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期拟穴青蟹苗淡化驯养试验

2021-06-17刘志强罗铭豪马春艳张凤英马凌波

科学养鱼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蟹幼体盐度

刘志强,罗铭豪,2,王 伟,赵 明,2,谌 微,马春艳,张凤英,马凌波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2.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拟穴青蟹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是高档海产经济品种之一。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10年-2019年,作为我国三大经济蟹之一的青蟹年产量仅增加了4.5万吨(由2010年的11.6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6.1万吨),远低于我国另外两大经济蟹(中华绒螯蟹和梭子蟹)的增长速度。究其根源,苗种是制约青蟹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青蟹人工育苗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养殖户放养的青蟹苗都是海中捕捞的野生苗,而野生苗存在数量少、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青蟹养殖产业的推广。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青蟹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野生苗和人工苗都是在高盐度水体中获得,而接下来的养成过程则都是在河海交界的低盐水体中进行,如果蟹苗不经淡化培育直接放养入低盐度的水体中,其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因此,选取合适阶段的蟹苗进行低盐度驯养,以获得适应低盐水体的淡化苗,对于拓展青蟹养殖新领地,充分利用河口区众多低盐度水域,同样是推动青蟹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力举措。基于此,本试验对青蟹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苗种进行了初步的淡化驯养研究。具体操作及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苗种来源 2020年4-7月本课题组试验人员在福建霞浦忠盛水产场进行拟穴青蟹苗种人工培育工作,本次淡化驯养试验选取的是该阶段繁育的活力好、肢体健全的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苗(图1)。

2.水质检测及放苗前水处理 经过沙滤的海水经次氯酸钠杀菌处理24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还原,使用前用余氯、pH、氨氮及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对水体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检测合格的海水与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混匀,分别配制成盐度25、15、10、5、3、1的养殖用水。

图1 拟穴青蟹不同时期蟹苗

3.放苗 分别选取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蟹苗各60只进行本次驯养试验,其中每个时期的蟹苗平均放入6个5升的塑料桶内进行养殖,在养殖桶内放入窗纱供其攀附、躲藏(图2),以防止蟹苗之间相互残杀。养殖过程中持续充氧,饵料投喂充足,温度保持在27~29℃。

图2 淡水驯养系统

4.数据统计 将正常水体(盐度32)中生长的不同阶段的青蟹苗按步骤3中的设计放入盐度25的水体中,两小时后将蟹苗取出,记取活苗与死苗的个数后放入暂养桶内(内装盐度为25养殖水),随后将养殖桶内的水换为盐度为15的水,并将存活的青蟹苗平均放入对应的养殖桶内。按照此操作,使蟹苗依次经盐度10、5、3、1及淡水(曝气的自来水)驯养。

二、试验结果

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不同,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在长距离离水运输过程中会大量死亡,因此青蟹大眼幼体尚不能作为商品化规格的苗种供养殖户放养。待大眼幼体变态为仔蟹后,其离水运输成活率大大提高,目前青蟹苗种放养规格为不同时期的仔蟹。

本试验分别选取仔蟹1期、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青蟹苗进行淡化驯养,结果显示,仔蟹1期耐低盐能力最弱,在盐度由32降至25时便开始出现死亡个体,死亡率为8.3%,至养殖水体盐度降至1时,60只试验用蟹仅有1只存活,存活率仅为1.7%。这说明仔蟹1期的蟹苗不适合作为淡化驯养的对象。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蟹苗在淡化驯养过程中显示了较好的耐低盐的能力,在盐度由32降至25时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蟹苗均未出现死亡现象,直至盐度降为15时才开始死亡,且死亡率很低,分别为8.3%和3.3%。当盐度降为1时仔蟹2期及仔蟹3期的成活率依旧很高,分别为73.3%和81.7%。因此,可以选取仔蟹2期和仔蟹3期的蟹苗用于苗种淡化,以获得适应低盐度养殖水体中生长的蟹苗。另外,本试验中当3个时期的蟹苗置于淡水中养殖时,其存活率均为0,说明纯淡水的养殖水体还不能养殖青蟹。

猜你喜欢

青蟹幼体盐度
盐度对吉富罗非鱼受精卵孵化及稚鱼生存的影响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盐度对隐秘小环藻生长、沉降及藻壳物理性质的影响❋
影响海水盐度的三个因素
两只螃蟹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水晶虾幼体发育研究初报
石头的美梦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的改进
盐度调节的简易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