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盐食品中铅的含量

2021-06-17宋小丽

现代食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铅铅含量硝酸

◎ 宋小丽

(博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新疆 博乐 833400)

在所有已知毒性物质中,记载最多的是铅。铅是慢性和积累性毒物,主要通过水质、土壤、农药、化肥等途径,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并造成危害,在很低的浓度下,铅的慢性长期健康效应表现为: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科学家发现儿童血样即使铅的浓度保持可接受水平,仍然可以影响到儿童智力发育。因此重金属铅已列入全球环境检测系统(Glob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GEMS)中的食品污染物监测必测项目,我国已将铅污染纳入“十二五规划”中重点防控的内容之一[1]。

2010年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根据铅的污染水平和膳食摄入量以及人群健康危害情况,对食品中铅的安全性再次进行评估,认为实际铅摄入量已经达到引起儿童智商损害和成人收缩压升高的程度,失去了制定PTWI值(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的意义,因而取消了铅的PTWI值,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降低铅在食品中的含量[2]。要防止铅污染给公众带来危害,一方面要严格监控食品生产过程,做到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控制含铅食品的摄入,以减少铅在体内的富集。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部门应重视食品中铅的研究以及相应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标准制修订工作。

在GB 2762—2017中[3],铅的限量指标排在第一位,标准规定检测方法为GB 5009.12—2017,涉及22大类食品中铅含量限值。例如,GB 2762—2017中调味品(食用盐、香辛料类除外)限量(以Pb计)为1.0 mg·kg-1、水产品(海蜇制品除外)限量(以Pb计)为1.0 mg·kg-1、海蜇制品限量(以Pb计)为2.0 mg·kg-1,对这些含盐较高的食品,应对检测铅含量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GB 5009.12经历了2003版、2010版、2017版的修订,而修订食品中铅测定标准的关键是完善标准中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2003版、2010版国家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对测定高盐食品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氯化钠产生的基体干扰,对分析准确性影响较大。2010版加入了磷酸二氢铵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实际操作中对高盐食品进行测定,结果数据波动较大,精密度不高,氯化钠产生的基体干扰仍难于避免。2017版完善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及前处理方法,在检测中遇到海产品、酱油等高盐食品时,使用硝酸钯-磷酸二氢铵混合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数据重复性稳定,背景扣除吸收稳定,几乎消除了氯化钠基体干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以酱油为例,采用相同的仪器、试剂、标准曲线,同样的前处理方法(2017版新增微波消解法、保留湿法消解,实验采用湿法消解),分别使用磷酸二氢铵溶液20 g·L-1、硝酸钯-磷酸二氢铵混合溶液(0.2+20)g·L-1两种基体改进剂,进行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ICE3000原子吸收光谱仪(带石墨炉检测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硝酸(优级)、硝酸溶液(5+95)、硝酸溶液(1+99)、高氯酸(优级)、硝酸钯-磷酸二氢铵混合溶液(0.2+20)g·L-1及磷酸二氢铵溶液20 g·L-1;铅标准储备液(编号:P2-PB678290,浓度:(1 000±10)ug·mL-1,北京振翔科技有限公司);铅标准中间液(1 000 ug·L-1)。

用硝酸溶液(1+99,V/V)(5+95)配置0 μg·L-1、1 μg·L-1、5 μg·L-1、10 μg·L-1、15 μg·L-1、20 μg·L-1和30μg·L-1共计1个空白6个浓度的标准曲线。

1.2 试样前处理

准确移取液体试样2.00 mL于带刻度消化管中,加入10 mL硝酸和0.5 mL高氯酸,在可调式电热炉上消解,若消化液呈棕褐色,再加少量硝酸,消解至冒白烟,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取出消化管,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0 mL,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1.3 仪器检测

考虑不同基体改进剂对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的最佳条件,仪器条件使用标准推荐参数结合仪器参数。具体仪器测定条件如下。

GB 5009.12—2010[4]:峰高法,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法。参考条件:波长283.3 nm,狭缝0.5 nm,灯电流93%。干燥温度:120 ℃、20 s,450 ℃灰化20 s,2 300 ℃原子化5 s;分别取铅标准系列溶液、空白、样液10 μL,磷酸二氢铵溶液(20 g·L-1)5 μL,注入石墨炉中测定。

GB 5009.12—2017[5]:峰高法,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法。参考条件:波长283.3 nm,狭缝0.5 nm,灯电流93%。干燥温度:120 ℃、45 s,750 ℃灰化20 s,2 300 ℃原子化5 s;分别取铅标准系列溶液、空白、样液10 μL,硝酸钯-磷酸二氢铵混合溶液(0.2+20)g·L-15μL,注入石墨炉中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测定含基体溶液中铅的标准曲线、试样溶液、空白溶液、加标回收溶液及各项参数。铅含量为15 μg·L-1标液,测定次数为7次;试样溶液测定次数为7次;空白7次;加标0.100 mg·kg-1,加标溶液测定3次。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线性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回收率结果表

由表1可知,测定6个标准溶液点得到标准曲线线性系数2010版为0.998 7,2017版为0.999 3,从数据可以看出,2017版标准曲线线性更佳,定量分析得到的测定结果更准确更接近真值。测定铅含量为15 μg·L-1标液,测定次数为7次,2010版RSD值为0.03、2017版RSD值为0.003;试样溶液测定次数为7次,2010版RSD值为3.0、2017版RSD值为0.94。得出2017版测定可以得到更高的精密度,结果值离散性小,更接近平均值。加标0.100 mg·kg-1,加标溶液测定3次得数据2010版91%、2017版99%,通过分析加标回收率的数据可以评价2017版方法测定结果更准确,结果更可控。

3 结论

GB 5009.12—2017在应用硝酸钯-磷酸二氢铵混合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后,对高盐食品铅含量进行测定,数据重复性更佳,回收率更好,有效消除了氯化钠基体干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中铅铅含量硝酸
MSA镀液体系下镀锡板面铅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早、晚稻对土壤铅吸收差异性研究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食品包装纸中铅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茶叶铅含量调查研究
聚焦蓄电池领域生产中铅的危害及其个体防护
城市环境变化对银杏树轮中铅含量的影响
悬浊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硝酸钯生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