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7年重庆市渝中区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

2021-06-18何晓晨凌瑜双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标率渝中区甲状腺癌

周 琦,张 欢,张 雍,何晓晨,凌瑜双,曾 艺

(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000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疾病谱中急性传染病死亡率下降,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国居民的影响日益增加。以往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丁贤彬等[1]报道,重庆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由2006年的148.08/10万上升至2015年的269.39/10万。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导致重庆市居民早死的首要原因[2],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随着重庆市肿瘤登记工作的加强,作者分析了重庆市渝中区肿瘤发病趋势、发病顺位及死亡趋势,为开展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肿瘤登记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及动态未定或未知的肿瘤。渝中区新发肿瘤数据来源是由重庆市各医疗机构(含渝中区所辖医院及重庆市内其他38个区县所辖医院)诊治肿瘤病例的医生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汇总后,统一报送至医院所在辖区肿瘤登记处,经重庆市肿瘤登记处汇总整理后,凡常住地址属于渝中区,经临床和(或)病理确诊属于报告病种的新发病例均需纳入当年填报范围。人口数据来源于人口普查资料和公安、统计部门逐年提供的相应人口资料。另外,为确保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完整性,根据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补充肿瘤死亡病例,对在系统中报告死因为肿瘤的新发病例进行调查并补报。

1.2方法

1.2.1收集方法 肿瘤数据的收集方法是被动登记方法,由各报告医院从病案室导出数据,区疾控中心的肿瘤登记员收集各个医院肿瘤数据电子版后,对每一例病例的诊断、诊断时间、国际疾病分类(ICD-O-3)代码、形态学编码等所有登记信息进行审核、修改,并剔除重复病例。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几种原发报告病种,均需填报(每种疾病一张卡)。

1.2.2质量控制 评估数据质量的指标包括死亡发病比(M/I)、仅有医学死亡证书的比例(DCO%)、病理诊断的比例(MV%)、诊断不明所占的比例(UB%),肿瘤登记质量评价要求M/I介于0.6~0.8之间,DCO%<5%,MV%>66%[3],2011-2017年M/I范围 0.53~0.68,DCO%范围0~5.18%,MV%范围60.01%~73.51%,UB%范围0~5.29%,提示渝中区肿瘤登记上报数据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中国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以下简称“中标率”)采用 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中标率=∑AiWi/∑Wi(Ai为某年某地年龄别发病/死亡率,Wi为中国标准人口年龄组人口数)。年度变化百分比(APC)=100×(eβ-1),其中β为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中的标准系数,即以y[发病/死亡率的自然对数,即y=ln(%)]为因变量,年份x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得β,线性模型y=α+βx+ε(式中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1,4]。趋势检验: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对2011-2017年的肿瘤发病率、中标率进行趋势检验,R2(决定系数)越接近于1,回归模型拟合越好,方差分析检验R2。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趋势

2.1.1恶性肿瘤总体发病情况 重庆市渝中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与中标率分别由2011年的242.02/10万和153.71/10万上升至2017年的319.94/10万和225.56/10万。发病率与中标率年均增幅2.54%和3.99%,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历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11-2017年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1-2017年渝中区恶性肿瘤发病率(/10万)

2.1.2恶性肿瘤总体死亡情况 2011-2017年渝中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和中标率较为平稳,趋势不明显。从2011-2017年,渝中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与中标率由164.42/10万和95.58/10万上升到179.47/10万和116.48/10万,死亡率与中标率年均增幅分别为1.98%和3.14%,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死亡率由197.54/10万上升到233.63/10万,年均增幅为3.17%,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死亡率由131.44/10万下降到126.26/10万,年均降幅为0.03%,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1-2017年渝中区恶性肿瘤死亡率(/10万)

2.2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情况 2011-2017年渝中区各年龄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40岁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40岁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80岁年龄组或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年龄别发病率分别在50~<55、60~<65和65~<70岁年龄组呈上升趋势,在55~<60岁年龄组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011-2017年渝中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2.3恶性肿瘤顺位及发病情况 2011-2017年间,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排前列的癌种有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年均增幅为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6,P<0.05),其余癌种变化趋势不明显,AP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7年间,男性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排前列的癌种有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前列腺癌、胃癌等,男性各癌种变化趋势不明显,AP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7年间,女性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排前列的癌种有肺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子宫颈癌、胃癌、甲状腺癌等,其中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年均增幅达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1,P<0.05),其余癌种变化趋势不明显,AP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011-2017年渝中区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3 讨 论

3.1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较高 2011-2017年重庆市渝中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趋于稳定,尽管未像全重庆市[1]及全国[5]一样观察到上升趋势,但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2011-2015年渝中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均高于重庆市平均发病率(203.03/10万~269.39/10万),除了2011年渝中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2012-2015年渝中区发病率较全国的平均水平(250.28/10万~285.83/10万)都要高[6-7],考虑可能是重庆市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8],而渝中区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龄化更为严重,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当前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问题,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另外,渝中区汇集了重庆市大部分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可及性好,随着医疗技术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参加健康体检发现并诊治恶性肿瘤的比例相对增大。另外,2012年较2011年发病率有大幅上升,随后几年发病率变化较为平稳,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加强了肿瘤登记报告与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完善了死因漏报,肿瘤报告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但随着登记工作和死因漏报工作的持续开展,报告发病率则逐渐接近真实发病率。

3.2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40岁后恶性肿瘤发病率迅速上升,80岁以后达到高峰,与全国的发病趋势一致[5]。其中50~<55、60~<65和65~<70岁年龄组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他年龄组并未观察到该趋势,可能与中老年人群膳食不合理、运动不足、吸烟、有害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而渝中区针对中老年的慢病防治示范区的开展,提高了中老年的健康体检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3.3肺癌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癌种 从肿瘤顺位来看,2011-2017年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是渝中区居民主要患癌种类,其中肺癌、结直肠肛门癌一直位于我区肿瘤发病顺位第1、2位,肝癌、乳腺癌在3、4位波动。2011-2017年男性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胃癌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与以往研究一致[9-10],可能与男性更多暴露于工作压力、不健康的饮食、吸烟、有害饮酒等生活习惯有关。2011-2017年肺癌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癌种,与全国的结果一致[11],吸烟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吸烟年限增多、吸烟深度和日吸烟量增加,肺癌的致病风险也随之增加[12],再加上环境的恶化,如雾霾日趋严重,这一情况仍在加剧,甚至有研究报道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9%[13],因此肺癌的防控显得尤其重要,应大力倡导戒烟,将公共场所禁烟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治理大气污染,同时探索并改良肺癌的早期检查和筛查技术。

3.4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呈增长态势 2011-2017年渝中区甲状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国际上的甲状腺癌增长态势趋于一致[14-15],分析原因一是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及检查技术敏感性的提升、病理组织学分类标准的改变,患者的检出率提高[16],二是随着渝中区慢性病综合示范区的开展,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健康体检的频率和人群覆盖面都有提高,加之渝中区积极开展城市癌症的早诊早治,促使甲状腺癌的报告发病率提高。另外,不良环境、激素使用等也会影响甲状腺癌的实际高发[16],部分研究发现,补碘过量与甲状腺癌尤其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升高有关[17]。也有研究发现超重[体重指数(BMI)25.0~29.9 kg/m2]或肥胖(BMI≥30.0 kg/m2)的人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增加(相对风险分别为1.27、1.47)[18]。

总之,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早诊治、早治疗,建议利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筛查方法,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加大对健康四大基石的宣传,让人民了解合理膳食、适宜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内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临床医生还应继续开展对肿瘤患者的生存随访,了解不同癌症的生存时间与患者生活质量,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中标率渝中区甲状腺癌
渝中区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6万余人 11月沪牌参拍人数较上月增长6万余人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污染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提高勘察设计中标率的策略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展示观摩 借鉴创新
————参加全国十国城市第25届体育教学与科研研讨会有感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