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2021-06-11孙耕胡珍珍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融合术植骨椎间

孙耕,胡珍珍

(1.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手术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2.确山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显著增多,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2]。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椎管内压力,同时配合相应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确保脊柱稳定性,从而起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3]。单纯进行椎管内降压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能加快相邻椎体节段的退行性病变,且术后易复发,长期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仍需创新治疗术式,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77~83岁,平均(80.12±1.43)岁;滑脱度为Ⅱ级17例,Ⅲ级19例。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76~84岁,平均(79.98±1.98)岁;滑脱度为Ⅱ级14例,Ⅲ级22例。两组性别、年龄、滑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表现、CT、X线、MRI等相关检查确定为腰椎滑脱;②经相关影像学、腰腿痛进行性发展以及体征等确定为腰椎管狭窄症;③经正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④同意手术治疗;⑤年龄≥75岁。(2)排除标准:①外伤性滑脱;②脊柱侧弯畸形;③合并腰椎肿瘤、感染、结核;④手术禁忌证、麻醉禁忌证;⑤凝血功能异常;⑥无法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

1.3 手术方法两组均于术前完成相关检查,均采用俯卧位、全身麻醉,其余步骤如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病变位置定位,待完成定位后,将小结节、工作椎间隙暴露;利用骨刀及高速磨钻、咬骨钳磨除、咬除上下关节突,可适当将神经根管扩大,将纤维环切开,将部分髓核切除;利用椎间隙撑开器适度撑开椎间盘,待明确位置后,以经皮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观察组接受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病变部位定位,待定位完成后,将小结节以及工作椎间隙暴露;用骨刀、高速磨钻以及咬骨钳磨除、咬除上下关节突,并适当将神经根管扩大,并将降压时咬除掉的关节突和部分椎板骨质修剪为大小均匀的碎骨块内置于椎间隙。

1.4 观察指标(1)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4]评估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复诊时腰椎功能,其包括主观症状和临床症状2个维度,分值为0~29分,分值越高,腰椎功能越好。(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估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3)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融合率。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融合率(94.44%)较对照组(36.11%)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JOA、VAS评分术前,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JOA、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病理基础为关节突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增厚等。老年人受身体机能减弱、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椎间盘出现异常改变,进而致使椎间隙显著变窄,促使纤维环缓慢向椎管内膨出,并伴随周围韧带退变松弛,从而诱发椎间盘活动异常,最终致椎体向前滑脱,且侵占椎管以及侧隐窝,随病情进展,椎体边缘产生骨赘,关节突增生,且黄韧带明显增厚,进而致使椎管横径明显缩短,腰椎管进一步缩小[6]。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于严重者效果欠佳,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治疗术式包括椎管降压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等方式,但单一运用椎管降压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一定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但易复发,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剥离范围较广,对于脊柱解剖结构的破坏性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在临床中应用受限[7-8]。因此,需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相比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减轻疼痛,增强腰椎功能。分析其原因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可纠正矢状面平衡,有利于恢复腰椎正常承重轴,从而致使术后的腰椎曲线趋于正常,有利于腰椎功能恢复;经内固定后,可达到牢固固定、后路稳定以及节段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融合率,加快术后康复;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可长时间保持降压效果,从而使脊柱序列和稳定性得到长久维持,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疼痛。结合以往经验对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临床手术指征进行总结,具体如下:(1)出现持续腰背疼痛,且经保守治疗无显著效果或临床症状未改善;(2)伴有持续性神经根压迫症和椎管狭窄症;(3)严重腰椎滑脱,且滑脱程度>50%;(4)经X线检查显示腰椎滑脱进展。

综上所述,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比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治疗伴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效果较好,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明显。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植骨椎间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0例分析
5.人的脚,晚上较早上要大些。身高也有早晚的区别吗?若有,则又相差多少?