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合力,促成有效迁移
——浅析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6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新旧数学教师函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尹 艳

学习迁移理论倡导利用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观念去分析和概括新课题,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在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积极展开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方。对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和情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知识迁移做好准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联系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以观察、对比和分析、概括为主要思维方式。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以通过思考和对比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这样学生就能在旧知识、学习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观察,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更快地进行知识迁移,以此降低新知识的传授难度,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还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对“函数的解析式”和“曲线方程”进行讲解时,就可以与“二次函数”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函数y=f(x)看作是特殊的曲线方程,即y-f(x)=0。再如,教师在对“不等式的解”和“函数值在某一区间内的自变量取值范围”进行解释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帮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好知识点的分类与整理,这有利于知识迁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时,既能够巩固旧知识,又能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支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知识探索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主要是由感性认识引发的。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生活化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解题过程更具有趣味性。

三、充分挖掘教材

数学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果与效率,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将重难点问题总结出来,将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过渡与衔接等罗列出来,形成严密的数学知识体系,以便于引导学生完成各知识内容的迁移。

首先,数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将教材中有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比如,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等,它们都具备共同的特点,教师通过深入研究,能够发现课堂教学都是在探讨函数的特征与特质,教师便可以将函数作为纲领,帮助学生展开知识迁移。其次,数学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先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知识,之后再一步步地加大数学知识内容的难度和复杂性。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觉得每一堂课都能学到新知识,而且新旧知识之间的跳跃度并不大,很容易接受。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知识迁移,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可以先讲解直线、圆,再讲解椭圆、双曲线,最后再讲解抛物线,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过渡新旧知识,应用迁移理论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与效率。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对此,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出发,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观察和对比,并充分挖掘教材,启发学生思考。

猜你喜欢

新旧数学教师函数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