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爱情悲剧的“成功”分析

2021-06-25王倩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罗密欧

王倩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这些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世界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出于莎翁笔下的一场爱情悲剧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男女主人公虽双双殉情,却换来了永恒的爱情以及家族的和解……这是一场成功的爱情悲剧。

一、研究现状和创新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国外的评论文章认为: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体现了资产阶级“爱情至上”的恋爱观,主人公以此为反封建的主要动力是不足取的。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作者的一个思想局限,是掺杂在作品的精华中的糟粕。在国内,李伟民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冲突。”郭爱丽的《挣脱人与社会之枷锁——〈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新视角》提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翁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其主人公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被千古传颂。”本文尝试从社会历史背景及人物性格特点社会影响力和中西爱情对比等多方面探讨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成功之处,希望能给喜欢这部作品的人提供一个新的审视视角。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功的三个方面

(一)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本身看其成功

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属两大仇敌家族,罗密欧是蒙太古家的独子,而朱丽叶是凯普莱特家的独女。这两大家族有着深刻的世仇,械斗是家常便饭。然而,无独有偶,有着家族世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相爱了,试想,在当时的环境中他们的爱情如何能够被看好呢?这段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悲剧,甚至可以说这段爱情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但是正是这样一段犹如彗星撞地球的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却体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走向毁灭却也走向永恒。

首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在形式上是大胆奔放的,不惧封建强权、不惧家族传统。当罗密欧因想见梦中情人罗瑟琳而潜入凯普莱特家时,只一眼便沦陷于更加优雅、美丽的朱丽叶。在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就此定格,他们的眼里只容得下对方。这场有趣的对视之后他们就被对方深深吸引了,整场舞会下来他们的目光一直纠缠在一起,如此明目张胆,直白地说着世上最动听的情话,并紧紧拥吻。舞会结束后罗密欧更是不惧困难直接爬进朱丽叶的家中寻找自己的爱人,二人直接袒露心声,互诉衷肠。朱丽叶勇敢地吐露自己的内心独白,“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那就是我的意中人:啊!那就是我的爱:唉,但愿他知道我在爱着他”;罗密欧更是大胆地说出“不要无爱而苟活”的爱情宣言。两人在神父劳伦修斯的主持下秘密完婚。整个过程迅速且从未迟疑,这是他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他们的爱情如暴风雨般猛烈来袭。

其次,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结局是永恒。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朱丽叶假死而导致罗密欧殉情,结果两人都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看似戏剧化的结局实则是注定的悲剧,他们遵循着爱情的本能,如飞蛾扑火般与封建势力斗争,最终换来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爱情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永恒。

最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换来了家族的和解。这体现了封建家长们的妥协,体现了人文主义战胜了封建势力、体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成功。

(二)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社会影响看其成功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思想洗礼,这场革命风暴式的浪潮加速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

首先体现在促使人文主义更进一步地席卷欧洲。《罗密欧与朱丽叶》毫无疑问是莎士比亚宣扬个性解放的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体现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强烈的人文意识。当朱丽叶得知自己深爱的人是罗密欧时,她并没有妥协,更是大胆地说出:“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朱丽叶愿意为罗密欧放弃自己的家族,罗密欧亦如此。当罗密欧得知自己的爱人是仇人家的女儿时,他深知自己唯一的爱来自唯一的恨,但他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在洒满月光的花园里,他说:“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墙垣是无法把爱情阻隔的。”面对提尔伯格的百般挑衅,罗密欧只想化解宿怨,抛却无谓的家族矛盾;朋友被仇人杀害后,他可以不顾自己爱情面临的风险,为朋友拔刀相助。这是男女主人公对家族的反抗,充分彰显了他们身上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这对当时倡导的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极力反对神权独裁和教会权威,要求人的权力和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有着极大的震撼力。

另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也体现了对女性地位的关注,加速女权主义的萌生。在十六世纪的欧洲社会女性是脆弱和软弱的,她们必须遵守各种家庭和社会规则,当时封建的欧洲社会对女性是极度压抑的。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女孩,她们基本不可能自己决定婚姻和爱情。那是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妇女是被压迫的对象。朱丽叶正是这种父权制的受害者,她的父亲作为强势的封建“包办婚姻”的代言人,强迫她嫁给一个贵族。但是朱丽叶是极力反抗的,“宁愿嫁给仇恨的罗密欧,也不愿嫁给不爱的帕里斯”,这是她对男权统治的愤慨,也是她对女性权利的呐喊。

(三)从中西爱情故事对比中窥其成功

中国也有很多以反抗封建礼教和黑暗的社会制度为主题的,描述崇尚自由、追求爱情的悲劇故事。历来为后人称颂且唏嘘不已的经典爱情故事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孔雀东南飞》等。这些爱情故事流传千古、经久不绝,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对封建礼教的痛恨,对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对比《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西方文艺作品,这种冲击力是微不足道的,始终体现着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影响力十分有限。

从作品创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思想的代表,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对待爱情,他们大胆、开放。对待封建家长制,他们勇于反抗。在追求爱情方面,朱丽叶积极、主动。第一次见到罗密欧的时候便马上意识到自己对他的爱恋,即使作为自己的仇家也没有让她半分动摇。如剧作中所描述的那样:“朱丽叶迷恋着罗密欧的风流深情,情愿与他双宿双飞。不顾仇深似海的世仇怨宿,不顾形同陌路的家族僵局。”由此,他们的“离经叛道”可见一斑。而反观《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是掺杂着两面性的。一方面,饱读诗书的她逐渐有了朦胧的自主意识,她不愿像其他女性那样被封建礼教束缚着。她渴求幸福的婚姻生活,也希冀爱情的到来,在梦中与心仪之人浅尝人生乐趣后便相思成疾。这体现了她对个人欲望的追求、对封建思潮的反抗,这种独立意识有一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她并没有完全甩掉沉重的封建包袱。杜丽娘还魂之后,她一心坚持让柳梦梅上京赶考,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门当户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始终没有摆脱“人须实礼”的封建礼仪的羁绊,这是体现在杜丽娘身上局限性的一面。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也有着同样的局限性。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始终离不开深刻的门第观念与家族意识。正是梁山伯的顾虑和迟疑而导致自己抑郁而亡,这体现了作品主人公身上软弱性的一面。

从作者的创作来看,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意识。他用最直接、最炽热的语言来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在故事的结尾也敢于用男女主人公的惨死来揭露自己对封建传统家长制、父权制的控诉。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中,莎翁将悲剧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他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是彻底的,激进的。而汤显祖生活在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鼎盛时期,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就决定了汤显祖无法跳出封建思潮的传统轨道。所以,在《牡丹亭》这部作品中,作者只能通过人鬼相爱的情节刻画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故事的结尾也没有摆脱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奉旨成婚的大团圆结局,从而冲淡了杜丽娘反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总结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虽然以悲剧结尾,但是正是由于他们身上强烈的人文意识与反叛精神,使得他们的爱情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永恒,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从他们的爱情本身来看,他们大胆追爱、惺惺相惜、领略爱情的真谛,这场浪漫的爱情将永垂不朽;从这部作品来看,字字珠玑、铿锵有力、环环相扣,将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伟大的作品将经久不衰;從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来看,以人为本、个性解放、追求幸福、肯定人性和价值,人文主义精神将永不磨灭。这不得不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是一场成功的爱情悲剧。

猜你喜欢

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罗密欧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 STELVIO 四叶草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音乐剧的新浪潮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天长地久》
亲爱的,你太胖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何长盛不衰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登羊城劲刮浪漫“台风”
新款阿尔法·罗密欧Gi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