【摘要】本文重点叙述了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好习惯,如善于模仿语音语调,养成做题的好习惯,并介绍了几种口诀的妙用,从而说明语音的训练以及好习惯的养成都应从小学开始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音模仿;好习惯的养成;自我分析;口诀的妙用

【作者简介】徐红,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镇丁所小学。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将来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语音、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在这段时间,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帮助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语音的训练以及好习惯的养成都从这里起步,所以要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期,为将来打下坚实奠基。

一、善于模仿,养成语音训练好习惯

語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的好坏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就好像我们刚开始学习母语, 我们并不是生来就会说会读,而是在每天周围环境的熏陶下,模仿,尝试,总结才达到现在的状态。同样,在初学英语的阶段,语音的培养关键看你的模仿。模仿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们也会很有兴趣。然而我们所说的模仿并不仅限于新授的课堂上的教师领读或者跟读录音,仅有这些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孩子们课后的付出。模仿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一些有趣的英文小电影也对孩子们语音的培养大有帮助。我们开设英语课、学习英语的本质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各类考试,而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升学习能力,提升交际能力,扩展视野。

小学生好表现,喜欢模仿,并且善于模仿。 课堂上,学生常会有还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开口模仿的情况,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其他同学。 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静心听的习惯。当教师示范单词发音时,学生应该边仔细听,边观察教师嘴形,然后再跟读。这样,学生的发音才会到位,模仿效果才会好。 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可采用“Look at my mouth!”的口令,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嘴巴以及舌头的变化情况,做到看明白、听清楚。然后,教师给出“ One, two.”的口令,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反复练习,学生的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学习/s/和/z/两种发音时,一定要观察两种发音在声音和嘴型上的差别,引导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发音时做到准确无误。 陶洁教授这样说:“学习英语首先要打好基础,从语音语调做起,多听录音多模仿,一定会有收益”。

语音的模仿有助于更好的表演。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包括“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在内的五个方面的语音基础知识。另外,英语(PEP)各册教材也强调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所以,良好的语音是保证英语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二、善于阅读,养成仔细做题好习惯

学习英语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常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

好的做题习惯会给你的答题效果增色不少。预习听力是每位老师都再三强调的,但是如何预习却各有不同。例如选择所听到的单词,需要学生们预览每个单词,细心地找出容易混淆的地方,做出标记。再例如听录音填入所缺单词,学生们可以先预读对话,预测出能填写的部分,用铅笔填上,在正式听录音时,可节约时间也能方便修改。对于小学生来说,失分最多的地方便是英汉互译。拼写错误、句子首字母大写错误、标点遗漏、名词复数漏加“s”等都是常见的问题,所以我们编出了六字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首大写,尾标点。下面我们来仔细探究一下。

解答题目,审题是关键。如果都无法理解题目要求,那么要怎么答题呢?即使作出了答案,那也可能是驴唇不对马嘴。 小学英语试题中,所谓审题,就是要读懂题目要求你做什么、怎么做 : 是选择所听到的句子,还是根据所听到的句子来选择正确的应答;是让你用“√”“×”符号来表示还是用“T”“F”符号来作答;是要求你每空只能填一词还是没有规定等等。弄明白了这些要求,才能更有效地作答。

首先,要学会抓关键词。什么是关键词,比如说英语中的疑问词“where”“what”“who”等,听力题中的关键人物“Mike”“he”“we”“they”等,关键句型“Are you..?”“Is there... ?”等以及其他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名词单复数的关键数量词和各类修饰词等等。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圈关键词的好习惯,在你圈关键词的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些地方,不要因为粗心等原因而犯错扣分,同时也为后面的检查工作埋下伏笔。

其次,要学会灵活运用答题小技巧。小学英语中常用的技巧有:排除法、语感法、找答案法。排除法多用于选择题,比如:“Look at these ____.They're sweet.” 这道题,答案分别为:A.tiger B.apples C.horses。在学生抓住关键句“They're sweet.(它们很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排除法,“A. tiger(一只老虎)”与“They're sweet.(它们很甜。)”自相矛盾,“these horses(这些马)”与“They're sweet.(它们很甜。)”逻辑上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可以排除这两个答案,所以答案只能选“B”。

再谈谈语感法,有些时候,文科类的试题,你只要一读句子就会有直觉指引你选择什么答案,但也解释不了原因,这种情况就是语感的支配。当然,好的语感是建立在多读多听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答题技巧便是“找答案法”,这一技巧主要运用于阅读理解题,在做这一题型时,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在文中慢慢找答案。同时,这里的“找答案法”也适用于在试卷上寻找自己不会拼写的单词,这是小学英语试题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技巧。

最后,学生要学会灵活地迁移书本上的知识。灵活的试题其实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来自课本,只是题目融入了新的元素,重新包装过罢了,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象征, 为此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透彻地掌握书本知识,学会多读多背多思考多运用。在答题过程中积极思考,透过题目华丽的外表,看到其本质。 这就是所谓的书本知识的正迁移。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少的生词,学会查字典便成了学生们所要做的,词汇量的积累更有助于他们解题。马登阁教授曾经这样说:学习英语离不开好的词典,有了词典还要会碰上生词,先动脑根据上下文猜一下它的意思,然后再去查词典,这对培养学生的悟性是很有好处的。

三、善用小口诀,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来说长时间枯燥难懂的知识灌输,会让他们感到乏味,所以我们要想让英语学习更加多彩就要进行适当调整。用朗朗上口的小口诀帮助记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口诀既能将冗长的知识总结起来,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小口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冗长的知识总结起来,又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学到be动词am,is,are的三种变化形式时,许多学生常常混淆不清,为了区分,记忆和使用be动词的三种变化形式,笔者要求学生背熟下面这则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即第一人称单数I只能用am,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用is,其他人称都用are。熟背这则口诀,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就不会再出错了。

五年级开始学习现在进行时时态,学生常常对动词ing形式的变化混淆不清,为了方便记忆,笔者要求学生背熟以下口诀:1.在动词后直接+ing ;2.以不发音的e结尾,去e+ ing ;3.以辅元辅结尾,且是重度闭音节,双写结尾字母+ing 。学生在做题时,时刻熟记这些规则,并灵活运用,那么错误将会大大降低。

单词的记忆也是学生的大难题,对于那些没有规律的字母组合,在长时间的枯燥记忆之后,学生们便很有可能失去读记的兴趣。如何帮他们解决这一问题呢?一般会根据单词自身的读音进行联想记忆,或者根据词义,用具体的动作表现出来,既增加了单词的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记忆单词。还可以在已学单词的基础之上进行讲授,例如:ear—hear、ill—hill、T-shirt—shirt等。

四、善用对话,提高师生课堂效率

英语课堂上的对话,不仅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文本内容的言语谈话与信息交流,还指精神上的交流与对话。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话真正发生,就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设置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要求的话题,并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追问。

听,是师生、生生之间形成良好对话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余学生就用“看戏”的态度,至于那个学生回答了什么,他们根本不在意。而有些教師,只顾着按教案、走流程,学生究竟回答了什么内容,他也没有关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对话质量和效率并不会很高,所以,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倾听,这才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倾听的好方法。这里,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四心”倾听法。一是“专心”,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二是“耐心”,沉下心来听完别人的话;三是“细心”,善于发现不妥当之处;四是“虚心”,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相信通过这一方法的训练,学生都能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仍有很多奥妙值得我们去探究,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