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方媒体如何更好拥有国际视野
——《特殊的抗“疫”医生》采访手记

2021-06-22文_李

传媒评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连线医生疫情

文_李 佳

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举国上下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深入一线,及时报道、澄清谣言、积极引导,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了新闻人的责任担当。金华市广播电视台在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响应,利用全媒体矩阵,在传统电视、公众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发声。面对突发事件,在众多同类题材报道中,该如何凸显特色,做出更有温度的报道呢?对于地方媒体来说,这既是考验更是机会。金华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特殊的抗“疫”医生》,就是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该作品播出后,许多新闻媒体等纷纷转载转播,央视4套《中国缘》栏目特别播出加长版30分钟《外籍医生阿马尔的传奇人生》,并在央视频中同步推出;新华社CNC频道也节选了阿马尔对外连线的部分视频,播出了全英文版本。不久前,《特殊的抗“疫”医生》也获得了202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金鸽奖”)一等奖。

回顾这篇报道的采、编、播过程,一个深切体会是,在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要讲好新闻故事,关键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度践行新闻“四力”,地方媒体更要拥有国际视野,才能写出有深度、有特色,又带有温情的新闻报道。

一、紧扣时代,小切口体现大主题

以大格局、大视野看问题,新闻报道才能立得稳,挖得深。具体到实际采写中,这里的“大”是展现大时代、大主题,而不是刻意的渲染和拔高。采访之初,我们就立好了“以小见大”的采写思路,而作为地方媒体,选取新闻题材更是要学会重大题材落地,讲好本地故事,小切口反映大事件。

2020年农历除夕,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很多人春节期间的计划,医疗工作者、志愿者、新闻记者纷纷放弃春节假期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抗疫主题也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和重点。“疫情”大考面前,作为地方媒体如何更好担起做好宣传引导的职责?虽然春节假期刚刚开始,金华广播电视总台立即召回记者,着手疫情期间相关报道,但如何做出更出彩的新闻报道呢?我们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在义乌当地有一位来自也门的医生阿马尔,他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还成为了义务宣传员。从2月初开始,阿马尔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频频与外籍媒体连线,宣传中国的战“疫”经验。

一位在中国的外籍医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对外宣传中国的抗疫经验,消除外界对中国的误会和谣言,呼吁学习中国好经验,共同战胜疫情。这样的人物独具特色,这样的题材意义重大,电视台领导也十分重视,我和另一位摄像被安排蹲点义乌采访阿马尔。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阿马尔视频连线宣传中国抗“疫”经验的事,已经得到了他所在国家关注和充分肯定。那么,我们能不能采访到这些声音呢?我立即给央视4套《中国缘》打电话,说明相关报道,该栏目对这一题材也感兴趣。因为疫情原因,央视栏目组无法赶来浙江,于是全权委托我们代为拍摄,并帮忙联系了也门共和国驻华使馆代办艾哈迈德·默罕默德·贾比尔。贾比尔先生接受了我们的视频采访,在采访中,他高度肯定了阿马尔乐于分享中国的战“疫”经验,说这对也门本国以及整个阿拉伯国家抗击疫情产生了积极作用。因为有了这个声音,让这则采访报道厚重起来,小故事里更好地展现出了国际视野。

在采写《特殊的抗“疫”医生》中,因为语言障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阿马尔是阿拉伯籍人士,他在与BBC、俄罗斯在线、半岛电视台等媒体视频连线时,说的都是阿拉伯语,小语种的翻译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确保节目内容的准确性,我们特地请来了懂阿拉伯语的大学教授,全程把关翻译。因为阿拉伯语语法复杂,有时候几个字几个发音都要反复斟酌,几易其稿,精耕细作的背后就是为了还原最接近原文意思的表述。历时两个多月,15分钟的专题片《特殊的抗“疫”医生》终于拍摄完成,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一天内连续在三个时段内播出了三次;我们专门制作的30分钟专题片《外籍医生阿马尔的传奇人生》,也在央视4套《中国缘》栏目中播出,央视频网络点击量很快就达到了58万,成为《中国缘》栏目创建以来点击量最高的一期节目。

二、践行“四力”,让作品更富有感染力

有了好题材,就看如何把它做实做好。要把有意义的新闻做得有意思,提升“内容魅力”不是件容易的事。采写《特殊的抗“疫”医生》,就要在深度践行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由于时差原因,阿马尔与外媒的连线大多数都在凌晨时分,而国外媒体的直播访谈临时更换嘉宾的事件时有发生。好几次我们都已经约好了时间,在阿马尔家里架好了机器,打好了灯光,一切准备就绪,谁料却被临时通知节目有变,访谈被取消。而大多数时候,得到消息时都已经是晚上10点以后,甚至更晚。5月20日凌晨,采访组在义乌连守了四个通宵后,我们终于等来了阿马尔与俄罗斯在线的一档连线直播,而巧合的正好是阿马尔的第一百场连线。阿马尔向俄罗斯民众热情地宣传了中国的战疫经验,众多中国市民群众积极配合做好防疫的生动细节,都被一一叙述出来。阿马尔动情地说,中国向各国提供帮助,这不仅是中国对别国负责任的表现,更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感。中国抗疫成功有很多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政府坚定的决心,果断地作出有预见性的决定,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人民积极响应,主动落实相关要求......

这段视频连线拍摄完毕后,已经将近凌晨两点了,但所有摄制人员都特别兴奋。我们与阿马尔相处的两个多星期,陪着他熬了很多个通宵,也更深入地了解了阿马尔的个性,记录下了最真实动人的第一手现场。其实,阿马尔白天忙着上班,夜晚还要熬夜连线,可见他对中国深切的感情,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也深深感动着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情感,也让这则报道不仅丰富详实,更有了暖暖的温度。

三、精心构思,“双线”展开提升作品主旨

采写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多次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推敲、打磨、锤炼。《特殊的抗“疫”医生》播出后,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让著名作家黄亚洲为阿马尔作的诗歌来开篇呢?这里其实是埋下了一个伏笔,我们的镜头并没有仅限于阿马尔的视频连线。在之前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阿马尔与黄亚洲都毕业于浙江大学,他们一位是医学系,一位是中文系,各自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为疫情的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巧合的是,黄亚洲还专门为阿马尔写了一首诗,而之前他们并不认识。于是,我们摄制组专程赶往杭州找到黄亚洲老师,并让两人进行了微信视频见面。虽然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但是阿马尔和黄亚洲之间的情谊瞬间达到共鸣。黄亚洲的诗中有这样一句:“阿马尔知道,在中国打胜这场抗疫战斗,赢家是整个世界,中国的东海是直通阿拉伯海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共同战胜病毒。”以黄亚洲的诗开篇,这是作品的另一条主线,它和阿马尔与外媒视频连线“双线”铺开,交叉叠加,这样的艺术手段就是为了将作品提高到另外一个高度——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昭示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人类才能共同战胜病毒。

确实,地方媒体不可能像央媒那样居高声自远,但却可以在深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特色,发掘本地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讲好本土故事,让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报道独具国际化的视野,用真情实感讲故事,让受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这也启示我们,推进地方媒体对外传播工作要有国际视野、国家站位,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时常感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只有更加深入基层,运用细节讲好故事,才能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思想的好作品。

猜你喜欢

连线医生疫情
战疫情
最美医生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快乐连线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