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四逆汤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6-26王佳伟刘加葳刘玉美

中成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参苓益生菌菌群

王佳伟,刘加葳,刘玉美

(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2.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40)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它属于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大多伴有腹痛、腹胀、排便功能障碍、大便形状异常等临床表现,而且一般不伴有肠道内部结构性改变及生化异常等器质性病变[1-2]。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与便秘相结合的混合型,其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分布于数量的改变有关;西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泄泻范畴,主要以“发病痛泄,便后痛减”为临床表现[3-4]。

近年来,关于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案的研究较多,但鲜有涉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参苓四逆汤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92 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73.5±6.1)岁,男/女例数26/20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73.7±5.9)岁,男/女例数24/22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临床实验操作指南。

1.2 纳入标准 (1)年龄>65 周岁;(2)西医诊断符合2006 年罗马Ⅲ中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标准[5];(3)中医辨证符合2010 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6];(4)患者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年龄>85 岁;(2)非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腹泻病因为自身基础性疾病,如病毒及细菌感染、肿瘤、中毒等;(4)合并妊娠、炎性肠病、精神疾病等可能影响疗效的疾病;(5)预期不能完成症状评价及描述。

1.4 治疗手段 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清淡饮食、勿使用辛辣食物及暴饮暴食、住院期间不得使用产气食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及心理健康,同时均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商品名培菲康,上海上药信谊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720190624,国药准字S10950032),每次2 片,每天3 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匹维溴铵片(商品名得舒特,法国苏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711252,国药准字H20120127),每次1 片,每天3 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参苓四逆汤,组方药材[7]茯苓、党参、柴胡各15 g,炒枳实、防风、白术各10 g,白芍12 g,桔梗、陈皮、甘草各6 g,乌梅10 g 加于肝郁脾虚甚者,黄芪30 g加于久泻不止甚者,肉豆蔻10 g 加于脾阳不足者,浓煎,每天1 剂,分2 次服用。2 组均连续治疗28 d。

1.5 疗效评价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以临床症状的总积分减分率判定疗效,计算公式为减分率=[(诊疗前积分-诊疗后积分)/诊疗前积分] ×100%。(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减分率>70%;(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减分率40%~70%;(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减分率<4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6 指标检测

1.6.1 症状缓解程度 以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腹胀腹痛程度及其总积分为指标,按症状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 级,分别对应0、1、2、3 分,治疗前后分别评估1 次。

1.6.2 肠黏膜肥大细胞(MC)数目 治疗后取2 组升结肠、降结肠、回盲部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计算MC 数目。

1.6.3 血浆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P 物质(SP)水平 参考文献[9-10] 报道,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8~10 mL,离心后取上清液,于-20 ℃下保存,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浆中5-HT、NPY、SP 水平,相应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3.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程度 治疗后,2 组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2 组症状缓解程度比较(分,,n=46)

表1 2 组症状缓解程度比较(分,,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2.2 MC 数目 治疗后,2 组MC 数目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 组MC 数目比较(个/视野,,n=46)

表2 2 组MC 数目比较(个/视野,,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血浆5-HT、NPY、SP 水平 治疗后,2 组血浆5-HT、NPY、SP 水平降低(P <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 <0.05),见表3。

表3 2 组血浆5-HT、NPY、SP 水平比较(,n=46)

表3 2 组血浆5-HT、NPY、SP 水平比较(,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 组临床疗效比较(n=46)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46)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胃肠道辛辣刺激、受凉、内脏敏感性升高、胃肠道感染,炎性肠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肠道菌群紊乱及先天遗传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大便形状异常,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11],如何提高有效率并确保安全性,正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2]。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是导致肠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而且肠道菌群在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3]。

综合益生菌与参苓四逆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本课题组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之处,具备更显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发现,联合用药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在改善腹痛腹泻、大便形状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益生菌,并且在肠黏膜肥大细胞数量改变,以及血浆5-HT、NPY、SP水平改善方面也明显更优,有效率更高,其机制可能是益生菌可通过微生态菌群改变来调整肠道功能[14],而参苓四逆汤可从整体上影响免疫功能及机体应激能力,更有效地建立肠道内环境的平衡,故两者联用具有显著协同作用,能在肠道菌群生态与整体上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参苓四汤联合益生菌可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提高有效率,安全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有限,对象也仅局限于老年人,故今后仍需数量更多、来源更广泛的患者参与相关临床实验。

猜你喜欢

参苓益生菌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周素芳运用参苓固肠颗粒治疗泄泻经验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