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漆肌理设计对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创新性启发

2021-06-15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媒材漆艺肌理

陈 璇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国内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以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研究为主,对于表面装饰工艺课程标准化的实践教程相对比较少。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如果能以漆肌理设计为教学的实践环节,能让产品课程设置有更强的实践性和系统性。

在中国古代,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层次,漆艺也曾进入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虽然其擅长表面肌理装饰,但高昂的价格也让其止步于实用工艺品[1]。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满足于实用型的产品,追求一些具有实用与艺术结合的现代美感的设计产物。这种更高层次的要求让产品需要更多设计美感以及设计文化性的植入,而漆肌理设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美的产物,其运用大漆作为主体媒材,结合各种髹饰技术创造出具有强大艺术表现力的肌理媒材。这其中的艺术表现力不仅来自漆媒材本色,更重要的是借助漆的协作来挖掘不同媒材的美感。漆作为其中的媒介,与木材、金属、石材、塑料等都能进行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对材料的一种简单修饰,更可能是把各种材料的形式美感发挥到一种艺术高度。

引入漆肌理设计环节的课程体系就是在现代的产品设计教学体系中植入了一些中国文化因子,对于现代产品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的特色文化熏陶有一定的引导作用[2]。把漆肌理设计课程体系引进高校课堂是对现代产品设计教育的中国文化缺位的弥补,更能让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同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漆肌理设计课程体系包括漆媒材为主导的材料挖掘和漆媒材研究,不仅对现代的产品设计专业是一种完善和改革,更是对现代大学生的一种国学教育启迪,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这种文化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再次创造,让中国的设计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有根源的中国式设计。在具体方法上,主要在漆产品的形态美学的创新设计和漆媒材的技法改良中进行探索性研究,包括以漆媒材为主导的表面装饰工艺研究整合体系,肌理的重塑设计、漆媒材的革新运用、标准化的制作工艺流程,对于现代漆产品设计师的培养。

一、漆媒材主导的表面装饰工艺研究体系

在产品设计课程体系中,表面装饰工艺课程是以理论为主,介绍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并创造出具有一定形式美感的装饰表面。传统教学中,每种材料都是被孤立看待,并没有一种主导性的媒材可以将所有材料进行整合,便于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化。

漆肌理设计以漆媒材为主导媒材,大漆有着强大的包容性,能够结合不同的媒材创作出丰富的肌理效果。比如,漆媒材能结合金属、矿物材料、木材、塑料等多种不同特质的材料,简单的漆木结合可以用有色漆修饰表面,增加木质媒材原有的肌理质感,也可以将颜色调试于材料之中,为木质媒材增加更多艺术活力。独特的点缀方式让媒材有了更多可能。漆产品的更多艺术处理——不规则、错位、局部点缀等运用让现代漆产品具有鲜明的特色。

比如,漆竹产品的造型设计以线结构和块面结构为主,在线结构的设计中要运用构成设计的原理,对线造型的重复和交叉变化进行研究,用线材的运动感和方向感来支撑整个设计的生命,而块形结构的设计主要在于整体造型的三维空间设计,对于媒材在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艺术运用让整个造型更具突破性。局部修饰手法是让产品在形式、结构、美感的基础上升华产品的局部质感。

二、肌理的重塑设计

在“裸设计”的产品中加入更多漆肌理设计的造型语言,让漆媒材的活力注入到现代的冷设计中,增加其中的设计活力。对于现代设计的趋势,产品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简洁的设计风格,这时可以将产品的肌理设计作为一种主导的审美潮流,而漆肌理的抽象、多样表现力在这方面也具有绝对的优势。

因为漆媒材的肌理重塑能力可以完全覆盖一些本身不具有美感的材质肌理,这种重塑可以是颠覆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一些修饰。在对整体肌理美感的把握中,把两种甚至多种材质完美结合在一起,也是漆产品追求的美感形式。比如,日本的蓝胎漆产品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艺术创新性,在突出竹结构造型的同时加入了肌理的处理。在传统的基础中加入现代艺术的审美,即符合现代人审美,又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是对整个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以“破”和“整”来形成漆肌理语言

“破”即打破传统的髹饰语言,与传统肌理有悖,传统漆肌理要求一定的工艺完整性和程序化,防止出现一些意外的效果,但现代审美形式对于个性的追求,使漆艺随机抽象的形式美感得到肯定,过于工整和规范化的制作工序往往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这时对于肌理设计的处理,更多的是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制造出更多特别的形式美感。

这种材料的突破包括不同材料的注入,如蛋壳、螺钿、金属的个性化处理,让媒材的辐射领域扩大。

“整”的理解是在追求突破的同时,增加肌理设计的美感整体性,因为现代审美的简约风,更需要一些整体的大感觉和局部的小细节处理。对于漆产品的肌理设计,在遵循大方向的前提下,更应专注于对肌理组合设计的整体美感控制。

比如,漆工艺里有一种金银莳绘(如图1),即把金银箔加工成粉末,然后修饰画面,这种粉末可以制作出具有完美质感的金属韵律。低调的金银可以分筛出几十种不同粗细的粉末,这些粉末可以形成层次不同的形式美感,让金属的光泽美感变得低调而含蓄,这种是漆工艺与金属的完美结合。

图1 金银莳绘效果图对比

2.在粗犷和精致边缘寻求冲突美学的集聚点

漆肌理设计在对材料的表面处理上会形成具有岁月感的肌理堆积,比如堆漆的手法,把不同颜色反复堆叠在一起,故意使涂漆不平,撒以屑粉,填以色漆,可以得出虚虚实实、出奇制胜的形式,然后打磨平整,最后会出现如沉积岩般的美感和韵律,这种经过磨洗的肌理让整个设计的丰富性有了更多的表达语言(如图2)。而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美感,嵌、引、撒、罩、磨等特殊手段,构成了漆媒材抽象的表达方式。比如,金属的光泽面,木材的淳朴,石材的冰冷,塑料的可塑性,朴素的、璀璨的、闪光的、亚光的各种质材,嵌贴出抽象的存在,都能让漆媒材发挥一定的优势,转换出更具特点的肌理感,这种不同材质的碰撞,更多的是不同肌理的有声合奏,更是艺术的生命之曲。

精致的肌理处理也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最高意境,让生活更精致,而漆肌理也有一些擅长处理的细腻效果,比如,螺钿镶嵌,把大小不同的薄如纸片的螺钿嵌入作品中,拼贴出各自的形式美,螺钿优雅细腻的折光会增加各自产品的本身质感,如果把这种细腻感和精致感发挥到极端也会出现一些现代的创新产品设计。

图2 镶嵌手法的加入效果图

三、 标准化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漆产品设计具备实践的可能

现代的工业化设计让批量化的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材料通过统一的管理和规划,让整个制作步骤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样能保证成品的成功率,也增加了漆产品的生存空间。比如,日本的漆工艺厂就有现代的喷漆流水线,具有湿度和温度的严格控制,让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的同时又保证了一定的质量。当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漆艺家具基本延续了明清样式的翻版复制,并没有更多的创新和设计感,工序相对简单,以堆、砌、拼贴为主。图案花纹也相对单一,以传统的龙凤或吉祥图案、神话传说为主,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所以,在标准化流程的开端,设计稿是其中最重要的蓝图之一,图案的选择应根据家具的整体造型、风格来进行,多参考现代设计中简洁、构图优美的原则,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可以多利用现代的几何造型处理画面的构图比例等。 在漆产品的装饰模块中,可以采用拼贴式,尽量在机械化大面积色块的处理中进行模块式的设计和加工。这种流水式的作业会让漆产品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如果能让学生在这类工厂实习,把漆工艺的实践课程搬入课堂,对于其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漆产品设计者有很大帮助,不仅仅是对工艺的了解,也是将现代产品设计的一种生产模式带到传统漆产品设计中。

四、对现代漆产品设计师的培养

现代的漆产品设计师不仅是对传统漆工艺有一定了解,更对现代的一些产品设计理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打破传统工匠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是现代漆产品设计师的努力方向。这就要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加入培养内容,让现代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既拥有现代的设计观念,又掌握一定的传统技法。

漆艺发展较好的是日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培养有现代设计观念的漆艺术家,比如,东京艺术大学,该专业从1947年开始已经有130年历史了。该专业一二年级主要从事工艺基础研究,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各学科细分,这样更有利于工艺横向学科的学习和借鉴。以小班教学为主,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生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到研究生和博士教学阶段,以科研和创新为主,主要研究漆艺文化的前景及发展。当然,还有很多漆艺短期大学,包括秋田公立美术工艺短期大学、会津大学短期大学部,还有一些专科教育机构和中等专业学校[3]。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不同,这种多层次的培养符合社会不同岗位的需求,还有其专业课程开设了创作体验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巩固技术,各类漆艺研究中心的设立也是让漆艺有了专业研究的根据地。除正规的学校机构,校外也有类似教育机构开设漆艺的兴趣培养课程,这种课程教学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这样便于增加漆艺的社会认可度。

漆艺是集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生态性于一体的器物,现阶段漆器艺术设计师必须要努力打造漆艺家具的造型创新和现代审美的问题。福建漆艺在清末以后享誉海内外,其传承、繁荣和发展了传统工艺,使之发展成中国近现代漆艺中心。但当代福州的脱胎漆器、厦门的漆线雕等漆艺品的价值和意义仅仅停留在观赏阶段,实用价值偏低,所以,很难做到规模化发展。而日本韩国等国家漆艺产品成功占领市场的发展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个性化的研究也是漆艺与现代设计研究的方向,比如,漆艺家高宏,擅长将漆画风格与自身个性完美融合,通过研究将不同材质融合,比如,他和个乐合作设计的漆艺包,将不同布纹与漆结合,通过布艺的美感来提升漆的肌理质感,独立个性又有现代设计的立体造型美,这种还能通过批量化生产来达到产品的商品化目的[4]。

五、结语

漆肌理设计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完成具有前瞻性的漆肌理产品设计,也更符合现代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在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下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培养出具有高端审美的漆艺设计师。这种理念也能让中国传统漆艺迸发出更大的生机,让中国设计成为独具中国艺术文化特色的设计。

猜你喜欢

媒材漆艺肌理
现代漆艺首饰的趣味与创新设计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混凝土媒材在城市雕塑中的潜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