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学习

2021-06-24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前沿技术尖子生课程体系

魏宁

老友梁锦明一直致力于带给学生能听懂、会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最近,他积多年探索,提出了“轻人工智能”的理念。所谓“轻人工智能”,即人工智能的轻度学习,通俗地说,就是在中小学阶段选取学生能够理解与实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时,侧重于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感受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进而学习、理解相关原理,再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学习与生活。通过在广东地区24所学校组成的“轻人工智能实践共同体”的课程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人工智能可以“轻度学习”,其他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其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教育。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各类前沿技术纷纷进入教育的视野,这既是科技发展赋予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时也对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将前沿技术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学生?如何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课程?一直是这类内容进入基础教育的难点,也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

虽然,信息技术前沿知识进入中小學,肩负着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和面向尖子生提升的双重任务,但说到底,面向全体学生的兴趣培养才是基石。就如同只有夯实了金字塔的塔基,塔尖的尖子生才会逐渐涌现。在这一认识下,“轻度学习”理念可谓恰到好处。当然,教育从来不缺少理念,而是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随之而来的艰辛探索。至少,“轻度学习”理念下的课程体系应考虑并包含如下内容:各类前沿技术中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被学生感知和理解的学习内容的选取;体验、探究、合作以及项目式学习方式的构建;应用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设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生技术学习评价方式的建立等。同时,“轻度学习”也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学生一个进入前沿技术领域的门槛,还要充分考虑入门之后的进阶阶梯。唯有如此,才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起完整的技术学习路径。

以梁锦明老师的“轻人工智能”实践探索为例,通过对人工智能知识体系的梳理,筛选出了语音识别、TTS、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进而架构起轻人工智能的课程框架,描绘出知识图谱,并设计了融入生活的实际案例,随后展开多轮的实践尝试,终于有所收获。我们也呼唤更多的一线教师借助相关专业人士的力量,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去尝试前沿技术的普及,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路径。

“轻度学习”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技术学习的具体思路,还给人带来一种诗意的联想,它给人以柔软、缓慢的感觉,却可能成为一种更加坚定、持久的力量。正如一句流行语——柔软地改变,不是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寄望于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而是如同涓涓细流般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头脑中。信息技术前沿知识的普及,不正应该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进行吗?

猜你喜欢

前沿技术尖子生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谈谈如何培养初中英语尖子生
水环境质量测量前沿技术与趋势
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前沿技术探析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电力营销前沿技术应用
浅谈对尖子生培养的几点认识
15 Ways to Improve You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