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技能教学新范式研究——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高尔夫球俱乐部为例*

2021-06-17刘智鑫芦宏亮

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挥杆范式动作

刘智鑫 王 惠 芦宏亮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技能教学新范式研究——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高尔夫球俱乐部为例*

刘智鑫 王 惠 芦宏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采用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分析互联网科技应用新范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结合技能形成、课堂反馈、成绩评定进行讨论。新范式教学技能形成表现“上手快、纠正准、理解透”的特征,课堂显现延展性、互动性、育人性,技能考评成绩较好。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在课堂传授,体育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互联网科技,提升体育术科业务水平,显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学生获得感更强,教师教研、创新、育人能力得到锤炼。

高尔夫球;新范式;教学;动作

国务院推动“互联网+”行动是对互联网的升华和发展[1],同时对教育提出探索教学新模式的要求,自此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平台搭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概念和模式的兴起,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逐步进入常态,“互联网+”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互联网+教育”也不断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话题,正确把握课程目标时代定位和教育模式创新两个方向是“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创新要求[2],与此同时,分析高校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启发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的“互联网+课堂”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3]。大学体育课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创新,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真正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最终要通过教学范式的转型与发展而实现[5],作为体育课堂的实践教学,如何抓住互联网这个信息传递工具更好地为技能教学服务成为讨论的落脚点,体育技能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式讲述动作技术特征,通过示范动作指出常见的错误和难点,学生更多的是通过教师语言获得反馈信息,为了优化和提高体育术科教学实践活动,尝试将互联网科技应用在体育技能课堂中,形成技能教学新的范式,教学新范式主要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动作视频分析APP和图片处理软件等,作为课堂工具辅助教学,建立自我评价→教师诊断→同学交流为一体的互动模式,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自己都能以互联网为载体主动参与学习,拓展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内容的延展性,平台搭建使课堂得以延伸,打破课堂教学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实现移动学习和互动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6],为了更好促进优秀学生技能拔高,提高低技术学生基本技能掌握,完成教学教法培养任务,提出教学新范式的创新实践研究,旨在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诊断与监控、课后分享与总结的过程[7]。高尔夫球从运动项群基本特征理论分析,其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和准确性基本特征的一项运动[8],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击球技术,可通过辅助教学系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9],通过实践教学新范式实验研究,观察和评定学生学习过程,总结技能形成和课堂表现,深度思考线上与线下互动融合的体育技能课堂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实践,以期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基础[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高尔夫球俱乐部40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

1.2 研究方法

1.2.1教学实验法:教学新范式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动作视频分析APP和图片处理软件作为课堂工具辅助教学,建立微信平台和微信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消化,以技术图片、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动作视频分析APP能更直观地诊断动作错误,建立良性互动;传统教学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教师的讲授和动作演示。

1.2.1.1 实验设计: 40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电话沟通确保40人均无高尔夫球运动基础,实验组进行教学新范式,通过课前制作技术图片、整理相关视频资料以及教学内容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课中使用智能手机记录动作,并通过免费下载运动视频分析APP软件进行动作诊断,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中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诊断→同学交流的互动过程进行学习反馈,课后将常见错误的诊断图片截图和优秀学员的视频动作发布到微信群,同时要求学生总结练习心得并发给教师;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教学实施,采用讲述新课→动作演示→自我练习→教师指导→巩固练习→小结与布置作业的形式完成教学实施过程;为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实验结束后对照组进行8周的新范式教学体验。

1.2.1.2 实验控制:通过8周32学时的教学,学习内容涉及7号铁杆、S杆和推杆,学时分配和教学内容如表1。

表1 实验控制学习内容、周数、学时数及教学内容简述

学习内容周数学时数教学内容 7号铁杆416¼挥杆、半挥杆、全挥杆 S杆28切滚球、高抛球 推杆28短推、长推、推杆心理

《高尔夫球》是一门技能必修课,即使用器械对静止的球进行击打,以击打的距离、精准为评判的一项高雅运动,课程学习本着“掌握挥杆技能、认识高球文化”的理念,注重身体和心理层面的引导,培养独立思考和果敢坚韧的性格,塑造自律、诚信、为他人着想的高尔夫球运动精神;本研究教学内容符合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7号铁杆技术从挥杆幅度入手建立动作结构,即¼挥杆→半挥杆→全挥杆,学时占比总学时1/2,即强化挥杆动力定型、建立节奏感、培养方向性和距离感,S杆以切滚球和高抛球为教学内容完成学习,学时占比1/4,主要强化短距离击球精准性的培养,推杆教学在切杆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果岭能力,穿插教学比赛和实战,提高课堂的实用价值。

1.2.1.3 实验实施:教学新范式强化课前预习、课中监控和技术诊断、课后总结分享,课中监控和技术诊断主要通过记录挥杆视频,通过慢放和APP应用进行技术诊断,视频诊断根据正侧面挥杆进行动作细节的标定,从动作要素入手,建立学生的挥杆动作结构,逐步形成动作技术;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通过视频慢放功能指出问题,分化和巩固阶段主要通过标定划线的形式指出细节的问题,动作自动化阶段形成实时视频监控和诊断,注重分享技能感受和建立目标意识。传统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传授,采取示范、讲解、练习、纠错指导的模式进行学习,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教学过程两种教学形式

1.2.1.4 实验评价:高尔夫球技术考评内容包括7号铁、50码定点击球(S杆)、推杆,7号铁杆和S杆各完成5球,推杆完成10码长推2球和1码半径短推3球,以技评为主,通过动作技术完整度、流畅性、击球方向和距离、击球稳定性、击球成功率、心理抗压性综合考评,三项学习内容均以百分制打分,并以各项占比算出总成绩,其中7号铁杆占比60%,S杆占比20%,推杆占比20%;考试过程由另一位高尔夫球老师完成,该教师有10年以上高尔夫球课程教学经历,实验组与对照组40人名单由第三人打乱排序;考核执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高尔夫球》课程教学大纲《高尔夫球课考试细则》。

1.2.2 观察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高尔夫球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一方面是练习时长、练习球量、击球频次、练习专注度,通过设置观察计划表对每堂课进行记录;另一方面每堂课与学生进行交流,观察组间学生课堂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交流情况、分享总结情况、课下练习情况等,记录学生的主观需要和成长进步。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0对考试成绩原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为相关描述性分析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新范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比较

学习评价采用观察法一方面对学生练习时长、练习球量、击球频次、练习专注度进行统计,通过设置观察计划表对每堂课进行记录;另一方面每堂课与学生进行交流,观察组间学生课堂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交流情况、分享总结情况、课下练习情况等,记录学生的主观需要和成长进步。通过观察课堂教学情况,实验组练习时长较长,且持续性较好,通过自我评价与教师诊断相结合,带着思考进行练习,练习的节奏性较好,对照组练习中出现练习速度过快,练习的节奏性较差,练习数量上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堂课基本相似,击球频度对照组较高,即前后两次挥杆练习时间间隔短,对照组练习专注度稍差于实验组,提问情况实验组明显较多于对照组。教学新范式实施中课前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授课内容及相关动作图片视频,唤起学生的参与热度,观察课堂情况,实验组学生在上课前表现出较强的热情,课中练习阶段也会记录自己的技术动作,比照自己的动作与老师的动作,培养发现问题→自我思考的习惯,进行自我诊断与修正,课中教师指导为“视频-语言”和“技术诊断-语言”的互动反馈,通过记录正侧面视频技术动作,教师更直观分析动作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的应用,诊断→修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9],课下的分享和总结以及彼此的交流互动促使实验组逐步建立社群文化,彼此的黏合性越发显现,对照组课堂参与度和师生互动情况均无明显变化,学生主观需要不突出,成长进步停留在技能掌握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评价采用成绩比照法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32学时的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40名同学对7号铁杆、S杆、推杆有所掌握,总成绩由三种球杆得分百分比相加而来,如表2,实验组学生总平均分要高于对照组,其中7号铁杆与S杆平均分两组相差较为明显,推杆平均分相差较小,7号铁杆与S杆动作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击球效果,推杆除了具备相应的动作技术以外,其他影响因素较多,故其成绩变化不明显,通过实验分析,两种球杆学习中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整体成绩较好于对照组,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表

7号铁(60%)S杆(20%)推杆(20%)总分 实验组79.3±7.2680.05±5.8479.4±6.3479.47±6.33 对照组72.9±7.1773.75±6.0376.4±5.1873.77±5.98

2.2 教学新范式对高尔夫球技能形成的影响

运动技术即合理有效完成动作的方法[1],运动技能的概念是按照一定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每项运动技能包含动作要素和技术结构,高尔夫球项目从动作要素和技术结构上去认识,其动作要素包含身体姿态、挥杆轨迹、挥杆时间、挥杆速度、挥杆节奏等,动作基本结构可称为“技术链”,从高尔夫球的准备姿势的程序化形成,到引杆→上杆→下杆启动→释放击球→送杆→收杆的技术结构,充分显现高尔夫球技能形成难度大,教学新范式为学生和老师搭建了一个互动学习的平台,以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

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坚持“打基础、快上手”的教学目标,逐步建立动作画面感,具体到课堂实施中,课前老师通过制作挥杆动作拼贴图、整理视频资料、发布教学内容,使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有所认知,课中结合教师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学生拍摄老师的挥杆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将动作呈现出来,此过程需要通过视频进行记录,反复翻看动作表现,课下根据教师整理的动作关键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享资料进行自我审视,使学生不断养成思考的习惯;分化阶段学习坚持“懂要素、塑结构”的教学目标,强化课中对挥杆技术原理、挥杆节奏、挥杆运动链、挥杆重心移动、挥杆平面等动作要素的理解,从动作细节上进行监控指导,除了课堂练习的视频记录,还需要借助运动视频分析APP的应用,通过标注不同动作阶段人体与器械的运动状态,建立学生对动作细节的认知,加强刻意练习,初步形成动力定型;巩固和自动化阶段坚持“勤思考、多总结”的教学目标,深度认识身体与器械的融合,体育技能课堂的真正价值是以体育人,此过程更多发挥学生主体功能,从学以致用中建立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高尔夫球课堂教学重在挥杆理念的引导,不仅要教给学生怎样做?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作为公共体育技能课堂,不能因为学生的底子薄而降低阶段学习目标和任务,应根据项目动作规律,在技能形成过程中“想办法、找路子”,真正实现学生学有所获。

2.3 教学新范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

深度认识教学新范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从学习方法、课堂互动、教师角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学习方法上存在差异:传统教学方式以讲解法、示范法为主,课堂表现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练的过程,新范式在讲解法、示范法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工具增加了直观法、想象法、表象法等方法,课堂表现出学生思、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练、学生再思的过程。其次是课堂互动存在差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新范式的应用[7],拓宽学生接受学习的途径,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诊断相结合,延伸课堂教学,延长有效教学时长,问题反馈更直观、具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运动技术上不断建立挥杆画面感,对技术动作的领悟能力越来越强,对挥杆意念和节奏的把控越来越好,传统教学方式的互动局限在学生与教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诊断的结合,教师诊断过程只是通过语言和示范的形式传递信息[8],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纠错和学生改错实效性不佳,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对动作技术的认知和领悟力不同,教师指导纠错的直观性呈现不明显,学生改错速效性不强。最后是教师角色存在差异:从“教书匠”向“教育者”的转变,新范式教学指导纠错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针对其视频记录进行诊断评价,标定错误点并指导修正,学生更直观、具体地认识到自己的技术问题,教师指导的靶向性和成效性更明显,教师通过指导纠错过程,总结学生常见的错误和教学难点,挖掘更多的修正方法以利于更好的指导,建立错误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资源数据库,引导学生思维方式和培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于教师不仅要在专业上不断提升,而且在对学生个性化塑造以及学生身心发展中不断摸索,真正做到以体育人;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课堂的主导功能发挥的不够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完全显现。教学活动中应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两种教学形式的比较分析,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不再局限在课堂传授,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也在影响着体育术科教育教学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水平、育人功能在未来教学中将越来越重要,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5],体育术科教学的运行规则和业务流程的创新和改变仍将继续。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教学新范式对提升现有体育术科教育教学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价值参考,在“互联网+”理念推动下,体育课程教学应深度融合现代科技进步工具,以创新的思维打造体育技能课堂,其他项目体育技能课堂可借鉴参考。

(2)教学新范式在课前-课中-课后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技能学习上形成学生评价→教师诊断的直观反馈,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良好;凸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更好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更强,课堂的延展性和互动性得以显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同时技能形成更高效,教师的成就感和学生的获得感更强。

(3)教学新范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体育教师的育人功能,同时彰显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呈现高品质体育技能课堂,提高体育教师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3.2 建议

(1)体育教师需加强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锤炼,同时给予体育教师更多互联网科技应用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探索水平,拓宽教学素材的收集途径;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研发人员与体育教师可互动交流,开发更为实用的运动分析APP软件工具,以利于体育课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学习。

(2)建立体育教师与学生互动答疑制度和平台,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强化自身育人能力的锻造,以有深度和有温度的教育影响学生成长成才。

(3)线上与线下教学互通融合,拓展教学资源,延伸学习空间,打造优质体育技能云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技能课堂。

[1]王兴伟,李婕.面向“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53(4):729-741.

[2]陈琳,陈耀华.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3-40.

[3]俞山青,陈晋音.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7(8):120-124.

[4]张敏,廖艳萍.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4):139-140.

[5]刘延波.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学范式的反思与重建——从“预成”到“生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3):80-83.

[6]李贵,费星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6):108-114.

[7]李厚林,周晓龙.互联网+“微信+智能手机”技术在田径跳远技术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5):45-50.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6-50.

[9]杨贤昭,程耕国.高尔夫辅助教学系统[J].测控技术,2010,29(4):100-102.

[10]全海英,常江慧.学校体育视域下“互联网+体育”的价值及发展研究[J].运动,2017(15):1-2.

Research on New Paradigm of Sports Skill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Taking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Golf Club as an Example

LIU Zhixin, etal.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Zhangzhou 363105, Fujian, China)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级科研孵化项目(YM2019W13)。

刘智鑫(198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尔夫球教学与训练、运动技术分析。

猜你喜欢

挥杆范式动作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下一个动作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改变,不断努力向前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占领”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街头高尔夫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