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2021-06-11李芳坤任学军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芬太尼

李芳坤,任学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接受,静脉麻醉是腔镜手术的常用麻醉方式,易调控且苏醒完全[1]。但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疼痛较明显,甚至部分患者存在痛感过敏现象,加上全身麻醉苏醒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可导致患者生理功能紊乱,增加围手术期意外风险,而在手术过程中适时给予镇痛对缓解此类情况发生有重要作用。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均为镇痛药物,但两者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术中接受地佐辛镇痛的30例患者为A组,接受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镇痛的30例患者为B组。A组:年龄24~56岁,平均(41.07±7.74)岁;体质量45~70 kg,平均(56.84±5.90)kg。B组:年龄22~56岁,平均(42.27±8.01)岁;体质量45~72 kg,平均(58.29±6.58)kg。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于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风险分级为Ⅰ~Ⅱ级。(2)排除标准:①伴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④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⑤既往有阿片类药物长期应用史;⑥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病史;⑦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⑧术前应用喹喏酮类抗生素。

1.3 麻醉方法于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1、舒芬太尼0.4 μg·kg-1、丙泊酚1.5~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进行静脉麻醉诱导,加强气管导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呼吸频率10~14次·min-1,吸呼比1∶2,潮气量8~10 mL·kg-1,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1 mmHg=0.133 kPa)];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瑞芬太尼0.1 μg·kg-1·min-1、维库溴铵0.05~0.1 μg·kg-1·h-1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输注维库溴铵,结束前2 min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A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0.1 mg·kg-1。B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1(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46)以及与A组同剂量的地佐辛。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常规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2 mg·kg-1、阿托品0.01 mg·kg-1拮抗维库溴铵残余作用,待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潮气量>6 mL·kg-1,脱氧下自主呼吸,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95%,吞咽反射恢复,呼之睁眼,按指令动作,便可拔除气管导管,送至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ctic Care Unit,PACU)观察。

1.4 观察指标(1)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2)苏醒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20 min(T4)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水平。(3)麻醉苏醒期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拔管后5 min、T3时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得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4)苏醒期躁动评分:0分为无任何动作;2分为无意识肢体屈曲、抬头等,持续时间<5 min;4分为不自主全身性动作,持续5~10 min;6分为严重全身性动作,且需药物控制。(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苏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两组苏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比较

2.2 MAP和HR两组T4时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B组MAP和HR水平均低于A组(P<0.05)。见表2。

2.3 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和疼痛评分拔管后5 min、T3时B组躁动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发生头晕3例,恶心呕吐1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B组发生头晕2例,恶心呕吐3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6/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T1、T2、T3、T4时两组患者MAP和HR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和VAS评分 比较分)

3 讨论

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主要是疼痛与创伤造成的全身不适引起的,麻醉药物残留及管道刺激也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瑞芬太尼半衰期短且清除快,患者在苏醒期会感到痛觉高敏与异常,因此充分镇痛显得尤为重要。吗啡、芬太尼等可减轻患者苏醒期痛疼、躁动,但不良反应多,作用不持久。

地佐辛是κ受体激动剂,也属于μ受体拮抗剂,起效迅速,镇痛强度与吗啡相当,对呼吸影响小,被广泛用于术后镇痛,但患者可有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2-3]。手术创伤可致外周、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反应性增强,进而释放炎症因子,炎症因子间形成恶性循环,效应器敏感度增加,患者痛阈降低,因此可考虑加用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属于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镇痛作用,降低手术创伤造成的痛觉过敏,且起效迅速,药效强,持续时间长,无中枢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少[4-5]。有研究显示,将地佐辛用于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可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2]。王安平等[6]研究显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可提高临床麻醉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受体的不良反应。另有,将地佐辛、氟比洛芬酯联合应用的研究,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7-8]。本研究将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应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现拔管后5 min、T3时B组躁动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A组,T1、T2、T3时B组MAP与HR均低于A组,提示将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对镇痛、减轻躁动有显著效果,可发挥地佐辛激动κ受体与拮抗μ受体、氟比洛芬酯靶向镇痛等机制,联合应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本研究还发现,两组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将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可减轻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反应和疼痛程度,在降低血流动力学上效果确切,且不影响苏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