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

2021-06-16邓芬李永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尊心发展对策体育

邓芬 李永军

[摘   要] 足球运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使学生舒缓身心、增强体质,还能让他们通过足球锻炼,提高体育运动技巧与身体肌群力量,为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奠定技能与力量基础。随着足球运动的盛行,校园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喜爱,随之成为中小学大力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校园足球运动不仅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还促进他们磨炼意志,在协作中形成拼搏精神,并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校园足球运动;体育;自尊心;影响;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5-0022-02

随着世界足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足球这项运动逐渐在青少年中普及,基于其难度适中、技巧性强、团队性强的特点,越来越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将足球运动列入体育拓展课程中,旨在借助足球教学,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意识与技术能力,进而达到充分提升体育课价值的目的。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身外部体征、能力水平、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对人的体育锻炼、竞技水平等有一定影响,因为其为人的行为模式提供了关键性指导。校园足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技能培养、身体机能提升、行为价值体系构建为一体的运动,对于青少年的自尊心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中小学教师应认识到校园足球运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辅助作用,以科学规划课程结构,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运动学习体验,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适度增强其自尊心的目的。

一、体育锻炼的态度行为对自尊心的影响

第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通常某项身体素质会高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众所周知,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机能、肌群力量、爆发能力等一般都优于普通学生,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增强体质,并提高某项素质,进而增强自尊心。

第二,体育锻炼方式的不同会对学生自尊心的各个维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技巧型运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运动技能有所提升,力量型运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肌群力量有显著改善,健美类运动可以使学生的柔韧性、身体调控能力得到提高。校园足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可以让学生身体的多项素质和自尊心得到增强。

第三,锻炼时间越长,所产生的生理变化越明显,对学生自尊心产生越积极的影响。随着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的增加,学生将会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提升,同时形体也会得到改善,这会使学生提升对自己形体的满意程度。学生在长时间、高频率的锻炼下,会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这同样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校园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

1.运动技能方面

校园足球本身就是一项依赖技术的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竞技战术技能等。开设校园足球运动课程,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运动技能,并在运动中积累经验,进而提升自信心。足球运动涉及的基础技能较多,場上每个位置主要练习的运动技能也不尽相同,教师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站在不同位置可以全面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这种攻守兼备的运动可以使学生充分展现个人运动潜能,并提高基础运动技能。

2.身体机能方面

校园足球运动可以开发身体的多项潜能,如跑步速度、控球能力、核心爆发力、腿部肌群力等,可见,校园足球运动对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传统中小学体育课程中,有的教师课上开展的训练活动较为单一,仅能锻炼到学生身上的少数部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足球运动不仅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之改善身体素质,树立运动精神,增强自尊心。

3.速度方面

速度在足球运动中是十分重要的素质,踢足球需要保持较快的跑步速度与反应速度,如前卫的盘带速度、后腰的拦截速度、后卫的攻守速度等,可见,足球运动是在高速状态下完成的竞技对抗。在校园足球运动课程中,教师会消耗一定课时用于短跑的爆发力训练和长跑的耐力训练,这些基础训练有助于学生在足球比赛过程中坚持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并使他们的速度得到显著提升。

4.协调方面

协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运动技能,协调能力不仅指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还指在团队竞技运动中,所有人相互配合表现出的协调能力。校园足球运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如此他们才能在参与足球竞赛时更好地取得胜利。

5.耐力方面

足球运动不仅依赖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协作精神,同时也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耐力。开展足球运动所需的时间较长,虽然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时长相对较短,但仍需要教师开设针对耐力的训练课程,以帮助学生提升耐力,继而得以在参与足球竞赛时具备充足的体力。耐力影响着学生的运动态度,当学生的体能耐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他们参与体育训练的时间与频率就会增加,自尊心也会相应增强。

6.活动价值方面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竞赛活动,而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学生既能通过比赛收获运动的快乐,又能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与公平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活动价值包括经过体育锻炼所形成的健康体魄与心理满足感。足球运动恰好具有改善体质、丰富精神世界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在竞赛结束后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有利于他们自尊心的良性发展。

三、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对策分析

1.在体育课程中开设足球项目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校园足球运动是一项有利于丰富学生运动生活的运动,在中小学校中逐步得到重视。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号召,越来越多学校将足球项目纳入体育教学中,旨在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多样化体育教学,并以此推动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中小学校不注重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一方面,一些体育课程更偏向自由活动,且有的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视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有的教师没有给足球训练安排充足的时间。为此,学校要完善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以使校园足球运动逐渐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2.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的时间,科学规划课程结构

足球运动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娱乐项目,即只是将足球运动当作课余时间的休闲活动,没有对足球运动中的技能、战术进行具体了解。为此,教师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时要科学构建课程结构,基础理论、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实战演练等都要有所涉及,以确保教学的完整性。

教师可将课程分为基础理论、技能指导与实战训练三部分,首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介绍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与比赛场地、队员人数、惩罚措施、计胜方法等相关的信息。其次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分課时进行技能指导,开设有针对性的速度、协调能力、耐力训练,为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最后以竞技赛的形式进行实战训练,既锻炼学生的战术实施能力,又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从而充分提升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

3.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足球学习兴趣

体育作为一门以实践尝试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学科,也是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校园足球运动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即不仅可以通过体能锻炼塑造学生的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规则意识、集体主义观念。为此,教师要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足球运动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培养他们学习足球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校园足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主要分为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与文化活动三部分,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活动自由参与。艺术活动主要是在班级中绘制与足球运动相关的板报。体育活动是指学校组织的足球竞赛。文化活动则是宣传各项足球赛事,探讨足球文化知识。“文化节”从艺术、体育、文化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足球的文化内涵,促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提升身体素质,发展人文精神、自尊心。

总之,目前我国有部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其运动畏难情绪愈加明显。足球运动作为学生相对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对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体育锻炼可通过减轻体重、强化肌群等增强人的自尊心,因此中小学教师可借助校园足球运动,从运动技能、身体机能等方面提高学生对自身的满意程度,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自尊心发展对策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浅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三件事
2016体育年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