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种创客教学法的高校智慧课堂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

2021-06-28孙宗凌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创客教学法

孙宗凌, 王 清

(1.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安徽 马鞍山 243000;2.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问题的提出

“创客”作为一个符号化的群体,泛指那些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1].“创客教育”是国际创客运动与全球教育改革互动的产物.2019年由新媒体联盟发表的《地平线报告(2019高等教育版)》预测,推动创新文化将是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中期趋势之一.推动创新文化不仅是创新型大学的运作方式,而且也为那些试图给学习者建立创新文化氛围的高等教育机构创造了机会[2].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创客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大多以选修课、讲座、或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目的在于从中选拔培养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比赛选手,学生的受益面较小.同时,这类课程没有和学校的常规课程有效融合,缺乏基础性学科知识的融合注入,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可参照执行的课程标准.

笔者认为,在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一方面,创客教育课程不应脱离传统课程体系孤立的存在,而是要和传统课程融合;另一方面,创客教育强调跨学科学习、深度学习、合作、思考等一系列理念,决定了创客教育的课堂一定有别于传统课堂.创客教育课堂应该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对跨学科领域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利用综合知识创新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

以师范生的培养为例,要培养师范生合作、思考、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要将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常规课程中,如何融入?全新的教学法和教学模式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从这两点来看,SCS创客教学法和智慧课堂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SCS创客教学法是北京师范大学傅骞教授于2015年提出的,该教学法把教学分为情怀故事导入、简单任务模仿、知识要点讲解、扩展任务模仿、创新激发引导、协同任务完成、成功作品分享七个环节.由于每个教学步骤的英文单词首字母连起来为SCSCSCS,所以将其命名为“SCS创客教学法”[3].智慧课堂是大数据时代下衍生出的新兴课堂,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实践参与的、个性化、高互动的学习环境,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和创造性学习,这点与创客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可以预测,智慧课堂将是创客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创客教学法则为智慧课堂的试点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向.“基于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见表1.

表1 基于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2 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2.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性质与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每年约有2 000名学生必修这门课程.课程旨在训练师范生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技能,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课程交叉了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程度高,复杂性高,因此在课程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可行,而且必要,更是课程自身的要求.

但实际的情况是,作为一门公共课程,长期以来该门课程的学生数量众多,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满堂灌”的形式仍然是主流.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参与度较低,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课堂中开展的较少.这与课程目标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思考、创新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

2.2 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认为,所谓智慧课堂是指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开放的、高效的课堂,由智能学习支持系统、智能管理评价系统和教学法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学法是核心内容;智能学习支持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智能、开放、高效的学习环境;智能管理评价系统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记录和学习行为的分析,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智能提醒,对学生进行个人画像,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

笔者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傅骞提出的“SCS创客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法,设计出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型

2.2.1 智能学习支持系统

智能学习支持系统是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支持下的软硬件学习环境,包括资源发布管理系统,网络探究活动支持系统,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等子系统.可以供教师发布、管理结构化资源和非结构化资源,为学生开展各种网络探究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

2.2.2 智能学习支持系统支持下的SCS创客教学法

SCS创客教学法分七个重要环节,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每个环节都将得到智能学习支持系统的支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前、课中和课后.形成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培养学生协作、分享、创新的能力.

情怀故事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情景性材料,组织在线活动,调动学生内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简单任务模仿环节,教师向学习平台发布任务书、微视频、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对在线资源的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完成简单任务的模仿.

知识要点讲解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简单任务模仿阶段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为了使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在线活动,如提问、抢答、在线讨论、在线测验等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扩展任务模仿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前期学习情况布置综合性拓展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教学重难点,完成知识的迁移.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答疑,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弥补了传统公共课教学中学生数量众多,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的缺憾.

创新激发引导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最终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推送大量的非结构化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意,进而鼓励学生将创意进行大胆的实施.

协同任务完成环节,学生将分组进行构思创意,挑选方案,动手实践创意.除了传统课堂中的合作分享,学生还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网络探究,例如进行必要的网络资源搜集,进行创意分享,交流讨论,以及对创意方案进行投票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协作交流随时随地开展,创意的火花随时迸放,创意得以最终实现.

成功作品分享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对作品进行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互评,也可以根据学习平台记录的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

2.2.3 智能管理评价系统

智能管理评价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教师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通过监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者发出智能提醒,同时向教师提供反馈报告.能够对在线测试、调查等活动迅速、自动统计结果,同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画像,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设计

3.1.1 实验背景和实验平台的选择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教学团队不断摸索,坚持进行各种教学改革的尝试,进行了大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探索,获得了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的立项.目前课程已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在学银在线全网公开.本次实验中实验班的授课以超星尔雅学习平台及手机端学习通软件为依托,各种教学、学习活动均在超星尔雅学习平台中开展,教师、学生的互动数据也由学习平台的数据库提供.

3.1.2 实验对象

本研究选择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两个教学平行班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40人,采用“SCS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的模式开展教学;对照班43人,采用“传统讲授+练习”的模式开展教学.

3.1.3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旨在证明“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练习”教学模式相比,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3.2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具体实施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课程容量大,课时少,一直是困扰该门课教学的两大难题.在我校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门课程的执行标准,对每章教学内容规定了具体学时.笔者选择其中“第四章 图像素材的处理” 10课时,开展“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讲授+练习”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具体教学实施情况,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实验班教学实施情况

表3 对照班教学实施情况

3.3 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对比

3.3.1 教学容量对比

从教学容量上来看,实验班由于采用了“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简单任务的学习和模仿被安排到线上,由学生灵活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课堂内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讲解、指导和答疑,再加上课堂内的学生学习以协作学习为主,因此课堂内的学习效率较传统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在规定的课时内,对照班学生只能完成PS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上机演练,教学内容无法涉及高阶知识和真实的案例.而实验班中,课堂容量更加饱满,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完成高阶知识的学习,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创意和探索.

3.3.2 教学组织形式对比

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对照班的课堂中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上机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和固定,课堂气氛比较严肃.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安排了在线讨论、答疑、小组协作、作品展示、作业互评等互动环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

3.3.3 师生互动情况对比

从师生的互动情况来看,“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的频次较“传统讲授+练习”的教学模式更为频繁.在实验的10课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进行线上线下各类互动180余次,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加速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共同建构.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中,师生互动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SCS创客教学法的智慧课堂中10课时师生互动情况

3.3.4 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对比

为进一步验证教学效果,在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试题共21题,20题为单选题,1题为综合操作题,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见表4.

表4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对比

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作差异性检验之前,我们首先对两个班的成绩数据进行了正态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数据正态检验结果

由于样本数量少于100,故参考夏皮洛-威尔克检验的结果.两组数据的检验结果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数据均不满足正态分布,故进一步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经秩和检验,显著性为0.000,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成绩存在显著的差异.

另外,根据表4显示,实验班成绩的平均值远远大于对照班成绩的平均值,因此可以认为“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比“传统讲授+练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4 实验班学生创造力倾向性分析

为验证“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倾向性是否有提升作用,本研究利用美国著名学者Frank.E.Williams编制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对实验班学生课前、课后的创造力倾向性水平进行了测试,两次测试时间间隔20 d.《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共包含50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项,通过累计得分的方式来确定创造水平的高低.总分越高,创造力水平越高,反之,说明创造能力越差[5].实验班学生创造力倾向性水平实验前后测试情况,见表6.

表6 实验班学生创造力倾向性水平实验前后测试成绩

在对实验前后两次测试成绩作差异性检验之前,首先对两组数据进行了正态检验,检验结果见表7.

表7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测试成绩数据正态检验结果

由于样本数量少于100,故参考夏皮洛-威尔克检验的结果.两组数据的检验结果显著性值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数据均不满足正态分布,故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

经秩和检验,显著性为0.0003,小于0.05,说明实验前后两组测试成绩存在显著的差异.

根据表6可知,实验后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大于实验前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可以认为经过“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创造力倾向性水平有所提高.

4 结语

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基于SCS创客教学法+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较“传统讲授+练习”教学模式,在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等方面均有着较明显的优势.SCS创客教学法为智慧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方法,智慧课堂为SCS创客教学法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两者深度融合,对推动高校创新文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实验班创客教学法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小创客”有法宝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