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友要离婚, 该劝和还是劝分?

2021-06-25周公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1年6期
关键词:亲密关系家暴冲动

周公子

在网络上有个奇怪的现象,遇到别人闹离婚,“劝分不劝和”成为一种趋势。但凡遇到小两口吵架、婆媳不和,或者夫妻因为孩子养育问题争辩起来,只要当事人把事情放在网上评理,那么,评论区往往就会打上这么一串:

“分吧!不分留着过年?”

“果断分手,快乐无忧!”

“今天分手离家,明天人生赢家!”

…… ……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群动不动就“劝分”的网友,到底是深思熟虑后才发表的言论,还是面对陌生人,贪图一时痛快,随便撂下一段“爽文”,然后拍怕屁股走人呢?

為此,某婚恋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调查—朋友要离婚,该劝和还是劝分?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大家的意见。

我们发现,当受访者代入“我和朋友”这个氛围中再来发表意见时,结果就和网络上的感受不一样了:在接受调查的2391人中,有78%的人选择了“劝和”,只有22%的人坚持“劝分”,这也反映出受访者对于亲密关系的态度要比网络评论区谨慎很多。

那么,这些受访者为什么要劝和或劝分,理由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双方的意见吧。

1.为什么要劝和?

A.离婚伤筋动骨,所以要先劝和让他们磨合一下,不行再说。41%

B.有些人只是闹闹罢了,劝和两边调停,他们就能下台了。44%

C.劝分?万一他们和好了,岂不恨死我啊?7%

D.老劝分容易扭曲自己的婚姻观,一遇到矛盾,想都不想就选“分”。8%

为什么我们要“劝和”一段关系?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我们认为关系有修补的种种必要”,就如A、B、C、D选项所列举的那样——其中,B选项(有些人只是闹闹罢了,劝和两边调停,他们就能下台了)获得了最多的支持,达到44%之多。这是因为B选项点出了夫妻闹离婚的常见因素:冲动。

冲动是一个情绪爆发的过程。当两口子出现分歧时,大家心里都窝着一口气,吐不出咽不下,难免做出一些诸如打架、分手之类的事来。等闹完了,气过了,很多人也就反悔了。

正因为冲动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所以,44%的受访者选择了“劝和两边调停”,目的就是帮助朋友度过这段冲动时期,以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

A选项(离婚伤筋动骨,所以要先劝和让他们磨合一下,不行再说)同样是热门选项。用一位受访者的话来说:“这就是伴侣绕不过去的一道坎:磨合期,谁没有生过气吵过架?如果就此分手,也许一段好缘分也就此错过了。”

其实,磨合期本身就是一个“边界消融重构”的过程。当夫妻决定加入彼此的世界,他们的习惯就会打破,作风就要调整,自由会被重新定义,安全感的立足点也从“自身”部分地转向到“关系”。

这个过程有时是很动荡的,夫妻都需要不断地进攻或让步,抗衡或适应。大量情绪会被激发出来,考验着本人和关系的消化能力……

等这段时期顺利度过,伴侣关系才会正式确立,真正步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二人世界”。在磨合期的压力之下,夫妻哪天扛不住冒一个“离婚”之类的念头是很常见的。但如果真的把念头付诸实践,恐怕就要错过磨合期后的宁静风光了。

D选项(老劝分容易扭曲自己的婚姻观,一遇到矛盾,想都不想就选“分”)占比为8%。看似比较小众,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那种自我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人群之中。

比如青少年。他们对于婚姻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观念,却被舆论的洪流挟制,习惯于遇到什么感情事,都上去甩下一句“分手”。久而久之,这种看似痛快利落、实则简单粗暴的作风,也容易在他们心中潜移默化,导致他们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有时会显得过于轻率。

C选项(劝分?万一他们和好了,岂不恨死我啊)占比是最少的。事实上,大部分人劝解离婚夫妻,关注点都在夫妻身上,而C选项的关注点是落在自己身上。为了保护自己的友情,而劝和不劝分,听起来并没有打算真正帮助对方。所以,选的人很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为什么要劝分?

A.不合就分,我不喜欢拉拉扯扯的人。13%

B.有些坏婚姻,比如长期家暴,不劝分就太不地道了。82%

C.分手有时可以让对方知错。2%

D.坦白地说,我不希望所有朋友都成双成对,人本来就是孤独的。3%

对于朋友离婚的态度,传统观点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近年来,这个观点遇到了理直气壮的反对,其中最有力的理由就是B选项(有些坏婚姻,比如长期家暴,不劝分就太不地道了)。

这个改变得益于互联网对新闻的广泛传播,让大部分人见识到不少匪夷所思的离婚案。比如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拉姆案,是一个善良淳朴的姑娘遭到丈夫长期家暴,最终离了婚也难逃前夫魔爪的悲惨故事。这种除了“离开”没有其他安全解决办法的婚姻,如果还有人要去“劝和”的话,那实在是很不地道了。所以,B选项也成了最压倒性的选项,占比达到82%之多。

A选项(不合就分,我不喜欢拉拉扯扯的人)占13%。虽然排第二,但占比不算多。“不合则分”固然是一种干脆的作风,听起来也相当提气,但在现实中,“不合”却是个模糊地带。一对夫妻到底有多少不合,不合的程度有多大,是否非分不可……这些细节,外人是不容易咂摸透的。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因此而贸然“劝分”。

C选项(分手有时可以让对方知错)和D选项(坦白地说,我不希望所有朋友都成双成对,人本来就是孤独的)占比都特别少,C选项甚至在有些平台都没有人愿意选。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认为与受访对象的人群选择有关。因为《婚姻与家庭》杂志的调查大部分是在读者间进行的,这部分人习惯于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婚姻,或者至少内心希望如此。

而C和D两个选项则是不大成熟理性的。C选项是用分手要挟对方,D选项则是自己孤独,希望朋友也离了婚来陪自己。无疑,这些观点都不够成熟,所以,在受访者中也成了极少数派。

以上就是“朋友要离婚,该劝和还是劝分”的调查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劝和”成为绝对的多数派,占据78%的压倒性优势。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得出,遇到朋友离婚,我们就该劝和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这样简单推断。

实际上,婚姻是一桩很复杂的事,其中的细节往往才是关键。外人是很难全部体会从而作出理性判断的。因此,遇到朋友离婚,先入为主地决定要“劝和”或“劝分”,都不是稳妥之举。

最好的办法还是耐心陪伴当事人,在他们愤怒时给予包容,在他们烦恼时认真聆听,在他们崩溃时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总之,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等他们理智恢复过来,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和与分,最终只能是夫妻之间的选择。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家暴冲动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反对家暴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艺术行走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冲动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他的冲动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