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情至深,无理而妙

2021-06-24刘瑞学

课外语文·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反语有情手法

刘瑞学

“无理而妙”是鉴赏诗词时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无理”是赋予文学张力的手法,“妙”是因手法运用而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可谓词短意丰。

何为“无理而妙”?谢榛《四溟诗话》中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道出诗歌阅读体验的美妙:或因篇而异,或因人而异,亦因时而异,无常式常法可循。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难以用常情、常法的方式去理解的内容,这种违背“常”式的创作形式,不但没有因其异常被批评,反而产生出“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简单来讲,“无理而妙”就是通过艺术加工使客观物象变形,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再熟悉的一个形象;或是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去替代原始形象。加工后的艺术形象具有了自然形态与主观情思外显的功能,从而带来更加新鲜的艺术体验。

前人分析总结“无理而妙”主要偏重从语言、结构、事理等几个方面,对其中的艺术手法少有关注。分析其中的艺术手法更容易理清这种现象,并了解其中的意趣以及审美追求。

一、借用比喻,化虚为实——“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如李煜《虞美人》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上来就是对自然的质问,美好的景物触发的是词人无法排遣的亡国之痛,不合理却更能彰显情感的浓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的愁绪极为普遍,但是作者虽有感,他人却难见。因此文人就想尽各种办法,借助自然万物以言惆怅。以有形可感之实物,摹写无形万端之情态。

人的情感不可直接呈现,而文学作品却要传情达意,必须要让他人明了你的情感,才能起到被你感染,或借你的文字来抒发自我心中之块垒的作用。李煜将常人无法避免,又难以描摹的愁绪,借助东流之水,画出了绵绵之势:不停地走,也不停地来。

正是这种无理地、强硬地统领万物的心态,造成了作品的“高奇无匹”。

二、拟人手法,有情有态——“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被传为佳篇,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讲理”。

人在孤独伤感时,是不分对象而埋怨的,李白代女子而思,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如此美好的时光,却只有一个人在家,思念的人不知在何方,深夜难以入睡,这不相识的春风吹拂罗帏,如同自己的心情无法平静。

拟人手法,让客观事物变得有情有态,在“无理”与妙趣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三、大胆夸张,怨天恨地——“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上邪》一诗可谓惊天动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此诗用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的几个现象表明热恋之人坚定的信念和炽烈的激情。也彰显出人的情感是可抗衡自然永恒的,是可对抗沧海桑田的,而经典的作品就是这种情感的见证。

夸张是最容易制造“无理”感觉的手法,在文学的殿堂,人的情感可以比水深、比山重,让人在自然的面前也显得不再渺小。

四、反语、愤语——“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反语,是语言逻辑上的反转,使得本来平直的线条变得波折,更容易造成情感的跌宕。如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诗言志,但有些时候却不敢明言。吴敬夫评此诗: “多少规讽,寓于浑厚之中。”此诗表达了一位身份卑微的文人惆怅国家命运的复杂心态。统治者文过饰非,拒绝纳谏,所以造成“諫书稀”,“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这既是讽刺,也是揭露。

五、对笔、曲笔——“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古诗词中运用对笔手法,大多不符合现实的世界,却可以呈现深刻而细腻的诗人内心世界。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浦起龙说“诗从对面飞来”,点明了这首诗歌手法的独特。诗人思念亲人却不明言,而想象妻子正在远方思念自己,使诗歌从单一方向转向多面视角,营造了诗歌富有立体感的意境,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含蓄委婉,引人入胜。

除此之外,当情感需要之时,虚实结合、移情、借代等不同手法的使用也会制造这种“反常合道”、无理而趣的效果。

综上而言,艺术作品因包含创作者的个体体验从而有了更大价值,大多数“反常”的诗歌更是独特情感的投射,也正因为情感太过浓烈而无法以正常方式呈现,才有了这种看似“不讲道理的”表达。其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的反差甚至冲突,形成了艺术领域里面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

猜你喜欢

反语有情手法
层递手法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落红有情
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笔,是有情的
论反语本质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