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策略

2021-06-26合肥市芙蓉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正比例形象思维正方体

合肥市芙蓉小学 张 菁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将注意力放在促进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上,还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形象思维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思维,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形象思维也能得到发展。

一、联系生活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形象思维也能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就将一人在车间生产零件的统计表展示了出来,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位师傅的生产数据说一说生产零件数量和时间的比值是多少吗?”学生立即展开计算,很快就得出了“25”的答案,教师由此引出正比例的概念,促使学生根据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随后,教师又将织布时间和织布总米数的表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判断两者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出原因。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和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当数学教师联系生活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正比例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兴趣更高,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

二、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推理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推理思维就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学会推理,提升形象思维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信息技术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借此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同时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有利于学生在直观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空间以及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也更高。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相关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利用信息技术将工厂生产长方体纸盒与正方体纸盒的视频呈现出来,促使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平面的纸板是如何被折叠成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计算出工人师傅制作这些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学生展开思考,有学生提出先计算出一个面的面积后再乘数量就能够得出结论。随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展开的动图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结合动图视频了解立体图形各个面对应的平面所在的位置,并且能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分别求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都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一种是先计算出总面积,再减去盖子的面积,另一种是分别计算出各面的面积后,再求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空间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外,还要高度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法、信息技术法、数形结合法等引入课堂,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发展形象思维,使其数学核心素养也随之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正比例形象思维正方体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给正方体涂色
毛泽东诗词中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现代诠释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拼正方体
教,针对学之所需
正比例的意义
根据特征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