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文林郎徐鹏、傅氏夫妇墓志研究

2021-06-24孙亚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0期

孙亚玲

摘 要:《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铭》与《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是新见的关于明代翰林院编修徐鹏与其妻的两合墓志。墓志记载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叙述突出了徐鹏的才学德行、交友情况及其妻傅氏孝养父母、相夫教子、严守贞洁等妇德。这两合墓志为了解明代士大夫的婚姻生育、家庭生活、男性与女性的理想人格,以及认识明代士大夫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社会交往、官场生态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另外,两合墓志志石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志文书写工整,具有较高的书法研究价值。

关键词:明代墓志;徐鹏;徐孺人傅氏

《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铭》(简称《徐君墓志》)与《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简称《傅氏墓志》)为河北省保定市文物管理所现藏的两合明代墓志。两合墓志均由志盖与志文两部分组成,且保存完整。《徐君墓志》志盖与志石接近正方形,边长56~57厘米,青石质地。志盖阴刻篆书“明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之墓”12字,分4行(图1)。志文为阴刻楷体铭文,题为“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铭”,竖行32行,满字33字,共计840字(图2)。《傅氏墓志》志盖与志石为正方形,边长58厘米,青石质地。志盖阴刻篆书“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12字,分4行(图3)。志文为阴刻楷体铭文,题为“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26行,满字32字,共653字(图4)。两合墓志均保存完好,所有字迹清晰可识,无一字缺失,殊为难得。

两合墓志的志文主要记载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相关事迹。对志文及文中所涉人物进行考释,为了解明代士大夫阶层及明代女性的婚嫁、妇德、家庭生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

1 墓志录文

兹将墓志铭录文并试标点,其中将别字与繁体字均改作规范简体字,“\”表示转行。《徐君墓志》录文如下:

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之墓

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铭\

赐进士及第,翰林侍读兼修国史经筵官四明杨守阯撰。\

赐进士及第,翰林编修纂修国史仁和江澜书。\

赐进士及第,翰林检讨纂修国史经筵官广阳刘机篆。\

弘治二年三月三十日,翰林编修徐君大游卒,明日时享\太庙,礼毕,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公往哭之哀,馆阁诸公,\暨吾同年皆往会哭,无弗哀者。盖以\朝廷方启经筵以讲学,又纂述\先朝史事,方严大游从事其间。方懋厥职,而遽沦丧,且其才行,有是称者,不意其止\于斯,是可哀也。少傅公为其乡先达,大游又为门生,公既哀之,且欲志其墓,既而\曰:“墓吾志之,其孰表之?吾为之表,其同年为之志,可也?”遂以属守阯,噫,公命,乃弗\敢辞,谨以所知及所闻者论次之。大游讳鹏,保定清苑人,曾祖友良,祖庆,皆不仕。\父振封,翰林编修,母常氏,赠孺人。大游蚤游郡庠,颖敏拔萃。成化丁酉,以诗举于\京闱。明年登进士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几三年,授职编修。又三年,被\敕进阶文林郎,封赠所生以及其配。岁在丁未,为会试同考官。弘治改元,为\经筵展书官。赏以白金文绮,又为\实录纂修官。期以今年冬,秩满九载,当迁,又将有不次之擢,不幸不逮矣,年绝三十\九耳。大游之學,自经史百氏,靡不涉览,发为诗文,敏捷有新意,商论古今可否,有\定见,抱负才智,处事应变,裕如也。与人交,和而不流,至于济人之急,周人之丧,勇\为不惮,厚费不计也。其性至孝,七岁丧母,巳(同“已”)能哀临如成人,事父甚谨,尤能得其\欢心。甲午之岁,尝赴秋闱,八月八日将入试,或传其继母卒,即欲奔丧,亲友谕以\传闻未实,勉就三场,以觊一捷,终不听而去。再事继母,一如所生。居官所,每制服\饰,必先以奉父,而后及己;必先以奉继母,而后及其室,以为常。比卒,父尚无恙,以\不获终养为恨。言不及他,又可哀也。其室傅氏,副使傅公之女,封孺人。子男四,长\儒,次价、偕、伟。女四,长适樊昺,府学生;余皆幼。十以是年五月十七日葬于城西四\里营先茔之次,礼也。守阯念同年官翰林者十有七人,前所未有,往年既丧曾文\甫,今又丧大游,皆同年中之秀颖者,而皆早世,何邪?其命然邪?而皆亲存焉,其事\又同也。然文甫筮仕仅二年,而又无子,大游仕己十余年,而有四子,此则不同。大\游其可以无遗憾,而其亲亦可以无过哀也。

巳故重书之,以慰其存没,若夫不朽\之计,则有少傅公之墓表在。铭曰:“\睠彼北冥,有云翼兮。九万之图,方水击兮。孰为夭阏,控地息兮。哀哉大游,至斯极\兮。自古有然,知命不惑兮。”\

(歴)阳王用镌。\

《傅氏墓志》录文如下:

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

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前翰林院学士国史副总裁经筵官仁和江澜撰\

奉直大夫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同修国史经筵官门人傅珪书\

中宪大夫直隶保定府知府五城董杰篆\

亡友翰林院编修徐君大游之配之卒也,其孤伟易服,走京师,诣予泣拜,且言曰:\“伟不幸,母孺人傅感痰疾,访医亟归,不及见矣。曩伟父弃背时,伟甫四岁,頼吾母\提携以归,含哀茹苦,抚伟长而娶。伟赋质素孱弱,勉强支持,依吾母课僮仆力田,\岁收其所入,以供朝夕。尚望伟成立,以毕吾母之志,讵意有今日邪!”言之泣下,予\闻之,戚然以悲。大游,予同年,为人倜傥爽闿,外圆而内方,相知者皆以远大期之。\一疾遂不起,年甫三十有九。孺人为未亡人者十九年矣,戚岁聿云迈,予亦老矣!孺\人之墓,奚以铭之,顾伟之悲,不能巳于情也。按其乡人监察御史冯显所为事状\曰:孺人姓傅氏,讳聦,字慧聦。世家保定府定兴县,任两淮运盐使司副使毓之女,\母李氏。孺人自幼性端重,知礼度,为父母所钟爱,及笄,为徐氏妇。大游早丧母,刻\苦励学,孺人能相其勤,每听大游讲说书史,论古今成败,辄能领其大义。成化戊\戌,大游登进士第。孺人侍其舅姑,就养官邸,不以姑为继,而事之少衰。每宾朋至,\大游款留,孺人躬执爨,饮食滋味,烹调适宜,同年中内助之贤者,孺人为称首。大\游任编修三载,受\勑封其父母,孺人亦受今封。尝闻其乡人云:孺人自其夫之丧也,虽平素与其夫厚\善者,未尝见其面,足不踰外户。恶衣粝食,躬缝纫以训其子;奉舅姑则曲为孝养,\无间于大游在官之日也。孺人生景泰癸酉十二月六日,卒于正德丁卯七月二\十九日。子男四,儒、价、偕皆先卒,伟骎骎向学有成。女四,长适府学生樊昺,余皆夭\折。卜以明年二月九日启大游墓合葬焉。呜呼!若孺人者,可无愧于地下矣,是宜\铭。铭曰:\爰念其夫,阃阈不踰,以抚诸孤,以事其舅姑,守志不渝,以全其躯,我铭非谀,用昭令誉。\

2 徐鹏及傅氏其人其事

徐鹏,字大游,原籍保定清苑。从志文所记其卒于“弘治二年三月三十日”,且“年绝三十九耳”可推知他生于景泰元年(1450)。徐鹏自幼聪颖过人,27岁时以诗文优异被举荐参加殿试,次年即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有明一代,“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之为储相”。进士一旦被选为庶吉士,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已成为内阁甚至首辅的人选。与徐鹏一起被选为庶吉士的共有十九人,其中的杨廷和、梁储后来出任首辅。这或许能够说明他的英年早逝为何格外让人惋惜。墓志结尾处铭文巧妙化用《庄子·逍遥游》,不仅与墓主人的名、字相合,亦暗含对其仕途夭折的慨叹。《逍遥游》开篇提到了传说中的大鹏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徐鹏的名与字(大游)可能正是源于《逍遥游》。铭文所说的“九万之图,方水击兮。孰为夭阏,控地息兮”正暗示了徐鹏在即将入阁时的英年早逝。

徐鹏的曾祖与祖父都是平民,而他的父亲是翰林编修。徐鹏的父亲颇为不俗,他给儿子从《庄子》中取名字,说明他很喜爱《庄子》。徐鹏能够“经史百氏,靡不涉览,发为诗文,敏捷有新意”,与父亲的开明教导应该有密切的关系。

徐鹏为人“倜傥爽闿,外圆而内方”“处事应变,裕如也”。这种“和而不流”的态度使徐鹏在官场游刃有余,“相知者皆以远大期之”。从墓志来看,徐鹏的才学德行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从他参与纂修实录来看,徐鹏的才华是比较突出的。徐鹏的德行主要表现在孝道上,不仅侍父至谨,对继母也是孝顺有加,以至于他在科举考试的关键时刻,仅仅因为传闻继母过世而放弃考试,回家奔丧。他对朋友还经常扶危济困,不计较财物的损失。这些都十分符合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人格:既能成就功名事业,又为孝子、义士。

徐鹏才学卓著,为官时间长,仕途也比较顺畅。徐鹏去世后,他的师长、同年和同僚基本上都参与了他的丧事,说明徐鹏的为人受到人们的认可,交友众多。另一方面亦说明在明代的官场上,师弟之间、同门之间乃至同僚之间互相交往唱和,乃至结为某种联系紧密、同荣共辱的小团体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徐鹏的妻子傅氏出身世家,保定府定兴人,父亲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副使傅毓,母亲为李氏。傅氏名聦,字慧聦,被封为孺人。她生于景泰癸酉年(1453)十二月六日,卒于正德丁卯年(1507)七月二十九日,享年54岁。傅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婚后与丈夫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正如墓志所言,傅氏“每听大游讲说书史,论古今成败,辄能领其大义”。她的文化素养也影响到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墓志中即提到傅氏的幼子徐伟“向学有成”。傅氏与徐鹏共生育有八个子女,四男四女,仅幼子徐伟与长女成人,余皆早逝或夭折。

傅氏墓志的作者竭力强调了傅氏的妇德,主要表现为相夫教子、孝敬侍养公婆和严守贞洁等方面,由此勾画出了明代士大夫眼中标准的贤妻良母形象。傅氏婚后支持丈夫徐鹏读书以考取功名,在徐鹏考中进士被授予官职后,她对丈夫的宾客朋友款待适宜得体。婆媳关系方面,虽然婆婆并不是丈夫的生母,但傅氏对她十分孝敬。在徐鹏过世后,傅氏严守妇道,足不出户,专以教养子女、奉养公婆为事。母子关系方面,傅氏去世后,从她的幼子徐伟之悲伤不已可以看出,母子关系之亲密和谐。墓志刻画出了一位将妇德标准内化于心、严格要求自己的女性形象。

徐鹏的主要社会交往为保定地区的名门望族和他任职期间的同僚以及同年、师長等,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徐鹏的墓志铭由杨守阯撰文、江澜书丹、刘机篆墓表,其妻傅氏的墓志铭由江澜撰文、傅珪书丹、董杰篆盖、冯显为事状,这并非偶然。徐鹏与杨守阯、江澜既是同年,又是同僚;而刘机为其同乡兼老师,还在一起任职多年;傅珪为其门生;篆盖者董杰与傅珪为同科进士,又为傅氏所居地的地方长官;冯显为其乡人。他们之间或者由科举考试制度联系在一起,或者皆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

3 墓志的书法艺术

《徐君墓志》和《傅氏墓志》的墓表由刘机、董杰篆写,竖刻阴文篆书,上刻“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之墓”“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分四列。志盖篆文书法工整,笔法圆润流畅。

两合墓志的志文分别由江澜、傅珪书丹,志文为楷书,整齐工整。虽然在志文刻制的过程中没有打出明显的界格,但整篇墓志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都整齐划一,笔势协调,给人一种法度森严、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与所书的是较为严肃的墓志铭直接相关,从而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较高的契合度。墓志的书法虽法度严谨,但缺乏个性,这可能与书丹者的身份及其所处时代环境有关系。明代楷书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推崇,从科举选官、政令发布到书籍撰写都采用楷书。因此,明代士大夫在处理公私事务中最常见的书法风格就是极为工整规范但缺乏个性的台阁体。墓志的撰写者、书丹者以及篆盖者均为当时的士大夫,他们拥有共同的科举取士的仕宦经历,经受过群体审美意识的深刻塑造。这些对于我们研究明代书法的艺术风格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徐君墓志》在志文的最后有“歴阳王用镌”一语,说明当时已有专门的镌刻匠人,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刻工提供了一点线索。

4 余论

《徐君墓志》与《傅氏墓志》保存完好,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价值。志文记载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叙述突出了墓主人的才学德行。从墓志中可以了解到明代士大夫的某些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诸如社会交往、官场生态、家庭生活、男性与女性的理想人格等。社会交往方面,从墓志中涉及的相关人物来看,徐鹏的主要社会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科举考试制度衍生出来的师生、同窗、同年与同僚;一种是本地名门望族之间因同乡或婚姻关系而结成的网络。官场生态方面,官员之间一般会以各种名义结成同气连枝的小团体,以求保护自己并图谋发展。家庭生活方面,人们普遍推崇孝道,无论男女,孝敬奉养父母皆为最重要的美德;其次是要有子嗣以传宗接代,使先祖能够得到不断线的祭祀。理想人格方面男女有别。男性自然要通过科举考试进身仕途,开创一番事业,因此徐鹏在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之时的英年早逝才让人感到格外惋惜。对女性而言,婚姻家庭是最重要的。她们在婚后相夫教子、孝顺公婆并严守贞洁才能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可与赞扬。总之,这两合墓志对了解明代士大夫的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另外,两合墓志志石保存完整,志文具有较高的书法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文典.庄子补正[M].赵锋,诸伟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

[2]韩非.韩非子新校注[M].陈奇猷,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黄彰健.明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司马光.资治通鉴[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6]金良骥,刘云亭.清苑县志[M].铅印本.1934.

[7]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