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rhG-CSF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2021-06-11曾科学吕敏高海利付啸峰罗亚晶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白细胞粒细胞计数

曾科学, 吕敏, 高海利, 付啸峰, 罗亚晶

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5

化疗是临床癌症患者较常规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也会发生较多不良反应。由于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化疗治疗的痛苦,导致其中断或放弃治疗,进而影响治疗效果[1,2]。目前,白细胞减少症是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该症状还伴有免疫力和食欲低下等毒副作用,且部分患者会因白细胞含量的接连下降而不符合化疗治疗要求[3,4]。因此,白细胞维持正常的数量是确保化疗顺利进行或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5]。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观察应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将其中93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给予rhG-CSF治疗,作为对照组,余48例给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联合rhG-CSF治疗,作为观察组。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术后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肿瘤小于2 cm,腋窝未触及转移淋巴结,无远处转移;(2)化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3.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确诊为白细胞减少症;(3)符合化疗、针刺适应症要求;(4)化疗前患者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均正常。

排除标准:(1)最近一月内曾服用导致白细胞下降药品;(2)生存期≤3个月;(3)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rhG-CSF治疗,化疗方案为CAF方案(环磷酰胺+多柔吡星+氟尿嘧啶),用法为环磷酰胺100 mg/m2口服第1~14天,多柔吡星30 mg/m2静滴第1、8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滴第1、8天。28天为一个疗程。rhG-CSF(国药准字S19990049,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 ug:0.6 ml注射剂)用法:白细胞计数2×109/L(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109/L)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给药。当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109/L)以上时,停止给药。

观察组采用“一灸、二针、三药”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一灸”在患者背腰部双侧膈俞、双侧肾俞、大椎、双侧膏肓俞、双侧脾俞上均放置鲜姜片(鲜姜片直径、厚分别约4 cm、3 mm,且用6号注射针头在鲜姜片穿10个小孔以利透热,患者感到温热为度,但不致烫伤),此后将艾绒炷(大小约半粒花生米)放置在鲜姜片之上,使用线香点燃艾绒炷上端,待其成灰后去除;再次放置艾绒炷并使用线香点燃,直至患者感到温热,且热感能渗透至肌肉层,但不致烫伤或引发灼痛,效果达成后去除鲜姜片。“二针”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毫针直刺入足三里1.5寸,同时分别直刺双侧悬钟、双侧血海、双侧三阴交1寸,刺入后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各实施1 min,完毕后留针30 min,同时于10 min后再次捻针,共1次。针刺操作1次/d,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三药”:同对照组化疗方案及rhG-CSF治疗给药。两组均于治疗28天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以下时间点的白细胞及粒细胞计数,在化疗第1天(行化疗前)、第4天、第7天、第10天、第13天、第16天、第19天、第22天、第25天、第28天、第31天查血常规监测患者白细胞、粒细胞计数(每次复查血常规均采用静脉采血,采血时间安排在早上8∶00-9∶00)。

(2)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6]评估,结合试验期间按以上要求复查血常规得出以下数据:化疗后比化疗前(化疗第1天)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数的均值,最低数均值,粒细胞<0.5×109/L及1.0×109/L持续天数均值。显效:以上均值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无效:以上均值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者。有效率=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的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且均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参照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法患者均为0期~ⅢC期。其中对照组中,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8.83±4.91)岁,病理分期0期2例,Ⅰ期20例,ⅡA期11例,ⅡB期12例,病理分型非浸润型40例,浸润型5例。观察组中,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47.29±4.85)岁,病理分期0期3例,Ⅰ期19例,ⅡA期12例,ⅡB期14例,病理分型非浸润型42例,浸润型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病理分型等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n(%)]Tabel 1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白细胞计数变化

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s)Tabel 2 Changes in WBC count and neutrophil cou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s)Tabel 2 Changes in WBC count and neutrophil cou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45 48 t P白细胞计数(×109/L)治疗前3.09±0.33 3.15±0.28 0.095 0.345治疗后4.76±0.27 5.04±0.29 4.810 0.000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治疗前0.92±0.22 0.91±0.23 0.213 0.831治疗后2.91±0.25 2.93±0.31 0.341 0.733

3 讨论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也呈增多趋势。白细胞减少不仅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治疗进程,还会增大机体感染风险,导致患者死亡[7,8]。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即为骨髓抑制,其中高达70%患者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而白细胞水平下降患者还会伴有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水平的持续下降[9,10]。因此,肿瘤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危害较大,应及时治疗,避免影响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

既往临床多以西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如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给予口服药等,但以上药物均因副作用较多而难以称为理想药物;rhGCSF可有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然而因其半衰期短,药物持久性不足。肿瘤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虚损”范畴,中医认为邪毒之聚集,与气虚明显相关,而肿瘤患者多数体质较差,且化疗后一系列不良反应也易耗损患者元气,使其阴津亏虚、形体失养,加之放化疗所诱发的骨髓抑制反应属阴阳失和,热毒伤阴等范畴,故可能造成脏腑亏损。中医辨证治疗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给予治疗措施,提升临床疗效[11]。

“灸”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手段,可以达到扶阳固脱、散结祛瘀、活血理气、疏经通络的功效。临床上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的辨证分型大多属于脾肾寒证、虚证等,运用灸法能够从根本上达到温经散寒、补益之功。大椎属于督脉上的穴位,督脉为阳脉之海,总一身之阳;膈俞、肾俞、膏肓俞、脾俞归属足太阳经,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督脉与足太阳经并行,通过背俞穴与脏腑相连,因此,为求温阳升白功效之最大化,本研究选择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上取穴进行灸法治疗。

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及下合穴,被历代医家尊为强壮补益要穴。其具“扶正培元、调理脾胃”之功,有“三里养后天气血”之说。现代研究认为,刺激足三里穴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够起到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改善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穴在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并不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综合调节机体神经体液免疫系统[12]。三阴交为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以起到健脾、补益肝肾的综合作用,肝脾肾三脏和调才能使得气血生化有源。赵夭平等[13]研究发现足三里及三阴交联合针刺对于改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最佳。同时,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位,其功效为统血、补益脾气,脾气得补,血生有源。髓海为八脉交会穴之髓会,可益精生髓,以期达到兴奋骨髓造血之功能[14]。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4.44%),且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联合rhG-CSF治疗肿瘤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确切,可提升白细胞数量。这可能是因为针刺法操作简便,患者无不良反应,且足三里、三阴交均具有较强补益气血的作用,加之悬钟、血海均有较好养血、补血作用,故四穴可共奏益气壮阳、补气养血之功。此外,赵兰风等[15]研究证实化疗后使用针刺足三里可有效增加机体白细胞数量。另有研究证实针刺三阴交及悬钟可一定程度提高白细胞数量[16]。此外,本研究应用“一灸、二针、三药”配合使用,穴位的针刺刺激可调节气血,同时降低各种副作用产生的可能,艾灸可使肿瘤患者的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T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也明显增强,加之药物的作用,极大地激发患者免疫功能,对于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效果。综上所述,针灸联合rhG-CSF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猜你喜欢

白细胞粒细胞计数
古人计数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