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光逐亮——照明用具简史

2021-06-24观攲室

晚晴 2021年5期
关键词:灯芯灯具油脂

观攲室

在中国文化中,“灯”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照明工具,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和符号,成为一种象征和隐喻。说起照明用具的发展历程,历史可就长了。

“炬”

自从几十万年前人类能够使用、制造火源之后,用火照明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最初,人类在住所中特定的地方燃起火堆,这个地方被称为“火塘”。火塘可照明、可取暖、可炊煮,可谓一物多用,但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不能移动。于是,为了方便,先民晚上外出时会手执燃烧的木棒,这就是人类最早的便携式照明器具“炬”。

《說文解字》记载:“苣,束苇烧。从艸,巨声。俗字作炬。”

“炬”最开始写作“苣”,本义为用草秆扎成的火把,经过不断演变,“苣”字逐渐借为蔬菜名,人们便另造“炬”来表示火把之义,强调燃烧照明的用途。另外,“炬”也被称为“松明”,这是因为古人时常通过燃烧松枝来照明。松枝含油脂较多,燃烧时间更加持久,油烟也相对较少。

“炬”是最早与热源分家、专门用来照明的用具。中华文明是最早使用火把照明的文明之一,在宁夏海原新石器时期的洞窟遗址里,就发现了松枝火把遗存。

“炬”虽然可手持移动,但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需要占用一只手,而且燃烧太猛烈,持续时间又短,需要频繁更换,古人需要更方便、更好用的照明工具,于是,“灯”应运而生。

豆形灯

商代时,古人开始使用点燃动物油脂的灯具。那时的灯结构非常简单,在贝壳或石碗里加上一点动物油脂,也没有灯芯,直接燃烧。这种灯燃烧的时候烟又黑又浓,持续的时间短,光亮也很有限。后来经过不断演变,豆形灯的出现,让灯的形制得到了改进和固定。

这里的“豆”并不是指代今天人们常吃的豆类食物,而是一个象形字。在中国早期,“豆”是一种盛放肉或其他食物的器物,形状与今天的高脚盘类似。

豆形灯,顾名思义,就是模拟“豆”的形状制作成型的灯。“灯”的繁体为“燈”,其结构中有一个“豆”,由此可知, “灯”的出现与“豆”密切相关。《尔雅·释器》中记载:“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这就是说,只有陶做的“瓦豆”才具有承托燃料的功能,才可称作“登”。

豆形灯上面是盘,下面是底座,中间以柱连接。豆形灯的立柱,俗称豆把,书名称作“檠”,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例如唐朝韩愈《短檠灯歌》中,“短灯檠歌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的句子,借灯檠的长短讽刺了当时一些书生身份改变后的心态。

豆形灯是中国最早的灯的形制,其上盘下座的形制奠定了此后中国灯具的基本造型,作为成型灯具的始祖,在中国油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华灯

战国时期,灯具已经从质朴简单的豆灯发展为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兼具使用和审美功能的华灯了。

1975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了一件十五连枝灯,体现了战国时期灯具制作的高超水平。该灯通高84.5厘米,属于古代的落地灯,从主干部分分出十五个枝杈,每个枝杈上都有一个灯盏,中间灯柱上下共有八节,以榫卯结构连接,十分稳固。柱上有蟠龙旋绕,枝干上有两只鸟栖息,五只猿猴嬉闹其间,树下有两人抛食逗引猿猴。底座由三虎承托,虎口衔圆环,便于移动。这盏豪华落地灯整体结构稳重,设计巧妙,风格活泼,堪称实用器具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

秦代的灯具制作工艺也非常高超,据《西京杂记》记载,刘邦到咸阳宫时,看到里面有很多的金玉珍宝,但最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其中的一盏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灯身环绕着一条蟠龙,点燃之后,龙的麟甲就会动起来,十分明亮。

《西京杂记》记载的这盏青玉五枝灯没有保存下来,不过现代也有秦代灯具出土,例如1966年陕西咸阳附近出土的雁足灯,灯柱设计成大雁腿的形状,托举着一个圆盘,圆盘上有三个支柱,可以同时放置三根灯芯。

到了两汉时期,灯具数量多,质地、形态、功能各异,灯具精品层出不穷。从质地上说,有金属、玉石、陶质灯。从形质上说,有立灯、吊灯、桶灯、盘灯、行灯等,品种、数量之多远超前代。

汉代灯具中最有名的要属长信宫灯了。“长信”是汉文帝时期窦皇后所居住的宫室名,长信宫灯设计非常精巧,整体形状为一跪坐的宫女,宫女右臂中空,作为烟道使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由此循环至底层水盘,经水过滤后可以减少烟尘排放,灯罩可以转动以调整光亮,既环保又节能。长信宫灯代表了西汉时期灯具制作的高超水平。

蜡烛

《礼记·曲礼》记载:“烛不见跋。”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道:“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在最开始的时候,“烛”不是蜡烛的模样,而是类似于火把。古人讲究礼仪,在别人家做客,如果天黑还不走的话,主人会点起火把,待火烧到木把处时,客人就应该告辞了,这就叫做“烛不见跋”。

在中国古代,不同类型的火炬有不同的名称,没有点燃的火炬,称为“燋”。用于执持的火炬较小,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火炬较大,叫做“燎”。立于门外的称为“大烛”,门内的则称为“庭燎”。后来随着词语意思的演变,“烛”字意思逐渐固定下来,指代蜡烛。

早期蜡烛是以蜂蜡制作,数量较少。据记载,汉高祖的时候,南粤王向刘邦敬献“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汉朝将蜡烛称为“蜜烛”,是因为当时还不能将蜂蜜和蜂蜡分拣开。由于来源稀少,这种蜜制作的“蜡烛”非常珍贵,只有帝王和少数富豪之家才能拥有。《世说新语》记载,石崇与王恺斗富比阔,石崇“以蜡代薪”,用一般人都不一定能见到的蜡烛当柴烧,奢靡可见一斑。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唐宋以前,浇烛、入药所用白蜡,皆蜜蜡也。此虫白蜡,则自元以来,人始知之,今则为日用物矣。”唐朝以前,蜡烛是用蜂房做成,故贡籍常见“蜡”与“蜜”并列。到了宋代,人们开始使用白蜡虫的分泌物制作蜡烛,现代意义上的蜡烛才普及开来。虫白腊产量大,价格低廉,使得蜡烛成为了平民用品。

灯笼

灯笼是中国特有的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照明用具。灯笼以细竹丝为骨架,以纱、葛或纸为笼,里面放置蜡烛燃烧,外加手持提柄,用于夜行照明。灯笼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椭圆形笼子上下各留一口,使空气对流,热空气不断从上口排出,新鲜的冷空气不断从下面补充进来,循环往复,从中可见古人的聪明才智。

据相关文献记载,灯笼的制作始于南朝刘宋时期,《宋书·武帝纪》云:“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北宋王安石《书定林院窗》中有“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摊燎炉”的句子,诗中“篝灯”即“灯笼”的古称。“篝”字的意思是竹篓,用竹条编织而成,周身遍布网眼,这是灯笼最开始的样子。最早的灯笼用竹编成,有网眼,可防风透光,随着后世不断创新和改造,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

灯笼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很多种类,比较知名的有气死风灯、走马灯、孔明灯等。顾名思义,“气死风”是不容易被风吹灭的意思。为图吉利,气死风灯还有“乞赐丰登”和“乞赐封灯”的别称。

“走马灯”也是灯笼的一种,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走马灯经过长时期演进,到了清朝,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灯中趣闻

长期以来,古代灯具使用的燃料分为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类。植物性油脂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茶油、桐油等,动物性油脂包括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除了常见的家畜之外,还有很罕见的品种。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人鱼膏”就是以“人鱼”熬制的油膏,但“人鱼”究竟是什么,众说不一,有说是鲸,有说是大鲵。据专家测算,如果是鲸脑油提炼成油脂,每立方米可以燃烧大约14年,可算是“不灭者久之了”。

最早的灯没有灯芯,燃烧起来油烟很大,也不明亮,后来古人发现在油中添加灯芯,既可以减少油烟,也能增加燃烧时间和光亮。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古人使用灯芯草或龙须草的茎干制作灯芯。

点灯最大的消耗就是灯油,唐宋之交,能够显著节省灯油的“省油灯”出现了。这种省油灯,也称“夹瓷盏”,首见于宋代文献记载。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蜀中”既今天的四川邛崃,此地有著名的邛窑,“省油灯”即邛窑特产。省油灯把灯盏做成夹层,中空处注水,以此降低灯盏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对于古代农耕社会的一般家庭来说,晚上点灯不是必须的,能省则省,只有读书科考的学子晚上才点灯苦读。明清两代,考中府学的廪生由官府发给灯油钱,这算是一项不小的补助。

“加油”一词的来源即与灯油有关。清代张之洞之父张锳在贵州安龙当知府时,经常在夜里派两个差役巡逻,一个提着灯籠,一个挑着桐油篓,游走在大街小巷。遇到有读书人挑灯夜读时,便将其灯盏加满油,这就是“加油”的由来。受此举鼓励,安龙文风鼎盛,许多人科举及第。(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灯芯灯具油脂
灯芯草的陪伴
北京烤鸭,香飘世界
宿舍潮物,STASIS台灯
大石灯草文化节
油脂树
为什么煤油灯需要借助灯芯才能燃烧
西班牙 情感之光灯具只在当下
Robe发布BMFL灯具
ETC全新Source Four LED Series 2灯具
清凉灯芯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