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外销青花鹿纹陶瓷艺术审美研究

2021-06-15陈晶薛圣言

大观 2021年4期
关键词:明清外销审美

陈晶 薛圣言

摘 要:明清时期的陶瓷绘画已经完全成熟并蓬勃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瓷器被大量出口海外诸国,特别是那些带有蓝色鹿纹的陶瓷器皿深得外国人的喜爱。文章立足外销陶瓷的历史与成因,分析青花鹿纹陶瓷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显现的艺术审美特征。

关键词:明清;鹿纹;外销;审美

注:本文系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图像研究”(YS19227)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明清外销陶瓷的贸易背景

明清时期是我国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大量优秀的瓷绘工匠从各地涌向景德镇,另外陶瓷烧造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蓬勃发展。在珠山设立的御窑厂,不仅可烧造专供皇宫使用的御用瓷器,还烧造对外赏赐所用的瓷器。在官窑陶瓷制作的引领下,民窑瓷器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明永乐至宣德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此期间郑和为所到国家带去了大量的中国商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郑和下西洋为我国打通了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也把景德镇陶瓷与欧洲等海外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量做工精良、绘画优美的陶瓷器皿进入国外市场,景德镇由此也成为世界陶瓷中心。特别是在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葡萄牙人开辟了好望角的新航线后,很多葡萄牙商人将陶瓷运往欧洲国家。此后,随着荷兰在欧洲北方海域地位的取得,中国瓷器开始大规模销往欧洲市场,这些实用又美丽的器皿赢得了欧洲各国人的喜爱。克拉克瓷是中国应欧洲一些国家的需要,专供出口欧洲市场的一种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器。绘画内容多为花卉、瓜果、鸟兽虫鱼等纹饰,整个画面极其具有东方韵味,在后期也出现了较多中西风格结合的纹饰。可见,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在全国和世界上都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工匠和艺人的集体智慧下,中国瓷器传播至世界各国,这些陶瓷款式和经典画面对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外销青花鹿纹陶瓷的研究特征

纹饰作为依附于陶瓷器物的装饰,除了具有强调器型美观的作用以外,还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以往陶瓷纹饰的研究多从文字中搜集资料和历史信息,而现在还能借助计算技术通过图片形象剖析鹿纹陶瓷的历史特征。相较于一般研究方法,从图像学角度剖析明清陶瓷上的鹿纹装饰,不仅能揭示鹿纹在明清时期其文化形成、发展与变化的基本特征,更能发现它在形式、形象之后更本质的内容,让研究从图像的表征通达当时人们对鹿的情感、思想感悟。

在鹿纹陶瓷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发现,陶瓷著作中与鹿有关的题材常见,但还是远远不及普遍运用的龙纹、凤纹,可见陶瓷著作和图册书籍中较多见的还是官窑瓷器,普通百姓喜爱的鹿纹在民间瓷器中使用更广泛。那些源自民窑的出口陶瓷又有了新的研究发现,目前发掘的大量海捞瓷中经常可以看见鹿纹的身影,这些瓷片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目前已经有很多著作和展览对这些外销瓷有所研究和展示介绍。

三、明清时期外销鹿纹陶瓷的艺术审美性

明清时期的陶瓷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多见的单色釉装饰,不论是官窑陶瓷还是民窑陶瓷都较多地使用瓷绘进行装饰。明代早期依旧使用青花进行装饰,到中后期开始使用青花斗彩的画法。这种釉上与釉下同时装饰的方法为陶瓷带来更多绚丽的色彩。鹿纹作为明清时期较为多见的一种动物纹样,不仅出现于皇宫贵族中,也曾大量出现在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随着我国与国外贸易的开始,受到不同国家人们的喜爱。

明代洪武与永乐、宣德时期较为精美的青花瓷都为官窑生产,而民窑的青花瓷器较为粗糙简单,由于当时国产青花料发色还不够成熟,官窑的青花瓷只能依赖于进口的“苏麻离青”。民窑青花瓷虽不及官窑青花瓷精美严谨,但却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官窑瓷器更多代表了宫廷审美,与民间百姓的审美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些带有中国风烙印的瓷器与西方文化也开始不断交织与碰撞。

第一,异域个性与中国风的融合。嘉靖时期,青花发色蓝中泛紫,并浓重艳丽。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后,官窑的烧造一度急剧衰弱,民窑瓷业渐趋兴盛,并因国外市场对陶瓷的需求大增,民窑陶瓷生产数量激增。因此,萬历时期的鹿纹陶瓷非常多见,除了民间百姓使用的器物外,也有相当多的外销鹿纹陶瓷。

万历时期是明朝瓷器外销的第二次高峰时期。随着新航线的发现,荷兰在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展开了我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海外市场的影响下,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上出现了各种有意思的画面,鹿纹也随着审美需求的不同而有了新的变化。图1和图2为具有代表性的外销瓷盘,这两块瓷盘均为克拉克瓷。这时期外销瓷器的典型特点是以开光的手法进行装饰。图1盘中间的主体纹样为双鹿风景图,这类鹿与山石、松树、植物装饰的纹饰在内销民窑青花瓷中也非常多见。图2中间描绘的是仕女人物图,亭阁前一只缓缓而来的小鹿,描绘了古代官宦人家贵妇人赏鹿的生活场景,从亭台、柳树、院墙、石草中见到明代高墙深院中贵族的生活。两图中盘子边缘均装饰了八宝纹饰,纹饰中有不同的花卉宝物。盘子整个制作和绘画都相当精美,从这两件青花盘中不仅能感受当时民间生活的趣味,也能感受欧洲文化对当时此类外销瓷的影响,这些外销的青花瓷器也具有了明显的时代印记。

第二,丰富多变的鹿纹形式。纹饰和器型一直都是陶瓷器皿重要的一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特别是明晚期有很多外销的定制器皿,让装饰的鹿纹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出口的青花日用瓷器,源于民窑工匠与艺人的辛勤创作,绘画内容大都源自中国本土的生活场景与文化内涵,但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交流共融,赋予了这些外销青花鹿纹瓷以新的形式与内容。

从万历号沉船打捞的瓷器数据中可见,带有鹿纹装饰图案的瓷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约有一万余件,这么庞大数量的鹿纹陶瓷说明欧洲市场对鹿这一纹饰相当喜爱。这些外销青花鹿纹瓷中,最具有的特点是多层开光构图方式。在不同层次的边纹中开光图案各有不同,如有圆形、菱形、莲花形、扇形等;有鹿纹装饰的主要纹样一般居于中心位置,盘子的构图围绕中心层层环绕,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装饰图案,一般最外层的边饰最为复杂。这些开光的主要纹饰与辅助纹饰之间形成了主次变化,让画面形成起伏、繁简的秩序感,而这些密布的纹饰构图似乎更受欧洲人的喜爱。另外,这些带有鹿纹的青花器物在欧洲市场的流通中,似乎早已没有了中国民间鹿所包含的祥瑞文化,而更多具有田园野鹿的悠闲之意。

第三,巧然有趣的青花笔法。明朝时期,青花发展更为成熟。明嘉靖之后,部分官窑瓷器放入民窑中生产,这种“官搭民烧”的制度一度刺激了民窑技艺的提升,从很多海捞瓷中可见许多做工精良、绘画精致的外销瓷。那些洒脱、写意的蓝色鹿纹源自百姓生活的画面,在迎合国外市场的同时也呈现了另一种笔法和意蕴美。

从这些与鹿相关的外销瓷中,你会发现他们时而笔法洒脱不羁,时而仔细精巧,这种带有速度、连贯的笔墨让整个画面富有畅快感。看着这些蓝色鹿纹,你会感叹古时匠人的才华智慧,那些被抽象或夸张的鹿、树、草都变得时而可爱,时而严肃,不由得思考他们在绘画时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境绘就了相同画面,又不一样风格的鹿儿们。有时候在细细品鉴这些纹饰时,你会发现这些绘有蓝色青花纹饰的鹿纹瓷器显然有着不一样的蓝,如灰蓝、蓝中泛黑、暗灰色蓝等等。这些不同的蓝色青花清晰地展现出明清历史发展中青花料的不同与变化,正是这些百般变化的蓝让外销青花变得巧妙、多变、有趣。

参考文献:

[1]铁源.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动物纹饰卷[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

[2]彭明瀚.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外销欧洲:贸易全球化视野下的景德镇瓷器文化研究之一[J].南方文物,2013(1):103-113,200-202.

[3]吴若明.迎合、微变与程式化:晚明外销瓷装饰图像的西风东渐[J].艺术探索,2017(4):23-31.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

猜你喜欢

明清外销审美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开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