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全新的30FFM隐身护卫舰

2021-06-25何劲松

军事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舱室水雷声呐

何劲松

近日,外形科幻的日本隐身多用途护卫舰30FFM下水,被誉为披着日本外衣的“美国军舰”,30FFM独立而不自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日产全新的护卫舰理念究竟欲意何为?请看本文的试析解读。

当今,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的现役盾舰数量已经达到12艘,另有2艘27DDG型舰都在舾装中,其中羽黑号已在2021年3月份服役,这个规模已经算是亚洲第二,如果算上36艘在役驱逐舰的话,甚至可称为是亚洲第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实力不容忽视。

3月上旬,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新型隐身多功能护卫舰30FFM项目的首舰最上号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下水,该型舰标准排水量3900吨,计划于2022年服役。主要武器系统为1座MK-45-127毫米舰炮,2组8单元MK-41垂发导弹装置以及2座4联装17式反舰导弹。

该型舰的出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为了更新地方护卫队的舰只(这部分一直是用护卫队淘汰下来的型号,如阿武隈型舰和初雪级舰等)。因为1年建造1艘驱逐舰已经满足不了海上自卫队的舰只数量要求,所以必须建造些廉价舰作为补充。

日本30FFM隱身护卫舰水线船模型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30FFM项目的多功能护卫舰拥有先进的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和2套4块“板砖”的相控阵雷达。但是在舰载武器系统的配置上,它是有缺陷的。尽管它有16个坑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但是1号舰最上号和2号舰熊野号其位置只是预留的空间而已,并没有安装16单元的MK-41垂发装置,该型舰的防空武器仅有1套海拉姆近程防空系统。

建造背景

日本全新的30FFM护卫舰原本计划替换老旧的阿武畏级和初雪级护卫舰,因为主力护卫队群早期的通用驱逐舰迅速老化而又缺乏替代舰,进而这款舰也要部分编进护卫队群以维持主力舰队的规模。之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四大护卫队群”的任务是“保护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被称为“护卫舰”,但实际上这些舰队配备的全是驱逐舰。现在日本已无力维持海上自卫队的“全驱逐舰舰队”,而30FFM是真正意义上的“护卫舰”,造价要比新造的通用型驱逐舰省钱。

从命名中可以获悉,FFM之中的这两个F,是护卫舰的意思,最后一个字母用了M,却没有用代表区域防空导弹防空系统的G,说明这艘军舰的整体定位并不是一艘主力战舰。其主要特点是融合,主要用途是进行近海作战,囊括了水雷战和反潜作战的相关要求,而且特别强调以水雷战为优先的多任务性。

从公开的参数中获悉,30FFM的首舰最上号,舰长133米,宽16.3米,标准排水量只有3900吨,而满载排水量却达到5500吨,这中间足足差了1600吨,如此之大的冗余度,主要是装载过多的燃油和淡水,即它随时准备涉足远洋作战,这就相当于一艘通用型的中型驱逐舰了。

按照海上自卫队建设计划,日本打算共计建造22艘,首批建造8艘30FFM,到2021年全部编列完毕,首批建造的是1号舰和2号舰,共耗资497.88亿日元。

建造该型舰代表了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在进行着舰种融合、精简和多任务化、大型化改革,主要体现三大任务要求:一是确保周边海域的防卫,二是保卫海上交通,三是国际合作,所谓国际合作就是以美国为主的“国际间的合作”,日本把自己的海上力量深深地镶嵌在了日美同盟之中。两舰原定分别于2020年11月18日和19日下水,但是三菱重工承建的首艘30F FM在安装主机的过程中,用于封装主机保护和隔音作用的外壳破裂,碎片被吸入了主机中,导致主机重新大修,迫使首舰的工期延误。才使得2号舰熊野号比1号舰提前建成。

30FFM隐身护卫舰的环绕式舰载指控中心

日前,日本防卫装备厅公布了30FFM的采购纪录,其中两艘30FFM隐身护卫舰的报价是497.88亿日元,约合4.39亿美元,两台MT30燃气轮机的采购费用为52.34亿日元,约合4 600万美元,两门MK45 Mod 4舰炮为47.19亿日元,约合4200万美元。

此前几个月,日本防卫装备厅还曾公布了部分30FFM的设备采购价格:两套OYQ-1信息处理设备价值20.77亿日元,约合1800万美元,一套OYQ-1的先期费用13.98亿日元,约合1200万美元,两套OQQ-11探雷声呐价值28.35亿日元,约合2500万美元,两套OQQ-25反潜声呐价值3.84亿日元,约合340万美元,4套遥控武器站价值1.52亿日元,约合130万美元。

舰体及主体舱面建筑物分析

30FFM舰体沿用当今世界时尚隐身舰体造型,类似于英国的45型驱逐舰体。该型舰的舰艏水下艏部一改水滴型号球鼻艏的传统造型,采用现代时尚流行“直线前部凸出近似弹体光滑扁平圆头”的造型,前水下两侧设减摇鳍,双桨双舵推进装置,动力为两台MT30燃气轮机,可获得足够的动力系统。其主体舰面前甲板人员流动被含隐于舰体内部,因此,诸如帆缆作业等舱面工作被很好地“隐藏”封闭在二层前甲板面。

除舯部明显的主体表面内倾,且两舷紧贴隐身主体上层建筑延伸至尾部舰载直升机平台外,看不到舰桥主体上层建筑的其他结构造型,惟一明显的主体上层建筑分段式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位于前端,为封闭阶梯状主控平台舱室,包括了指挥控制、舰艇操控、含隐式舱室结构,顶部塔台前端设有“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且环绕四周舷窗造型结构。全舰的封闭式结构看不到其他外露式舷窗,显示出21世纪现代舰艇的标志性造型。可以看出全舰的隐身效果相当突出。

前置的指挥控制、生活、工作综合舱室其后衔接的是封闭式的动力舱室,两舷设有明显的含隐式救生小艇的设置舱室,为了隐身效果,平时小艇工作舱室门处于关闭状态进行掩盖,使用时开启,透过舷窗式门能够看到两舷刚性机动小艇的相关设备。动力主烟囱位于顶端舯部,辅助动力舱室位于衔接巨大直升机库前端的两舷的前部,嵌入式交叉布局的17式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设置其中,两舷含隐设有反舰导弹发射时火焰挡板舱口。后部为专用直升机单机库样式,且宽敞、独立性较强,能容纳一架SH-60K海山鹰中型舰载反潜直升机,尾部设有宽大的直升机平台,显然,除了满足机降舰载直升机之外,还能满足一些无人机的起降作业,主要是协助反潜和扫雷等辅助任务的完成。

20世纪80年代服役的初雪级反潜护卫舰

位于舰尾的舰载直升机平台下方是水雷任务舱,它和美制濒海战斗舰相同,使用远程反水雷载具执行反水雷为主,能够搭载无人水上艇、无人潜航器和自航式反水雷弹药,执行水雷搜索和反水雷任务,基本沿用目前海上自卫队最新的淡路级反水雷舰载设备。据悉,之前日本三菱重工已经签署一份价值4.26亿日元的合同,有望搭载日本研制的反水雷战用USV(无人水面载具)。

在执行水雷布设任务时,30FFM能够容纳32枚91式水雷,推测认为这是日制式的沉底式上浮水雷。入水后沉入水底,根据预设或水深将水雷通过锚链上浮到一定深度,通过磁场和压力等信号复合触发。反潜战方面,30FFM未在舰首安裝固定阵列主动声呐,只有一个小型的鱼雷告警声呐,因为主要在浅水区使用的30FFM如使用大型主动声呐的话,干扰过多。但在舰尾搭载有可变深度主动声呐和拖曳阵列被动声呐两种不同的拖曳声呐系统。

舰载武器系统构成

该舰前甲板装备了一座MK-45型127毫米62倍口径舰炮,舰舯部舷墙嵌入式装备了两座四联装交叉式布局的17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推测认为是90式反舰导弹的改进型号),堪称是射程远、命准精度更高、拦截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反舰式导弹;舰尾机库上方设置了一座11管的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机库两侧配备了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装置,且左右各一;该舰主炮后端设置了两组8单元MK-41垂发导弹装置,可采用8单元装填07式垂发反潜火箭和8单元装填32枚ESSM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的组合方式。左右两舷预留了安装两套遥控武器站的位置,且左右各一,主要用于辅助近程防御系统拦截的补充。

据悉,日本将陆自使用的03式中程地空导弹,简称中SAM改为舰载型号安装上舰,因此,30FFM型舰是首批具有中程反导能力的中型舰艇,射程仅为50千米,采用主导雷达制导的防空导弹,且不具备“一坑多弹”(通常一个发射井囊括4枚防空导弹的弹容)效果的防空功能。

首舰最上号下水

30FFM护卫舰突出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了环绕式作战指挥中心,这种布局在世界上堪称首例。它把信息和指挥功能整合到一起,使用AR技术,大大提高了战场的感知效率和决策速度。因此,30FFM有一个非常强大且前卫的大脑,犹如一个360度的立体环绕型的“电影院”式指控中心。

该型舰桥上巨大的四面等腰梯形的四棱台封闭式结构的“双波段”雷达桅杆格外显眼,装备OPY-2相控阵四面阵雷达天线、反潜机数据链天线,将相控阵雷达天线、数据链、电子战、通讯天线、光电搜索设备整合到了一起,而且解决了一个电磁兼容的难题,可担负对海、对空搜索、追踪和火控任务。目前能做到这样的只有中美日三国的舰艇建造技术,这也凸显了日本深厚的设计和制造功底。

结语

众所周知,日本建造的军舰被称为“黄皮白心的香蕉船”,其内核是把美国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的理念,整合并且贯穿到整个舰艇的设计规划中。因此,看似先进的30FFM战舰是一型独立而不自主的先进军舰,在技术上确实刷新了日式独立的存在感,可它本质上却是按照美国需求打造的一款中型水面战舰。

猜你喜欢

舱室水雷声呐
82000载重吨散货船噪音超标舱室改进方案
在干船坞进行机舱区舱室结构试验的研究及应用
不可或缺的“鼓包”
医疗救护飞机舱室布局概念设计
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推出世界上最小的主被动水下声呐系统
泰利斯公司研制紧凑型CAPTAS 4声呐
水雷拦路虎,封锁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